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

“可……畢竟要上陣,與韃子拼殺,最後還不是拿命還?”

“命?咱的命值幾個錢?不就一口氣的事嗎?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當兵吃糧,上陣賣命,自古就是這個理。”

“就是,有銀子賺,又能殺韃子出口惡氣……好事啊,都是人,怕他作甚。吳王殿下瞧得起咱們,讓咱們入北伐軍,就是將咱們當自己人了……別沒事找事,你,怕死就回去,別擋咱們的路!”

“可我聽說,坐在這衙門裡的官,原先是衡陽當地的一個潑皮……據說是前朝巡檢司的差役,怎麼就搖身一變,成了北伐軍將軍了呢?”

“看……就說你小子耳朵不好使吧,你是不知道啊……前些日子,韃子路過這,燒殺搶掠,屠殺了鎮上所有人,就是裡面的官,帶着五百多莊稼漢,在鎮外山上殺光了韃子……嘖嘖,英雄哪!能在象他這樣的官麾下效力,要我說……想死都難!”

“真的?”

“自然是真的,這不北伐軍的大老爺,特地爲他封了官……守備將軍哪,怎麼會是小官呢?”

這一臉的鄙夷,讓嫌棄裡面人官太小的漢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覺得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啊,丟死個人了!

要說劉放可能別的不行,忽悠人在行啊,不要說,門口定是安排託了。

要是,“託”這個職業,自古就有,可謂傳承千年啊!

……。

劉放此時很生氣。

倒不是爲了門外這些莊稼漢,他也聽不着啊。

他生氣的是,三天了,攏共招了二千一百多人,不夠啊,離他的目標萬人,那是差太遠了。

這就得怪池二憨了,隨口一許諾,愣是急煞了這個官癮很大的“留一手”。

可劉放或許不知道,第二次江北大戰,大將軍府在十一府之地徵兵,一個月也才招募了三萬餘人。

正經招兵嘛,那得看看個子、問問年齡、試試力氣,最後還得探探幾個男丁、排行第幾,然後再登記造冊。

可不象劉放這廝,那叫一個來者不拒,這要放在後世,妥妥一個民兵連長的角啊。

當然,劉放是瞧不起“民兵連長”的,因爲他的理想,是將軍!

劉放“勒令”他原先巡檢司的那夥兄弟,四面八方地宣揚他的戰績,還將剛剛到手的守備印,發瘋似地往一疊紙上蓋了許多,人手一份,以此來證明他的官是正經的,至於人正不正經,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可劉放愣是有拿雞毛當令箭的本事。

他的守備,全名是“建新朝揚州府金湖縣衡陽鎮守備”,可劉放卻把它解讀成揚州府衡陽守備。

少了中間的縣,這級別就差太多了。

就象是後世一個地區市局和縣局的區別。

當一個七從品,說成了一個妥妥六品官。

門外涌來的各處民衆,十有八九就是被這麼煽乎着來的。

也是,這世道,還有比在北伐軍餉銀更多的軍隊嗎?

關鍵是,劉放的“形象”太高大了,想想,一個平日的潑皮,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登高一呼,響應者衆……一戰成名,當世名將,嘖嘖,那是什麼角色?

完全是一副力挽狂瀾的忠臣義士的角啊。

更讓民衆歎服的是,勝了!

用一羣和他們一樣的莊稼漢,打對方武裝到了牙齒的韃子騎兵,居然勝了!

至於劉放怎麼勝的,那些追隨者死了多少,劉放自然是不會透露的,就算有人問,也被劉放牛眼瞪了回去。

還有,池二憨率部數百里奔襲,自然也不會被劉放提及的。

用劉放的話說,這不是他不知感恩,是形勢所迫,想來以池將軍他老人的氣度……定會諒解,不會計較的。

也就是說,這場破襲、反突襲戰,愣是被劉放宣揚成了他主動型防禦,一個人的功勞。

至於他漏洞百出的說詞,能不能取信於人,就完全不在劉放的考慮之中,就象後世相當妥帖的一句話——不管民衆信不信,反正劉放自己是信了。

自己信,很重要,自己一信,就成自信了。

所以劉放從來不去考慮,招募起這麼多人,他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時間去訓練?

這麼多人,他能不能指揮得了?

wωω •ттkan •¢ ○

還有,這麼多人,武器夠不夠用?

池二憨離去時,大手一揮,將戰場上韃子留下的武器一股腦送給了劉放,還留下些火器做爲支援。

可池二憨會留下很多嗎?肯定不可能,他的部隊是回援泗州,是要去打仗的,再說了,劉放當時身邊就十多人,能留下個二十杆槍,就算是很給面子了。

所以劉放如今一個頭有兩個大,他在生氣!

生氣原來帶兵是要爲他們提供武器的,難道不象以前府兵,自己帶武器、糧食來的嗎?

敢情這廝評書聽多了,還當是太祖那時衛所囤兵呢。

而且,迫在眉睫的還不是武器,是糧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管天管地,沒聽說過能管人肚子不餓的。

可衡陽鎮被韃子付之一炬,就算鎮上原本有存糧,此時也早成灰燼了,往哪找糧去?

門外那些來投奔的民衆,沒武器給他們每人派根棍子還沒什麼大事,如果一聽說沒飯吃,定是一鬨之下,作鳥獸散。

劉放百思不得其解啊,一咬牙,他決定往揚州府府治江都一行,伸手化緣,這事老劉在行,都說倒黴不揀日子,花口唾沫的事。

……。

揚州知府,姜伯禮。

他可以說是吳王殿下發跡時的追隨者了。

吳爭剛到紹興府,被魯王朱以海授了個樑湖所百戶。

在安頓了帶來的難民之後,爲了籌措軍餉,打的第一仗,就是圍剿平崗山山賊。

姜伯禮就是當時平崗山最大山賊的“軍師”,良心未泯,被吳爭招攬。

他是讀書人,十多年屢試不中的落第秀才。

按他的話說,前半生走黴運,後半生一洗前“黴”,終於一飛沖天了。

也對,一個老秀才,做到揚州府知府,就算不是“前無古人”,相差也不多了。

但姜伯禮要補這個實缺,自然不可能是按資歷的。

事實上,如果沒有吳爭不經意地“隨口”一句,怎麼輪,也輪不到姜伯禮啊。

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