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

早已越過老張臥地處的羅科鐸驚愕回頭,當他看到老張手中已經引燃的火繩,駭然急呼,“快……射死他……!”

已經越過、正在附近和將要到來的清兵們,無不彎弓搭箭。

百矢齊發,如蝗而至,老張的身軀頓時被射成了刺蝟狀,而他正喊出另一句,“殺韃子嘍……。”

嘎然而止!

緊接着,“轟”地一聲,距離老張處不足十步之處,最先爆炸,沖天的泥石,淹沒了數十步之內的一切事物。

然後是一連串的爆炸,數十道的泥柱,直接將追隨羅科鐸進攻的後軍隊伍給淹沒了。

驟然劇變,使得已經上山和正在山坡上的清軍,無不駭然。

而這時,山頂上的劉放,霍地起身,他回頭,慢慢地掃視了所有人一眼,拔出他那把剮刀,一聲不吭地躍出,撲向已經近在咫尺的清軍。

“殺韃子嘍。”

沒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誰繼老張之後喊出來的。

倖存者都一致認爲,是劉放撲向敵人時喊的,可劉放堅決否認,他說,他那時心裡只有一個念想,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可不管是誰喊出的,不管有沒有人喊出這句話,所有人都聽見了。

所有人都呼應了這句話,然後,所有人跟在了劉放身後,向清兵撲去。

這是一個奇蹟。

它成於老張的主動犧牲,吸引了所有清兵的注意。

會山上劉放和青壯們能成功躍出,創造了足夠的時間。

清兵來不及轉頭去射殺他們,甚至清兵在面對撲來的青壯時,先得棄弓抽刀。

青壯們有着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這一點點、一些些,最終匯聚成流。

人不畏死,以何畏之?

哪怕皇權,也忌憚十步之內。

近了身的雙方,一旦陷入混戰,那麼,敢死之人就佔了大便宜。

劉放和那些青壯們,此時,敢死了!

突然引發的激戰,實力相關懸殊的雙方,打了近一個時辰,居然打成了平手之局。

此戰,最終兩敗俱傷。

羅科鐸最後不得不下令撤退,因爲他突然發現,這羣“鄉巴佬”們已經完成了蛻變,從一羣羊變成了一羣狼。

羅科鐸不想將他的精銳過多地折損於此地,冷靜下來的他,選擇撤退重整旗鼓,再想法蕩平此地。

劉放他們也沒有追,因爲無力追,追不動。

暫時激發的血性,因戰鬥的殘酷而慢慢冷卻,剩下的只有後怕和傷痛。

五百多人出來,至此還活着的不足二百人。

可他們勝了,從羅科鐸率兵撤退之時,他們就勝了!

雖然他們只是暫時被激發出血性。

可已經蛻變的靈魂,再也不可能縮回過去。

他們具備了勇敢,需要有人爲他們安一個魂——軍魂。

劉放這個始作俑者,卻做不到這點,老張可以,但他死了。

他們,已經是一支精銳,只是,需要訓練和裝備。

需要有人告訴他們,他們爲何而戰!爲誰而戰!

……。

羅科鐸率兵退回渡口,這一夜他和他的軍隊也在舔舐傷口。

相對於衡陽民衆的傷亡數量,清兵傷亡要少一些,死傷加起來,僅一百四、五十人。

被老張引爆的“土雷”,看似威力巨大,可事實上,也就炸死炸傷數十人而已。

但它卻轉變了戰鬥結局。

清軍最大的傷亡數量,來自於山頂附近雙方的肉搏戰。

這樣的地勢,只要摔倒,非死即傷。

而青壯那時已經眼睛血紅,根本無懼死亡,這樣的形勢下,羅科鐸選擇撤退是明智的,因爲就算全殲這些鄉民,羅科鐸其實也是輸了,因爲他無法再完成截斷進攻泗州的北伐軍退路。

而最令羅科鐸痛苦的,是多尼的枉死。

這一夜,當着漸漸升起的月亮,羅科鐸咬牙起誓,爲多尼復仇,屠盡衡陽鎮,雞犬不留!

……。

從天長經衡陽再向盱眙轉進的池二憨所部。

此時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

按之前的部署,敵人在泗州的守軍應該只有三、四千人,這情報沒錯。

錯的是,阿濟格在向臨淮派援兵的同時,也向泗州派出了增援,足足一萬大軍。

天長一戰之後,想以邊緣突破的最初構想,其實已經落空,泗州的空虛已經被阿濟格意識到。

那麼,加強泗州防禦力量,便是題中之意。

可池二憨部,卻是於十天前從長江南岸出發的,他們沒有可以改變戰術的基礎。

面對着已經再不是原先三、四千守軍的泗州城,池二憨等人只能作兩種選擇,一是撤退,因爲作戰的前提變了,池二憨部前後三支部隊加起來,也才六千餘人,要進攻有着一萬三、四千清兵固守的泗州城,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種選擇,就是搶佔隔河相望的盱眙,並以盱眙爲據點,對泗州城形成威懾和牽制作用,使得泗州於一萬多敵軍,進退不能。

池二憨、史坤、黃大洪一致同意了選擇第二種策略,搶佔盱眙,因爲在史坤、池二憨出發之前,吳爭交待他們的戰略意圖,就是儘可能地牽制敵軍,使得鳳陽城阿濟格首尾難顧、兵力捉襟見肘。

可泗州城中,兵力明顯處於優勢的清軍,又怎麼會輕易讓北伐軍效果圖得逞呢?

就在池二憨等人經過一天激戰,攻下盱眙城之後,不可避免的,北伐軍立即由攻城方轉爲守城方。

從泗州而來的大批敵軍,已經渡河登岸,原本這應該是北伐軍利用火器阻擊清軍最好的戰場,可惜,大河在盱眙西側,而北伐軍攻的是盱眙東城門,也就是說,在不破城之前,根本無法阻止泗州來的敵軍。

經過一天的激戰,雙方各有傷亡,但盱眙城還牢牢地掌握在北伐軍手裡。

而這時,從衡陽而來的兩個青壯,到了池二憨等人面前。

……。

“什麼?!”

衡陽有清軍騎兵迂迴而至的消息,震驚了池二憨、史坤、黃大洪。

這絕對不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甚至不在吳爭的預料之中。

也對,衡陽與揚州府接壤,按道理,清軍是不可能、也不敢向衡陽迂迴的,因爲但凡揚州府駐軍從寶應奔襲衡陽,那麼,迂迴的清軍就是死路一條,除非是大軍,可聽說過有穿插敵後的小股部隊,有聽說過大部隊穿插敵後的嗎?

那就不叫穿插迂迴,而叫分隔包圍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