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

劉體仁率前鋒急襲英武衛駐地,可他依舊還是慢了一步。

廣信衛本就是被趕出京城南下的潰軍,從河南一分爲二,大部分追隨了忠義夫人、李過等人,另一部分去了陝甘,當時輜重丟失,數十萬人難以裹腹之時,不多戰馬就成了維持生計的不二選擇。

後來李過所部輾轉於湖廣九江一帶抗清,被吳爭收編。

他們缺少戰馬,從湖廣至江西更無法補充、編練騎兵。

所以,廣信衛只能靠兩隻腳丫子奔跑,步行的速度嘛,能怎麼快?

加上之前,佔據了絕對兵力優勢和火力優勢的廣信衛,蕩平飛熊衛駐地不設防的清軍,用了一個多時辰,就算劉體仁率前鋒迅速脫離,向西奔襲,趕到英武衛駐地又花了半個多時辰,早已被斥侯偵知飛熊衛駐地軍情的英武衛清軍,不但已經嚴加防備,同時還派人向鳳陽派人了告急信使。

劉體仁這次,算是遇上了硬茬了。

他的三千前鋒,一頭撞在了英武衛駐地,三千嚴陣以待的清軍身上。

隨即爆發了激戰。

到了這個時候,劉體仁心裡其實還不着急,只要鳳陽府敵人援軍不立即趕到,那麼,他所部跟在後面還有四、五千後軍可以及時趕來,以七、八千對陣三千,此戰還有可爲之處。

這邊兩軍拼命廝殺,殺得天暈地暗,殺紅了眼。

此時,鳳陽府的阿濟格,也確實被嚇了一跳,李過敢以雞蛋碰石頭?

阿濟格是真想不通了,明明吳爭殺死了李過的長子,李過怎麼還這麼想不通,非要與自己死拼,阿濟格甚至派人許諾,給李過一個巡撫噹噹,雖說不能和建新朝的國公爵位相比,但總算是一州“土皇帝”,這與李過現在的困境相比,那是輕鬆愜意多了。

但既然李過出招了,阿濟格自然也不會怕他。

阿濟格隨即下令,派出一千騎兵爲先鋒,後續一萬漢軍(原徐州駐軍),急往南增援。

那麼,阿濟格任誰爲主將呢?

這任命,就非常有意思了。

阿濟格任章京愛鬆古爲主將,愛鬆古是納喇氏,滿洲鑲白旗人,初時追隨努爾哈赤,後追隨多爾袞,可多爾袞死後,愛鬆古受到了牽累。

好在他雖然不讀書,可心機還是有的。

在多爾袞南下徐州之後,愛鬆古就預感到不對勁,他迅速改旗易幟,投了阿濟格。

所以,愛鬆古並非是阿濟格心腹。

而他的官職章京,確實是拿不上什麼檯面。

按清廷軍制,領兵者基本可以稱爲章京,這就象漢人口中的“將軍”一樣,不管是不是真的將軍,或者不管是上將軍還是偏、裨將軍,那都是稱將軍。

而清廷的章京就更誇張了,昂邦章京(相當於明總兵)、梅勒章京(相當於明副將)、甲喇章京(相當於明參將)和牛錄章京(相當於備禦官)。

而牛錄章京,滿編也就是三百甲士。

也就是說,愛鬆古這章京真拿不出手。

那麼問題來了,阿濟格從原徐州駐軍中選了一萬人,隨愛鬆古去增援被劉體仁突襲的英武衛駐地,這一萬漢軍的將領又是誰呢?姜瓖!

姜瓖原本是明鎮朔將軍、大同總兵官,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攻克太原後,姜瓖自知兵力不如人,又無後援,隨即投降大順軍。

而李自成沒當幾天皇帝,就被趕出了順天府,大順的官帽還沒捂熱的姜瓖,一把擼下了頭上官帽,改投了滿清。

他投清之後,跟隨阿濟格攻打山西、陝西地區,論功封爲統攝宣化、大同諸鎮兵馬的將軍。

按理說吧,他算是追隨阿濟格不少時候了,就算算不上心腹,那只是也混了個臉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況且,姜瓖可是實實在在清廷封的將軍銜,比愛鬆古這章京拿得出手啊。

如果比起二人手下人馬來,那就更沒法比了。

可阿濟格愣是將二人調了個個,讓愛鬆古做了主將,而姜瓖屈居副將,這等於後世,讓一個營長當了旅長的家,是可忍孰不可忍哪。

姜瓖不能忍,頭可斷血可流,臉子不可丟啊!

否則,以何面目去面對他手下萬多將士?

當然,姜瓖不會反,他不敢啊,能短短六年間,先後換了三個主子的人,敢反阿濟格?

但這並不代表着姜瓖心裡不反,如果想法能殺人的話,恐怕愛鬆古還沒出徵,就被姜瓖按在地上,踩踏死了。

姜瓖心中的不安,有些時日了。

從早些年江西金聲桓投吳爭、廣東李成棟投隆武之後,滿清對手握軍權的漢軍將領猜忌漸漸加深,從那時起姜瓖已經開始擔心朝廷對自己不利,內心不安。

而此時,阿濟格寧願相信一個半路出家投靠他的愛鬆古,也不相信追隨他六年、一起南征北戰的姜瓖,這讓姜瓖心裡更加不滿,不滿到一觸即發的程度。

但姜瓖依舊遵命率一萬人馬出征了。

只是在出城之後,姜瓖突然“感覺”肚子疼,想來是吃壞了、着涼了,於是大軍放慢速度緩緩前進,而姜瓖就乘着小船兒,順着東壕河悠哉悠哉地向下流漂去。

阿濟格怎麼也想不到,他派兵增援,反而幫助了劉體仁攻克英武衛駐地的清軍。

事實上,阿濟格再昏庸些,就算不派兵增援,憑英武衛駐地已經嚴陣以待的清軍,劉體仁就算兵力倍兒攻之,恐怕也不是輕易能攻下的。

因爲劉體仁部已經在飛熊衛駐地找了一場,再百多裡奔襲,就算廣信衛將士身子是鐵打的,體力恐怕也支撐不住啊。

也就是說,劉體仁想短時間攻破清軍駐地,只是他美好的幻想。

劉體仁真正能做的,最多是圍住駐地清軍,然後吸引鳳陽城清軍來救,再圍點打援。

但這樣一來,劉體仁就失去了爲李過掩護、斷後的能力,並且,真要是鳳陽城清軍大舉再援,憑劉體仁六、七千兵力,不但圍點打援打不成,還可能被對方包了餃子。

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或許上天也看不上這些茹毛飲血的野蠻人。

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章 你妹!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