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

PS:感謝書友“20200831140304034”投的月票。

馬士英聞言臉色赤紅,他一樣憤怒道:“有道是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馬某前半生荒誕無恥,可後半生從追隨王爺之後,早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冒襄冷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馬瑤草,你做過什麼,自己心知肚明!”

馬士英這下剋制不住了,擼袖上前,大有與冒襄上演一出全武行的意思。

李顒急了,他看看吳爭,見吳爭垂眼搭眉,象是根本沒聽見、看見一般,並無一絲想開口喝止的意思,只好也按捺了下來。

於是,馬士英和冒襄,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一個手無縛難之力的書生,在吳王面前拳打腳踢起來。

冒襄用手抓撓着馬士英,就象是山野潑婦與人撕打。

馬士英氣喘吁吁,開始吐口水。

天曉得,二人加起來都超過百歲了,都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

可此時,哪還有一絲斯文?

李顒終究是不忍了,用一種乞求的口吻呼了一聲,“王爺……!”

吳爭爲何不攔?

吳爭在生氣!

生這三人的氣,也生自己的氣。

其實這事從開始時,就是一個局,冒襄獻上的一個局。

知道此局的人不多,吳爭、冒襄、李顒、馬士英,當然,掌控長林衛的宋安,是必不可少的。

吳爭連莫執念、熊汝霖等人都瞞着。

這個局的起因,同樣也是因冒襄、李顒二人的進諫。

冒襄說,山河破碎,家國飄搖之時,王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天下皆知。王爺心繫百姓、胸襟寬廣,不謀私利……可追隨王爺的文武及北伐軍將士,他們未必也如王爺這般胸襟寬廣,不謀私利……王爺,當賞啊!

功不賞,過不罰,以何服衆?

以何賞?

以何罰?

以大將軍的名義賞罰?何以服衆!

吳爭內心被震動。

而李顒說,對君上而言,威脅皇權的,必是逆臣!縱觀歷史,對付傳統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另起爐竈。大將軍府所施行的政令、王爺提倡之學說,已與朝廷格格不入,絕無媾和之可能,這個時候王爺還想養光韜晦,恕臣直言,便是自取死路。

帝皇之術,向來是謊言、背叛、報復、原諒,最後坑殺,想來王爺不會甘願引頸就戮吧?

吳爭不由得聞言心驚。

於是,君臣四人合謀,把冒襄所獻之策加以修繕,開始付諸實施。

逼反李過廣信衛,是此策的首要起點。

而李定邦的死,雖說綹由自取,卻也是個意外。

廣信衛繞經寧國、太平二府,從建陽衛的眼皮子底下,安然渡江“進入”鳳陽境內,其實就是吳爭去太平府的真正原因之一,而夏完淳隨即向滁州增兵,也是吳爭的部署之一。

之後,陳勝的金華衛入駐九江、向天長方向增兵、調錢翹恭新編風雷騎北上增援海州等等,都是既定計劃。

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可控的底線下,收復鳳陽、廬州、安慶三府,徹底阻斷清軍南下的可能。

這計劃開始時一切順利,除了李定邦的死。

可慢慢地,事情變得不可控了。

譬如李過與阿濟格的“眉來眼去”、阿濟格突然進攻天長、多爾博毫無預兆地從兗州出兵,強攻海州。

吳爭有私心,因爲他本身就是個普通人。

在二十萬北伐軍中選擇一支部隊當作誘餌,這讓吳爭猶豫了很久,最後確定廣信衛。

當然,計劃中沒有讓廣信衛全軍覆沒的想法。

廣信衛只是個誘餌,南有夏完淳建陽衛做爲後盾,東有天長駐軍守住側翼,從理論上說,廣信衛應該是有驚無險的。

可局勢的變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廣信衛沒事,天長駐軍被阿濟格擊潰,而海州,五、六千泰州衛,被數倍的敵軍兩面夾擊,最後,幾乎是全軍覆沒。

這樣的結果,能不讓吳爭心疼嗎?能不讓吳爭生氣嗎?

他不僅僅是生冒襄、李顒二人的氣,更是在生自己的氣。

主帥無能,累死三軍。

這句話已經盤旋在吳爭腦中很久了。

而冒襄所諫,向江南民衆臨時加徵軍費之言,更是讓吳爭感冒,國亡了,與百姓們何干?國興了,百姓們得到了什麼?百姓們已經交了賦稅,爲何要加徵?

而肉食者們喪權辱國,打了敗仗亡了國,搖身一變,又是一個居上者,甚至在異朝中還升官加爵,憑什麼向百姓加徵?

正是這種內心的鬱悶,讓吳爭看着冒襄與馬士英的胡鬧,心裡反而有種歇斯底里的暢快感。

孤沒法親自動手,那就讓你們自己動手唄,我就當個吃瓜衆看着。

可此時,李顒的乞求聲,讓吳爭一驚,他意識到自己過了。

因爲這二人畢竟出發點是爲君分憂。

而自己對二人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熟視無睹,變相地在縱容,甚至默認二人繼續鬥毆。

二人甚至不敢停下來,因爲他們認爲,王爺想看他們打架。

既然王爺想看,那就,不能停。

吳爭幹嘛了一聲,聲音不大。

但立竿見影。

冒襄、馬士英隨即住了手,齊齊看向吳爭。

看着二人臉上的紅腫和破損的官服,吳爭悠悠一嘆道:“與海州爲國捐軀的將士們相比,你們的傷……不值一提。”

冒襄、馬士英聞聲起身,在一邊沉默着。

吳爭轉換語氣,平靜地道:“眼下的重點是,一旦戰事失控,咱們所囤的糧草,最多隻夠二十萬大軍六十天所需,很顯然,這遠遠不夠……孤的意思是,向湖廣川蜀購糧,並請晉王配合,向河南出兵……這差事,你們誰願意去?”

吳爭掃了一眼,冒襄、李顒低頭依舊沉默着。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