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

蘇克薩哈判斷吳爭是故作玄虛,他厲聲道:“吳王,此戰我朝並非大敗,尚有一戰之力。只要我等使團北返,鳳陽、鹽州大軍隨即便可對貴部形成東西合擊之勢,況且,興化的得失,尚未定局,若我朝安郡王力克興化,便可阻斷北伐軍北上增援、補給通道,如此,勝負還是未定之數!”

蘇克薩哈的名頭很響,可那是後十幾年,此時尚未不惑的蘇克薩哈還尚缺歷練。

也是,能在多爾袞權傾朝野、風頭正盛的時候,在朝堂當面彈劾多爾袞謀反,這樣的人要說閱歷豐富,怕確實不妥。

事實上,也正是因爲他太鋒芒畢露,最後才被鰲拜以“不欲還政”的罪名絞殺。

吳爭笑了,笑得很“甜”……很童叟無欺。

聽了蘇克薩哈這番似乎帶着威脅的話,連張國維也臉色不虞了。

可吳爭笑了。

笑,分很多種,大笑、微笑、嗤笑、怒笑等等。

吳爭是不經意地笑,無所謂的笑,笑出了真心。

張國維看到吳爭的笑就頭痛起來,因爲他明白,要是吳爭真藉此將戰爭繼續下去,那對大將軍府將是一場“災難”。

在此時張國維看來,應該立即中止戰爭,如果真要打,那也該朝廷爲主力,以此來減輕財政司的壓力。

可張國維不能插嘴,很明顯,此時如果阻止吳爭,那就太不懂事了,半百的張國維哪能不懂事?

吳爭開口了,不再理會蘇克薩哈,對張國維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張公送送二位。”

這話一出,索尼心知不妙,吳爭顯然是借題發揮,意圖拖延,他趕緊上前打圓場道:“外官觀吳王臉色紅潤……不象是有急疾在身,這樣,外官使團有一名御醫,可爲吳王效力。”

吳爭搖搖頭道:“赫舍裡大人好意心領,就不勞煩了……本王這是痼疾,修養些時日就可自癒。”

索尼一聽,就聽出這是推托之詞,追問道:“那……吳王需休養幾日?好歹外官也能安排使團中的諸多事宜。”

吳爭想了想道:“這……還真說不準,有時二、三日就成,有時須一、兩月也有之。”

傻子都明白,吳爭在哄人玩。

蘇克薩哈性子火爆,尚未覺察出此中微妙,他怒道:“吳王這是沒有和談的誠意,故意拖延時日……也罷,我等便率使團即日北返,如實回稟朝廷就是。”

索尼是真急了,都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可蘇克薩哈是正使,索尼又不能強行阻攔,正心急如焚之時。

吳爭霍地起身,那速度,哪有所說的抱恙?

“既然納喇大人覺得重啓戰爭符合貴朝利益,本王不便阻攔……請便!”

說完,吳爭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甩手離開。

蘇克薩哈、索尼眼睜睜地看着吳爭拂袖而去,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時候,蘇克薩哈從索尼的目光裡,反應過來,知道自己着了吳爭的道了。

二人心裡都明白,雖說清軍並未現敗象,可戰場的主動權,確實掌控在吳爭手裡。

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阿濟格大軍滯留鳳陽,當然,這是清廷自己作死,二是多爾袞的突然撒手歸西,你說死也就死了,爲何要將主力撤回兗州呢,還將一半主力交給沈致遠駐守鹽城,這不是平白給了吳爭一個大便宜嘛?

所以,蘇克薩哈、索尼對於多爾袞的恨,顯然要遠遠大於對吳爭的恨,準確地說,二者是天壤之別。

可眼下,吳爭一言不合就尥蹶子了,談判談不成,那就得繼續打,繼續打,蘇克薩哈、索尼就得趕緊率使團離開徐州城。

一離開徐州城就得北返述職。

問題是,二人心裡更清楚,清廷已經有了決意停戰和談,那麼回去之後,述職過不了關另說,還得繼續再回來一次,再請求和談,這臉,還真是自己生生湊上去丟的!

天曉得,蘇克薩哈心中的懊悔,那是成噸的。

這口舌之快,害死人哪。

好在索尼見機快,一把拽住也要離開的張國維,腆着臉明知故問道:“張大人,吳王這是何意?”

張國維心裡覺得好笑,可臉上一本正經地解釋道:“不瞞二位大人,我家王爺在淮安激戰月餘,後親率大軍收復徐州,好在王爺春秋正盛,換作是張某,怕是早累癱在淮安城了……。”

索尼肚子裡腹誹着,這也能成爲拖延談判時間的理由?

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索尼陪笑道:“是,是……可停戰和談畢竟關乎你我兩朝根本利益和百姓福祉,還請張大人代爲說和,請吳王早些同意重啓談判。”

張國維心不甘情不願地點點頭道:“那……張某試試?”

“勞煩張大人……試試,試試!”

……。

“王爺,您不能說話不算數哪?”

沒有了外人,張國維是真急了,好不容易勸動吳爭別再打北伐的主意,這下,事情又回到了起點。

吳爭此時已經不笑了,困難和優勢都擺在明面上,無須贅言。

戰與不戰的關鍵,其實並不在財政上,至少,不完全是。

關鍵在於鹽城沈致遠部,和正在激戰的興化城。

吳爭回頭看向宋安,“鹽城方向可有消息傳來?”

宋安想了想,他知道吳爭問得絕不是鹽城消息,而是沈致遠。

“回少爺話……通州確實發生激戰,北城失守,沈致遠率部衝入城中,周大虎及所部,傷亡一千六百多人,餘者皆……被俘!”

宋安的聲音越來越小,他也想不明白,沈致遠真能與北伐軍拔刀見紅。

吳爭木然道:“魯之域,你帶出的好兵!”

這是在怪罪通州六千人馬,不到一日就被敵軍擊破,擊破還不算,竟六成以上的軍隊連同主將一起做了俘虜,這是北伐軍成軍以來,從未有過之事。

一旁魯之域聞聽大駭,忙上前單膝跪地,拱手道:“王爺,末將絕不認爲周大虎會甘心被俘……這其中定有蹊蹺,還望王爺明察。”

“明察個屁!”吳爭冷哼道,“你是在指責宋安向本王稟報假消息?”

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