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

剛林、祁充格一愣,相互對視一眼,忙躬身道:“臣等不敢……絕無此意。”

多爾袞沉默了一會,突然問道:“沈致遠那小子來了嗎?”

剛林忙答道:“世子派人傳來消息……一切如王爺所料,沈致遠攜錢翹恭,與……錢謙益合謀,率拱北城及京城細作,約五百人,攻打王府,幸好有格格事先知會世子,纔將一衆反賊盡數擒獲。”

“哦……你們收了錢謙益多少銀子?”

這話讓剛林、祁充格嚇得連忙跪下,二人吶吶道:“王爺之前未曾下令處死錢謙益,令我等自行決斷,故臣等……。”

多爾袞眼中厲芒一閃而逝,他平和地說道:“此事本王不再追究,都起來吧……多爾博對沈致遠等人作何處置了?”

“世子道,按王爺的意思,只要沈致遠肯來沛縣,可以不究餘者,故世子已經釋放一衆反賊,同時派數十騎將沈致遠遞解前來……想來,明日便可到達沛縣。”

多爾袞重新閉上眼睛,“唔”了一聲。

剛林道:“不過……。”

“不過什麼?”

“朝廷重新起用錢謙益……官復原職了。”

“三姓家奴罷了……你們都退下吧。”

剛林急了,問道:“王爺,那這場戰事做何應對……英親王一撤,沒有了徐州大軍,西面就是一個巨大的漏洞,如果義興朝出兵增援,戰場形勢就會逆轉,我軍便會陷入敵人的反包圍之中……何況,尚未得知,鹽城方向嶽樂所部會否異動,若……。”

“本王說了,都退下吧……容本王想想。”

剛林、祁充格不得不躬身而退。

二人退至屋外,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剛林道:“朝廷已經表明了態度,你作何選擇?”

祁充格看了剛林一眼道:“漢人說得好,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嘛。”

剛林嘴角一咧,道:“我還擔心你會選……。”

祁充格哂然道:“都是自家人,何分彼此?”

剛林一怔,而後與祁充格對視良久,一起古怪地笑了起來。

彷彿一切盡在不言中。

……。

次日,卯時初。

已經四月的凌晨,此時天色已經漸漸亮起。

北岸清軍如同按時上班一樣,數百條渡船,準時出現在江心中,兇狠地朝着南岸撲來。

而南岸一片寂靜,二衛將士隱在他們自己修築的壕溝中,相互間用目光交流,而今日不同往常,他們的嘴角有了難捺笑意。

一個晚上的備戰時間,讓二衛將士心裡都有了底。

和敵人打水戰,這太合士兵們的心意了。

如同常規般地,這三、四千清軍登陸,開始向彷彿有着無數北伐軍士兵的,想象中的陣地瘋狂地射擊着,似乎是爲了常人無法理解的榮譽。

也是,從入關以來,八旗軍一直駐守京城,五年間,哪打過仗?

老兵是有,但數量少了,倒不是說,新補充的兵員已經褪化到史上清末的那般廢物了,而是這些新兵,有着無以倫比的傲氣。

數千人的泱泱華夏,除了黃金家族,也就是他們入主了。

這對於自認高漢人一等的滿人而言,似乎勝利是應該的,而這次,四天進攻,損兵折將、無功而返,這讓他們內心承受不了。

所以,一上岸就射空半壺箭矢,這大概是在宣告,漢人們,有本事來比箭!

可岸上沒有一絲動靜。

這讓這些清兵大聲怪叫起來,似乎在慶祝一種失而復得的勝利。

他們甚至不掩藏,事實上,之前四天的十多次進攻中,他們從沒有刻意掩藏過,這是一種讓北伐軍將士難以理解的狂妄和自大,當然,或許在他們的立場是,自信?

清軍的船隊開始返回,它們需要去接下一批軍隊,以保證攻擊的連貫性。

當渡船漸漸駛回江心時,北伐軍動了。

這是一次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反攻。

聲勢之大,衝鋒之堅決,異於往常。

將士們都清楚,這次岸邊阻擊,不僅僅是阻擊,而後續反擊戰的序曲。

心中有了底,行動纔會堅決,因爲,幾乎每個人都明白,這仗之後,很多人不能回到南岸了,或許隨黃河匯入大海,或許與敵人一起沉入河底,亦或者……真的登陸北岸。

一想到登陸黃河北岸,讓將士們心中的熱血在燃燒,自己將成爲北伐軍第一個登陸北岸的人!

何其榮耀?

何其風光!

尖哨聲、號角聲、戰鼓聲,瞬間響徹於十多裡的沿江岸上。

二萬六千多人,同時向僅一里之遙的江邊,發起了衝鋒。

還用得着打嗎?

確實不用,六、七倍於敵,這種懸殊的比例,一里多的距離,恐怕是孫武在世,也束手無策,況且韃子估計不知道孫武爲何人,自然孫爺爺也不會去爲他們籌謀劃策。

反抗是有的,韃子很少投降。

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一是韃子確實有着很強的優越感,他們認爲自己纔是勇士,而南人象個婆娘,哪有勇士向婦人投降的道理?二是北伐軍很少留俘虜,面目有異,一眼就可認出,於是手起刀落。除非吳爭發話,要一些免費勞動力,否則,不養一個廢物。三是韃子心裡其實也清楚,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懸殊,北伐再強大,數量也有限,沒有強者向弱者投降的。

所以,這支清軍還有抵抗,手忙腳亂地抵抗。

這種時候,就算再箭術精湛的射手,恐怕也難以瞄準,況且,北伐軍的衝鋒是小“之”字形的,這得益於吳爭的“敦敦教誨”和“精心指導”。

這就造成了,一里多距離,眨眼的功夫,雙方無限接近,一旦接近,韃子就難以繼續射箭,他們忙不迭地棄弓拔刀,於是,他們敗了……敗得一塌糊塗。

道理很簡單,一分長一分強,一分短一分險,這道理漢人孩子都明白,可韃子不明白,他們用的依舊是天荒地老的彎刀,二尺四寸,而北伐軍則是上了刺刀的火槍,四尺六寸!

當六、七柄刺刀捅向一個韃子的時候,就算他是苗人鳳再世,怕照樣會被捅出十幾個通透窟窿來。

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