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

七天。

從軍工坊被炮擊第二天起開始算。

北伐軍各衛,按吳爭的部署,渡江正式進入攻擊位置,整整用了七天時間。

八百里左右的距離,七天。

如果不是吳淞水師戰船日以繼夜的運輸,士兵、火炮、補給、彈藥等等,沒有半個月,恐怕想都不用想。

這還是在江南,道路還算是暢通的情況下。

吳爭心裡是不滿意的,他原認爲,四天,應該可以完成部署。

但結果,還是超過了差不多一倍的時間。

然而,這已經讓所有人震撼了。

三萬大軍(不包括本身就駐防在江北的泰州衛),七天時間,最遠的從紹興、金華、處州,七天時間,登陸江北,進入攻擊位置,確實非常令人震驚。

這可不是一支千人的騎兵,可以隨時出發,並以戰馬爲腳力。

在戰鬥的第一槍打響之前,吳爭是擔心的,因爲七天的時間,可以讓敵人做許多準備。

戰爭突發性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

那麼,吳爭打一場突襲戰的本意,就會被改變。

如果真打成一場僵持、消耗戰,那吳爭得後悔到吐血。

江南如今也確實抗不起這樣的消耗。

然而,在吳爭患得患失的時候,在所有將領靜候吳爭下達命令的時候。

宋安派長林衛送來情報,除了淮安府有八千敵軍向寶應方向增援之外,徐州的八萬清軍,竟紋絲不動。

看到這個消息時,吳爭驚呆了。

敵人在揚州北,不過二萬駐軍,倒不是清廷不想部署更多兵力,是因爲當初和談時,清廷要求北伐軍在揚州不得超過一萬駐軍,由此,吳爭同樣提出清軍也不得超過一萬人。

經雙方扯皮之後,清軍上限爲二萬人。所以,清廷在淮安府部署了一萬二千駐軍,以與揚州府形成犄角之勢。

而徐州的八萬大軍,是一直駐防的,兵家必爭之地嘛,特別是揚州府“陷落”一半之後,總得防備北伐軍突然北向吧。

可問題是,從第一批北伐軍,也就是魯之域、吳易的吳淞衛渡江,足足七天的時間,徐州敵軍就算爬,那也該挪挪窩了吧?

敢情,這是在小看咱了?

吳爭想到此處,真是哭笑不得。

“按既定目標,全線發起進攻!”

“是!”

一場犁庭掃穴的風暴開始了。

既然人家不睬咱,那就讓它吃不了,兜着走!

……。

其實,吳爭還真錯怪了清廷或者多爾袞。

揚州急報,送往徐州,確實路途不遠,快馬一天也就到了。

可從清廷與義興朝和談成功之後,徐州雖然囤兵,但沒有主將啊。

倒不是清廷不肯派或者捨不得派,實在是無人可用,八萬人的主將,清廷總不能隨便任命一個帶封號的大將軍。

那多爾袞也不肯答應不是?

所以,軍隊在徐州駐囤着,可最高升官缺失,真正掌控軍隊的,僅是偏將。

偏將統率的,最多不超過三千人,那麼也就是說,徐州駐囤的清軍,主事者有不下三十人。

人一多,想法就多,況且,他們都沒有調兵權。

所以,得將情報往北面順天府送。

這一送,至少得耽擱兩天吧?

清廷接到急報,召集文武羣衆,好歹得商議個一天、兩天吧?

形成決議打或不打之後,得派快馬將決議送到徐州吧?

事實上,吳爭下達進攻命令的時候,徐州清軍纔剛剛接到清廷傳來,增援揚州的命令。

可從徐州到揚州,那也是七、八百里的路程啊。

八旗軍都沒有全部裝備戰馬,這些漢八旗或者是降清的明軍,哪來那麼多戰馬,一樣要靠腳和運河船隻運輸。

這就形成了一個時間差。

而吳爭不一樣,他的勢力,僅以他一個人的意志爲轉移。

一聲令下,大將軍府就能按他的意思轉動起來。

這就是雙方體制的不同,效率自然也就不同了。

……。

吳爭的部署是,兵分三路,以泰州衛爲主攻方向,江都攻高郵州,如皋攻鹽城。

三路平推,一來使得敵人無法首尾相顧,二來以泰州衛佔領興化爲支撐點,形成一個尖鋒突出部,從而使得敵人難以形成東西兼顧的防線。

吳爭本來就是個“賭徒”,他喜歡打落水狗。

趁它病,要它命!

真要進攻受阻,吳爭這些天也準備了預案。

那就是以泰州衛死死頂在興化,然後進攻高郵、鹽城的兩路交錯南撤,最後泰州衛撤回泰州,回到戰爭發起之前。

當然,這只是以防萬一的預案。

……。

順天府,鑾儀將軍府。

沈致遠這些日子被軟禁着,出不了府門,着實是坐立難安。

自從傳出消息之後,這事當日就發了。

多爾袞很生氣,後果,自然很嚴重。

不僅軟禁了沈致遠,不讓他接觸任何人,甚至連錢翹恭都入不了鑾儀將軍府。

就連東莪也吃了不少瓜落。

外面的事,幾乎全部被隔絕,連拱極極城練兵,都被取消了,由錢翹恭一人支撐着。

沈致遠的坐立不安,卻不是因爲此。

而是他從東莪的口中得知,清吟當天就被多爾袞抓了。

這讓沈致遠非常的揪心,因爲……內疚。

從他胭脂巷尋花問柳開始,身爲長林衛檔頭的清吟,一直毫無怨言地在配合他,甚至忍受着他的“無禮”舉動。

這讓沈致遠心裡,下意識地就將她視爲家人,他鄉遇故知、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嘛。

可她被捕了,生死不明。

這讓沈致遠心裡有種是自己連累了她的內疚。

因爲,那時沈致遠非常清楚,多爾袞對自己的嚴密監視,甚至連遠在千里之外的吳爭,也傳信長林衛暫時與沈致遠中斷聯絡以自保,避敵鋒芒。

但自己依舊強行送出情報,這才使得清吟又一次暴露。

如果之前多爾袞沒有證據,對清吟只是懷疑。那麼,這一次,再怎麼否認,也無濟於事了。

想着一個紅粉佳人,就這麼被自己連累,香消玉殞,沈致遠此時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呯”地一聲,這是沈致遠砸碎的第十三個碗盞了。

下人們都不敢出聲,稍機靈點的,趕緊地溜去,稟報了東莪。

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