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或許,施琅想表達的,就是這意思吧?吳爭心裡喟嘆道。

吳爭和張名振靜靜地看着施琅,聽着施琅嚎哭。

許久,施琅哭累了,他從地上起身,衝吳爭一拱手,然後再轉向張名振長揖。

“施某無德,向王爺和總兵大人辭行。”

張名振看了一眼吳爭,對施琅急道:“你……你這是何意?”

施琅沉聲道:“明主難求,不如歸去!”

吳爭突然開口嘲諷道:“懷才不遇,不如降清?!”

施琅終於暴發起來,他頓足嘶吼道:“好叫王爺知曉,施某若降清,五雷擊頂……天厭之!”

吳爭笑了,他點點頭,回到座位上,道:“知恥而後勇,善莫大焉!但守住心裡最後一絲底線,纔是真正的勇士……施總兵,舟山水師就交給你了,望你別負本王,一片苦心!”

施琅驚愕了。

張名振微笑起來。

施琅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移舟山水師至江浦,封鎖長江。

……。

吳爭知道莫執念會來。

要是不來,那才叫奇怪呢!

“王爺,並非老朽反對王爺與清廷開戰,只是……。”

吳爭打斷道:“莫老不必解釋,若連你都信不過,本王還能信誰?直說,有何難處就是了。”

莫執念點點頭道:“調諸衛渡江北上,按理需開撥費,一人至少得付三個月餉銀吧?王爺調動六萬多人,就是七、八十萬兩,這還沒算上水師……如今鐵路又是個無底洞,每月都得往裡填二、三十萬兩……一座軍工坊被毀,需重建,人員傷亡需撫卹……王爺還是將老朽的司長之職,就地免了吧!”

莫執念苦笑起來。

吳爭知道莫執念說得是實話,雖說較以前多佔了泰州、泰興、各皋三府之地,轄下人口多了四、五百萬,可這賦稅,卻沒有增加,好歹得給光復之地的民衆一些優待吧?

吳爭當時大手一揮,免賦稅兩年。

好嘛,土地、人口是多了,可光好聽,不實惠啊。

加上軍隊擴編成了二十萬,這可是個不小的數字,大將軍府所轄一千五百多萬人口,養着二十萬大軍,這還不算水師、長林衛、按察司、財政司各司固有衛兵和各府轄下府兵。

這數字確實不小了,否則就有窮兵黷武之嫌了。

如果不是吳爭“來錢之道”比較豐富,財政司怕早就支撐不住了。

誰知道,吳爭的第一句話,竟是:“莫老不妨問問,織造局有沒有銀子,她們來錢比我快。”

莫執念不禁莞爾。

也是,世情畢竟是,男主外、女主內,哪家不是男人負責賺錢,往家裡拿?

哪有家裡女人掙得錢,來貼補男人在外填窟窿的?

莫執念搖頭苦笑道:“王妃們也不容易,織造局的攤子大了許多,也有二萬多人要養活……時常挪用些填補財政司窟窿,此時若要個十萬、二十萬還成,要上百萬,怕是不易!”

吳爭沉默了一會,撓撓後頸道:“那莫老可有好辦法?”

這話就是廢話,要有好辦法,還來找你嗎?

當然莫執念是不敢這麼頂的,他稍一遲疑,道:“要不,鐵路先緩緩?還有船塢正在建的四艘戰船也緩緩……如此再從織造局湊些,或許可以擠出開撥費來。”

吳爭果斷地搖搖頭道:“不成!這兩件事都關乎戰局,絕不能停……莫老啊,咱不能人窮志短,做那殺雞取卵之事啊!”

莫執念無語,什麼叫人窮志短?

敢情,你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是不?

都已經夠窮的了,還什麼志短啊。

莫執念又想了想,道:“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

吳爭眼睛一亮,莫執念什麼都好,就是有一習慣和馬士英異曲同工,那就是往往把可行的法子放在最後說。

在你一個個地將辦法不定之後,好嘛,纔將可行法子講出來。

好象只有這樣,方顯得他們無所不能,非他們不可似的,吳爭都習慣了。

莫執念稍一遲疑道:“之前,清廷向我方購買火槍和火炮,預付了八十萬兩定金,如果……將這扣押下來,也可湊足此次開撥費用。”

吳爭“啪”地一拍大腿道:“好主意……這事就這麼定了!都開戰了,哪還講什麼信譽?難道還資敵不成?”

莫執念無奈地道:“可這事……是由湯若望和衛匡國二位神父共同作保的,萬一要是……。”

吳爭收斂起臉上剛露出的笑意,沉默下來。

這確實有問題,如果僅僅是對清廷而言,就象吳爭說的,既然都開戰了,那還講什麼道義?

戰爭本就無道義可言,想講理,衝槍口、炮口說話。

可湯若望和衛匡國二位神父共同作保,那就不僅僅是二個番人的事,他們背後是歐洲教廷。

這樣一來,就會影響信譽,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

吳爭仔細想了想,道:“不管他們,等他們來找我再說……戰爭一開始,協議上的火槍、火炮自然不能交付清廷,大不了,等二人找上門來,將合約中的火槍、火炮交給他們暫時保管就是。”

莫執念皺眉道:“可如今王爺答應給大西軍的槍炮還沒着落呢?如果戰爭一啓,王爺又扣留了清廷的八十萬定金,清廷肯定反制,斷絕從北方而來的鐵礦等物……如此一來,怕是軍工坊就會缺少原料了。”

“你的意思是,先將這批槍炮給李定國?”

“或許只有這樣,纔不至於造成軍工坊,因原料短缺,而無法按時製造足夠的槍炮出來。”

“也對。與其讓湯若望和衛匡國保管着生鏽,不如給李定國使着,還能替我分擔一些壓力。”吳爭思忖道:“只是,戰事一開,江南商會西向的運輸隊,同樣會因清軍阻攔而中斷,清廷不會任由江南商會運輸物資,如何應對?”

莫執念搖搖頭道:“那就……只能讓大西軍自己至湖廣取了。”

吳爭也想不出好辦法,總得先管自己眼前的戰事吧,也只能對數千裡外的李定國,默默說聲抱歉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