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

吳爭的用意是,將鐵路做爲一種前無古人的強大軍事投送力量,以備已經提上日程的北伐之用。

之前的戰爭,各軍隊的差異性極大,能戰者日進百里,次者七、八十里,最次者二、三十里。

這種現象,讓爲帥者很難去操控戰局。

但有了鐵路就完全不一樣,一次發車,可以拉走數千人,準時準點,不會因天氣、道路而受到影響。

古人經常說,皇權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內。

十步之內,是怕刺客,也影射了身邊人。

千里之外,說得卻是,軍隊難以迅速抵達千里之外目的地,皇帝旨意無法被迅速有效執行。

吳爭之所以要修建杭州至吳淞的數百里鐵路,目的就是,積極備戰!

一聲令下,以杭州爲中心的諸衛,可以在第一時間,一天之內抵達吳淞,在水師的掩護下,迅速登陸江北。

吳爭要的是兩天,二十四時辰之內,諸衛可以到達吳淞港口,由水師運送,迅速投入到江北各府的戰場。

這種效率,可以徹底顛覆這個時代的戰爭方式和理念。

所以,吳爭一直告訴他的麾下官員、將領,北伐不難,以北伐軍眼下的實力,收復揚州、徐州乃至山東、河南全境,真的是不難,難的是啃京城這塊硬骨頭,此時絕不可能再有李自成進城那般輕鬆。

如果沒有萬全之策,京城就是一座絞肉機。

以此時最大口徑的火炮,去轟擊京城丈厚的,可以在上面奔馬驅車的城牆,也是徒勞。

所以,在軍校完成基礎科目訓練之後,吳爭下令各衛進行遠距離拉練,也就是急行軍訓練。

但吳爭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個命令,讓吳爭差點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死局。

……。

順天府。

時任禮部侍郎,錢謙益的宅邸。

宅子不大,也不顯赫,但京城居不易,有這二、三畝的院子,也夠差強人意了。

自然是不能和他在江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相比的。

然而,二次降清的錢謙益,並未感受到與在義興朝有什麼不同,甚至更爲壓抑。

雖說高官厚祿,坐着禮部侍郎的位置,可錢謙益在義興朝,那可是戶部尚書,還曾經做了半年首輔。

雖說,管轄之地差得遠了,但這種落差依舊讓錢謙益鬱鬱寡歡。

也難怪,畢竟是二次降清。

不僅滿臣瞧他不起,連同樣是降清的漢臣,也不屑與之爲伍。

其實,現實中,五十步是真可以笑話一百步的。

可柳如是和女兒的到來,讓錢謙益非常的欣喜,是真正的歡喜。

這天晚上。

主臥之內,夫婦二人促膝而談。

柳如是良言敦敦相勸。

“請夫君聽妾一句勸,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柳如是將常熟錢家族人逼迫自己、侵佔家產的事一一與錢謙益說了。

錢謙益神色紋絲不動,只是道:“錢乃身外之物……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柳如是大急,道:“若非吳王殿下、張蒼水等相助,夫君怕是再也見不到妾身和阿囡了。”

錢謙益道:“夫人莫急,且聽爲夫細細道來……其實夫人應該明白,江南三方勢力共存,然各有所峙,互不往來,義興朝……撐不了太多時間,必會被清軍一一擊破,到時,怕你我皆無葬身之所。”

柳如是反駁道:“可吳王不同,夫君是見識過吳王北伐軍強大的,連多爾袞都奈何不了吳王,義興朝又怎會撐不了太多時間呢?”

錢謙益搖搖頭道:“吳王是吳王,義興朝是義興朝。”

柳如是一愣,但隨即道:“就算如此,夫君不回義興朝也罷,投於吳王麾下便是。”

錢謙益依舊搖頭道:“豎子不足爲謀。”

柳如是怒道:“夫君這是不講理了。”

錢謙益苦笑道:“夫人今日怎也成了河東君了?且按捺住,聽爲夫從頭說起……此次投清,爲夫也如同坐在熱鍋上一般,心裡萬分不安,原以爲多爾袞爲盡棄前嫌,從此日可食、夜可眠,無須於擔驚受怕。不料,多爾袞雖履行了許諾,可爲夫這禮部侍郎,卻是毫無實權,每日除了應卯,再無別的差事。在禮部受人白眼不說,還被往日同僚唾棄。”

“那夫君何不當機決斷,隨妾身返回江南,投吳王去。”

錢謙益苦笑道:“談何容易?爲夫原本也想過,投吳王,爲其出謀劃策,可吳王卻無意於士大夫,他要的是天下賤民……道不同,不相爲謀,夫人啊,爲夫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義興朝之敗在於兩點,一是明室拖累,二是吳王勢大,功高震主。這兩點中有一點,就足以使得義興朝在清軍攻勢下崩潰,何況兩點全佔了。”

柳如是搖頭道:“夫君說得不對,上半年一場大戰,清軍徒勞無功、弒羽而歸,這說明吳王是願意輔佐陛下的……。”

“真是傻夫人。”錢謙益憐愛地看着柳如是,笑罵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啊,是彈琴唱曲賦詩填詞之人……這權力傾軋,你不懂的。”

柳如是紅着臉道:“可妾身懂禮明理,是非對錯還是分得清的,夫君背棄君王、賣身……,總是不對的。”

錢謙益被柳如是這麼指責,卻也不生氣。

他搖搖頭道:“吳王之所以在半年前救援應天府,不是他無異心,而是時機未到。與其被世人指責見死不救、坐視義興朝亡,不如留下義興朝,一來可以將應天府做爲與清軍的緩衝地,二來可以將轄下之地,因他的新政而產生的矛盾,引向朝廷……想必夫人也聽說了吧,吳王驅逐轄內宗室之事。”

柳如是點點頭。

錢謙益繼續道:“這就是了。或許,吳王此時確實沒有自立之心,但許多的時候,樹欲靜而風不止,他麾下的文臣悍將們,會主動爲他鋪設登基之路……夫人啊,從龍之功啊,封爵可與國共存哪,誰人不想?何人不貪?”

柳如是微微皺眉道:“那夫君不也可以效忠、擁立吳王,以獲取從龍之功嗎?”

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