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

PS:感謝“書友20190102151451055”的打賞。

此時,怨恨,是鄭成功對吳爭首要情緒。

如果不是吳爭拒絕了自己的聯合攻略福建,自己怎會遭此大敗?

想到此,鄭成功道:“不必派人出使杭州府,他可控制陳錢山一帶水域,本王也可控制閩粵沿海水域。他可限制我商隊北上,本王也可限制他轄下各府商人通過……傳本王令,即日起,凡掛北伐軍軍旗的商船,不得通過我軍控制水域!”

陳永華大驚,他是真急了,忙勸道:“王爺,如此針鋒相對,怕會引來一場戰事……。”

“本王還怕他不成?”鄭成功瞪眼道,“他做初一,我便做十五,是非對錯,自有兩邊朝廷交涉……你不必再說,傳令吧!”

陳永華只能應聲而退。

然而,陳永華還沒走出門,便有士兵前來稟報,施琅降了。

施琅降了?

聽到這個消息,陳永華霍地回頭。

施琅所部兵力並不多,不足以影響大局,但施琅一降,那麼海陽城就成了孤城,沒了增援。

正好是鄭軍進攻海陽城,不可多得的良機啊。

陳永華迅速回轉,向鄭成功躬身道:“上天助王爺攻克海陽,收復潮州府。”

然而,鄭成功依舊猶豫着,他看着陳永華道:“施琅不過區區三千餘人,海陽城郝尚久有六千守軍,固守堅城,且有火槍、火炮利器……。”

陳永華急道:“可眼下我軍雖有二萬之衆,卻固守潮陽一隅之地,倘若不攻下海陽、收復潮州,一旦福建清軍南下,我軍獨木難支,只有退去海上……。”

“別說了!”鄭成功低喝道,“既然施琅肯降,郝尚久自然也肯降,如今海陽城已成孤城,只要條件優渥,郝尚久定會降的……派人出使吧!”

陳永華臉色黯然,無聲而退。

看着陳永華離開,鄭成功臉色變得怪異起來。

他從案邊拿起一頁被幾本摺子壓着的信紙,再次看了一遍。

這是他的叔叔鄭芝莞從廈門遞來的信。

信上也提及了北面海路被吳爭控制,鄭家去往大沽口的商船,幾乎都被擋了回來。

軍隊糧餉沒了着落,廈門八千駐軍和水師有譁變的可能。

無奈之下,鄭芝莞只能重操鄭家舊業——打劫。

還真別說,成效斐然。

當然,鄭芝莞寫這封信來的目的,肯定不是彙報劫掠過路商船的成果。

鄭芝莞的在信中勸鄭成功,以鄭家龐大的水師,對吳爭的舟山水師進行一次突襲。

一來給吳爭一個警告,迫使吳爭放開海路,至少讓鄭家商船船隊可以繼續北向。二來,以報王得仁部被吳爭突然剿滅,使得鄭家失去了每月豐厚的收益。

鄭芝莞的建議,確實讓鄭成功有些猶豫。

鄭成功心裡權衡,鄭芝莞並非不可行,也並非鄭芝莞自大。

鄭家有龐大的水師,雖說鄭芝龍降清,可鄭芝龍也是打過小算盤的,當時投降時,帶着降的只是身邊數萬步兵,其餘軍隊皆鎮守各府,並未同時投降。

當然,鄭芝龍在投降後,在多鐸的逼迫下,下了投降的命令,之後,各府鄭軍也確實先後投降了。

但這不包括水師。

多鐸原本也不想逼迫太多,想着只要佔領陸地,鄭家水師不過是無根之木,這是有道理的,自古以來,從沒有一支水師,可以象陸軍一樣,在國亡之後,堅持反抗的。

這是水師必須要基地使然,再強大的水師,也需要時時補給,有了傷亡,也需要兵員,加上沿海基本上都是無險可守之地,所以,水師、哪怕是後世海軍,也不具備獨立反抗的基礎。

多鐸算盤是沒打錯,將鄭芝龍押往順天府,等於斷絕了鄭家水師的抗爭餘地,歸降無非是遲早的事。

可多鐸沒有想到的是,鄭家出了個鄭森。

鄭芝龍的幾個兄弟都降了,偏偏鄭芝龍的兒子不肯降。

多鐸犯了個戰略錯誤,在鄭芝龍投降後,就不應該將鄭芝龍押往順天府。

如果鄭芝龍在,對鄭成功是個極大的壓制。

就算鄭成功真要與鄭芝龍翻臉,以鄭芝龍在軍隊中的聲望,鄭成功能招攬幾個?

可鄭芝龍一旦押往順天府,好嘛,整個閩粵之地的鄭家等於羣龍無首,有的降清,有的獨立,有的投了永曆。

而這時,鄭成功突然登高一呼,自然響應者衆。

所以,鄭成功的崛起非常快,遠比吳爭在紹興府還快,因爲他在開始時招攬的都是鄭家舊部,也就是說,都是老兵,甚至不需要訓練。

而水師就更是如此了,誰願意遠渡重洋北上,背井離鄉?

既然鄭成功決意抗清了,自然投效。

而多鐸在此時又犯了一個戰略錯誤,如果這時,他傾盡閩粵清軍對鄭成功發起一場決戰,非常大可能,鄭成功只能逃出陸地,隨水師去往海上。

但多鐸沒有,他認爲鄭成功無非是疥癬之患,這也難怪,馬上得天下的韃子,怎麼可能知道未來數百年,將是海軍的天下。

多鐸不但沒有圍剿鄭成功,反而抽調兵力北上進攻寧波、紹興二府。

這就有了紹興府那一場雙方總計投入十多萬人的大戰。

那一戰,多鐸被俘,後被處死,吳爭也損失了錢肅典這員大將。

而這一戰帶來的最大影響是,鄭成功勢力在沒有任何壓制的情況下,野蠻生長,迅速壯大。

直至最高峰時,聚集起了三十萬大軍。

這就有了鄭成功派人向吳爭尋求對福建作戰聯合,被吳爭婉拒之後,依舊執意進攻福建之戰。

也就有了福州城外大敗,兵力折損大半,不得不率殘部退回泉州以南,固守閩粵沿海四府休養生息。

但這場戰敗,損失的都是步兵,鄭家水師依舊完好無損。

鄭家水師非常龐大,大小船隻多得根本數不過來。

單主力艦就有六十八艘,裝載着四十八門舷炮,還有船首炮、船尾炮各二門。

中型戰船過三百之數,裝載二十四、三十六門炮。

那種八門、十六門炮的小型戰船、放火船、梭子船(偵察用)等等,更難以計數了。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