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

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

陳近南本名陳永華,字復甫,漳州角美人氏。

崇禎十七年,甲申科進士。

與鄭成功的初次交集在於,去年鄭成功率軍攻克同安,授陳永華的父親陳鼎爲教諭。

之後,鄭成功兵敗,陳鼎在明倫堂懸樑自盡。

時爲生員的陳永華,跟隨着鄭成功敗兵逃亡。

鄭成功在中左所(廈門)站穩腳跟後,開始延攬天下士子,積蓄實力打算東山再起。

時任永曆兵部侍郎的王忠孝向鄭成功舉薦陳永華。

鄭成功念及陳鼎忠貞,便親自會見了陳永華,一番談論時政之後,鄭成功給予了陳永華很高的評價,鄭成功說,“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

隨後授予陳永華參軍之職,留在身邊,依爲幕僚,賓禮相待。

此時的陳永華還年青,纔能有,閱歷少,聲望也沒有達到巔峰階段。

所以,那個後世享譽中外的“義兄問我姓和名,家居原住木楊城,松柏林李金娘母,花亭結義改姓洪”的“天地會”,也還沒有成立。

此時的潮陽城(汕頭)內,鄭成功正與陳永華商議,如何應對清軍尚可喜、耿繼茂等清軍再次進入廣東。

“復甫,以你之見,我軍能否收復海陽?”鄭成功臉色憂鬱,近二十萬大軍,竟無法收復福建,這極大地打擊了鄭成功的心氣,“復明大業,難道就真得無望了嗎?”

海陽城,對鄭成功確實非常重要,它是潮州府的府治。

www● ттκan● c○

潮州府又處閩粵交界處,戰略位置可見一斑。

“學生以爲,尚可喜、耿繼茂所部入粵還只是傳聞,如今大西殘部中勢力最大的三王,已經投效我朝,正對粵西發起攻擊。尚可喜、耿繼茂所部若真要入粵,恐怕在年前是無法成行的……王爺不必爲此擔憂。眼下我軍最重要的是收復潮州府,而潮州府之重在於海陽城,海陽城守軍八千,主將潮州總兵郝尚久爲人奸詐油滑,已經兩次反覆,以學生之見,可剛柔相濟,一面派人勸降,一面集結軍力,如果郝尚久不降,那就立即攻取海陽城。”

鄭成功猶豫道:“能勸降自然最好,可萬一郝尚久不降,我軍新敗,士氣不振,要是再敗一仗,恐怕軍心……就難以控制了。”

陳永華輕輕嘆了口氣,揖身道:“王爺容稟,如今李成棟遠在南海(番禺),難以增援郝尚久,最近的惠州府清軍,也不過五、六千人,而我軍有近二萬人,離海陽城僅一日路程,三日時間,攻破海陽,便可截斷閩粵清軍的聯繫,到時南海李成棟就是一支孤軍,將面臨我軍與大西軍的夾擊,李成棟恐怕只有再次反正,才能避免被剿滅的可能,絕不敢輕易對我用兵。如此,王爺佔據潮州府,西有大西軍,北有吳王北伐軍,閩粵清軍自顧不暇,我軍可安!”

鄭成功還是猶豫,他確實是打怕了。

這也難怪,遭遇如此大失敗之後,是個人都會患得患失。

可鄭成功沉吟良久之後,卻道:“先派人勸降吧……條件儘可談。”

陳永華一驚,道:“王爺三思,勸降須軍力配合方可起效,盡以一張嘴,要說服象郝尚久這樣的人,怕是與虎謀皮。”

鄭成功輕嘆道:“復甫啊,若換作是半年前,說打也就打了,可如今我軍新敗……你不是不知道,王得仁部被吳爭剿滅了,沒了王得仁那邊的財貨支持,我軍錢糧不足,難以再支撐一場戰事啊。”

陳永華臉色一變,他想起一件事,忙問道:“學生敢問王爺,民間有王爺要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傳言,不知是真是假?”

鄭成功臉色一***:“沒有,本王怎會下這種命令,去查……嚴懲造謠生事之人!”

陳永華臉色數變,問話之前,其實他已經顧及到了鄭成功的顏面,這不是傳言,而是事實上已經發生,只是陳永華不知道,這是軍隊將領自發行爲,還是鄭成功的授意。

此時,陳永華明白了,這顯然是鄭成功的授意。

陳永華不由得心中嘆惜。

鄭軍如今確實艱難,永曆朝山高水遠,自顧不暇,根本無力承擔鄭軍的軍費。

本來鄭軍在閩粵沿海及周邊島嶼經營起的勢力,也因之前這場大敗而對各府縣失去了控制力,賦稅銳減,這幾月,全靠着王得仁的“髒物”貼補來維繫。

可王得仁部突然被吳爭剿了,同時,吳淞水師幾乎是封鎖了陳錢山一帶海域,鄭家的商船隊已經無法象之前那樣,將西洋貨物順利販至北方,只能大量在南邊傾銷,這就使得海貿收益驟然下降。

所謂屋漏又逢連夜雨,加上如今的東番(臺彎島)還在紅毛子手中,海盜世家出身的鄭成功授意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便不難理解了。

陳永華不敢、也不願去頂撞鄭成功,於是輕聲勸道:“王爺,以學生之見,當派使者前往杭州府,與吳王說明王得仁轉投我朝,並非王爺主動延攬,而是王得仁主動懇求王爺。畢竟同處反清陣營,想來吳王也不會冒同室操戈的罵名,與王爺爲難。只要理順了我軍與吳王水師的關係,吳王定不會再阻撓我商隊北上。”

鄭成功面色陰晴不定,許久他喟嘆道:“三年前,在福州城,本王和他有一面之緣,那時他還未到及冠之年,本王當時很欣賞他,甚至想與他義結金蘭……可一次徹談下來,本王明白了他爲何不被明室所喜,他是個無君無父之徒!他挾兵自重,逼迫皇室,短短几年間從伯爵晉爲親王爵,如今又大肆戧害宗親,若無他此般倒施逆行,本王何至於落到如此困窘地步?”

陳永華黯然,吳爭驅逐轄下宗室,確實給鄭成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大義先放在一邊,本來就錢糧匱乏的鄭成功,不得不接納這批宗室蛀蟲,可謂有苦難言,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裡吞。

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