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

在吳爭看來,這場清洗之後,取得的果實需要鞏固,就得從內政上下手。

就象治病,在割去患處腐肉之後,最需要的就是養護、滋補。

發展內政,就是此時最有效的養護、滋補方法。

跟誰有仇,也不會和錢有仇。

讓轄下民衆富裕起來,就是吳爭搞內政的目的。

當這些失去利益的反對者,嚐到了甜頭,自然會在無形之下,轉變態度。

就象當時吳爭在杭州府做的唯一一次“劫富濟貧”一樣。

當時杭州府的商人們怕是恨吳爭恨得牙癢癢。

可現在呢?

他們是吳爭最忠誠的擁躉之一。

江南商會如今的影響力,讓所包含的各府商人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社會地位的提高,滿足了精神訴求。

加上收益的實質性成倍增漲,讓商人們再不想回到過去。

誇張點說,如果此時有人敢在他們面前公然反對吳爭,呵呵,得被這些商人一人一口唾淹死。

一手鍘刀,一手糖果,剛柔相濟,無往而不勝。

正治上的矛盾,用經濟方式去緩和,直到矛盾解決。

吳爭一直在這麼做,而且行之有效。

陳守節與戚道昆等人,對蒸汽機車的研發已經成功。

從簡單的上下運動,變成迴旋運動,他們只用了七個月時間。

同樣,蒸汽機鍛鋼,反覆地鍛打,數百倍於人力的鍛打,使得軍工坊鋼鐵的堅韌度,有了超越時代的提升。

這給了許多器械、配件的改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譬如槍管、炮管,譬如曲軸、齒輪,再譬如農具。

吳爭一直幻想着,能趕在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由華夏來引領這次革命。

現在,當軍工坊第一輛機車頭,運行在坊中僅五里距離的軌道上時,吳爭笑了,古怪地笑。

沒有比改變歷史,更讓吳爭舒心的事了。

雖然機車的速度不快,不,準確地說,是太慢了。

就象是垂死的老牛,喘着粗氣,“吭吃吭吃”地耕田。

但吳爭知道,用不了多久,巨大的車輪,將飛速旋轉,奔跑在華夏大地上,那時,任何敵人,都會爲北伐軍的投送用力而心驚膽顫。

大將軍府頒佈了命令,以之前補充北伐軍時挑剩下的一萬多俘虜,組建起建設兵團,正式建造由杭州府至松江府的鐵路。

並且,吳爭極其古怪地,爲這條鐵路軌道寬度定出了一個數字——164.9釐米。

所有人都不明白,爲何不取整。

但吳爭從不解釋。

甚至張煌言在吳爭去他家時,追問吳爭,這數字是什麼意思,吳爭也只是笑而不答。

我得意地笑!

……。

入秋了。

天氣慢慢變涼。

杭州、嘉興、松江三府的百姓,卻是忙得滿頭大汗。

鐵路、船塢、軍工坊,幾乎用盡了三府中的人力。

用句不太準確的話說,就算有人想鬧事,也沒有時間啊。

有錢賺的時候,沒人想鬧事。

這得益於巨量資金的投入和匯聚。

財政司沒錢,支持不了這項巨大的工程。

吳爭給莫執念出了個主意——向江南各府發行債券,十年期,年利,一成。

此時的江南人有錢,相較於北、西方向各省而言,江南就是個遍地是銀子的地方,就連個乞丐,怕是兜裡都不屑有銅錢了,因爲,財政司已經試發行了五百萬兩的銀幣。

九銀、七銅、還有三分是啥,天知道。

銀幣兩種規格,五錢和一錢,身影是圓形,鍛壓得很漂亮,滑、沉、精緻。

正面是個“漢”字(繁體),反面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始建於萬曆年間),沒有刻上錢數,是因爲只有兩種規格,五錢和一錢,傻子都能分得清幣值,民間稱之爲“漢元”。

所以,財政司並沒有從鑄幣中,賺取到如莫執念預估的那般豐厚利潤。

因爲,此時的鑄造技術使得鑄造成本很貴。

但銀幣的試行取得的成功,一是“漢元”精美,二是純度高(相較於民間的雜銀,九成銀確實是高了)。

第一批發行五十萬兩,僅一日功夫,便告罄。

民間換來作爲收藏、贈送子侄、打賞之用,着實讓莫執念驚喜了一大把。

於是,在一個月內,接連續推五次,總共發行了五百萬兩銀幣,財政司得到的鑄造利潤僅十餘萬兩,相當於三分利潤。

但銀幣的推行,補全了民間的小額流通,漢明銀行的票匯,僅限於大額兌付,百姓根本不適合,所以,隨着銀幣的不斷髮行、流通,極大地繁榮了杭州府周邊的零售業。

並漸漸向周邊非大將軍府轄地擴散。

而銀幣給財政司帶來的不僅僅是相當於三分的利潤,而是間接增加了對天下各地商貿,日益增長的話語權。

因爲民間對“漢元”的依賴和信任,使得他們漸漸不願意使用和接收難以攜帶的碎銀。

特別是往來於紹興、杭州、嘉興、松江四府的商人們,都習慣了使用“漢元”交割和匯票兌付。

這樣一來,造成了各方勢力要進行貿易,不得不拿白銀,從杭州府換取“漢元”,來滿足己方轄地的民間商業流通。

而這更加造成了“漢元”的短缺和緊俏,距離近的應天府,兩個五錢“漢元”可換一兩一錢白銀,而到了江北揚州,可換一兩二錢,再遠些,淮安以北,一兩三錢都換不到。

蒸汽動力的大型紡織機,在沿海六府普及開來。

紡織品產量迅猛增加的同時,對中小商戶及百姓的手工業造成了巨大沖擊,造成了無數百姓的失業和手工坊的倒閉。

在各府情況彙總之後,吳爭以大將軍府的信用,向漢明銀行提出擔保,爲所轄十一府民間商戶提供無償貸款,專用於商戶購置紡織機械。

如此,原本被大型紡織機衝擊的中小商戶開始擴大規模,無法生存的手工業散戶,以僱工的方式進入各大新增工坊。

局勢漸漸平穩下來,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

吳爭知道,這只是暫時平穩,快則十年,遲則三、四十年,這場工業革命初始階段,對社會造成的衝擊,纔剛剛開始。

但那已經不重要了,吳爭都懶得花精力去想。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