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

“永曆他……許了你什麼好處?”

朱以海搖搖頭,“到了我這身份,還能有什麼好處……封藩而已。”

“許了你哪裡?”

“越地。”

越王?

這不開玩笑嗎?

是,永曆稱帝,按說,封是可以封,可問題是,這邊是義興朝,也是皇帝。

越地盡在吳爭掌握之中,這等於視吳爭於無物。

如何不生氣?

吳爭聞聽勃然大怒,“他敢?!”

朱以海面無表情,道:“有何不敢,你不也諫言朝廷冊封李過夔國公,高一功郢國公,劉體仁受封皖國公嘛,一個封號罷了。”

吳爭深吸一口氣,“他讓你做什麼?”

“內應。”朱以海悠悠道,“他也想北伐,從海路北上,效仿你派吳淞水師,突襲天津衛。但須避過你的舟山、吳淞水師。”

“他自身難保,有何實力?”

“他有鄭森。”

吳爭愕然,突然想起了王得仁的背叛,敢情,這夥子人,想繞過自己,不,這是在公然挖挑釁,挖自己牆角!

“這麼說來,王得仁受封永曆朝錢倉伯,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吳爭的目光變得陰冷。

“是。”朱以海很誠實,因爲他很清楚,吐出了永曆二字,瞞別的已經沒有意義。

“這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這是一個完善了的部署,對嗎?”

“是。”

“可我不明白……周思敏明知你與朱媺娖已無任何握手言和的可能,爲何還要冒險助你?”

吳爭是真想不明白,如果周思敏暗中幫助朱媺娖,還說得通,可朱以海實際與朱媺娖其實是對立的,甚至周思敏第一次懷孕,還被朱以海失手一推,造成小產,論公論私,都不應該襄助朱以海纔對。

朱以海答道:“我只是派人告訴她,宗室需要她的幫助。除了銀子,其實她並沒做什麼。”

“別騙我。”吳爭冷冷道。

朱以海悠悠道:“生死在你手中,我騙你有何意義?”

吳爭慢慢轉身,“鑑於你暗中投靠永曆,之前答應的事,有了變動。”

朱以海大急,“吳爭,你不能食言而肥!”

“我非君子。”吳爭頭也不回地道,“你可以放心,別的不變,但舟山你不能去了……去何處,我想好了,再告訴你。”

看着吳爭遠去的背影,朱以海破口大罵。

罵了許久,朱以海有些累了,他坐在地上沉思起來,突然仰頭,自語道:“莫非……他是要向南邊動手了?”

……。

吳爭頭也不回地離開,確實是預感到了一種危機。

五年前回到紹興府,想得是扶明。

五年後,麾下有了十一府之地,吳爭想要與明室共存。

不爲別的,爲的就是一加一大於一的理念。

對大順、大西義軍殘部如此。

對南邊鄭森(鄭成功),也是如此。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抗清。

雖說這一路走來,羈絆不少,可總體而言,也算是挺過來了。

幾乎無險可守的江南一隅,生生被吳爭打造成了一塊清軍啃不動的硬骨頭。

可到了這時,吳爭才發現,這一套理念,已經用不下去、行不通了。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抗清的時代,一去不復還了。

危如累卵之時,所有人想着的是生存,所以,吳爭的理念被接受,至少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對。

但現在,局勢開始穩定下來。

義興朝與清廷簽署了停戰條約。

鄭森進攻福建不成,退而求其次,在更南些的澎湖嶼周邊,積蓄實力,而被浙東牽制的福建、兩廣清軍,也沒有興趣和精力與鄭森搶奪沿海島嶼,這給了鄭森極大的發展空間。

鄭森最大限度地收攏、整合他父親鄭芝龍的舊部,甚至不惜處死他的族叔鄭聯,奪取了鄭彩、鄭聯手中的軍隊和控制的廈門,這就有了之前北攻,意圖藉助吳爭軍力收復福建的出使。

但這項提議被吳爭婉轉拒絕,鄭森暗惱之下,自恃兵力強大,獨立起兵,結果遭遇大敗。

這場大敗,對鄭森勢力造成了極大的損傷,最大的影響是,原廣東提督李成棟(嘉定三屠的主兇)再次降清,這就將廣東近七成的土地歸於清軍控制之下。

鄭森明白,無法從陸地北攻,說的簡單點,就是打不過。

鄭家海盜出身,對水戰精通,陸戰,就非常不堪了。

之前以三倍以上兵力,兩次兵臨福州城下,結果被清軍打得大傷元氣,不得不撤退。

加上鄭森確實沒有軍事才華,這也難怪,海盜出身,雖說招了安,可家族沒有軍事底蘊,加上也沒打過幾場仗,想要造就出一代名將,確實非常困難。

麾下兵力多,不代表着有戰鬥力。

打打順風仗還行,可真要統率超過十萬人的大軍,鄭森還真沒這個能力。

所以,鄭森選擇由海路北伐,也在情理之中。

原本,吳爭就算知道鄭森的目的,也不會阻攔,甚至還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但吳爭沒想到的是,鄭森採用的是,一場針對自己的陰謀。

這是吳爭絕對無法容忍的。

吳爭心裡敬佩歷史上鄭森三十年抗清生涯,可這不代表吳爭認可鄭森的心胸和能力。

事實上,吳爭心中,對鄭森的品德和才能是非常不認同的。

歷史上,鄭森組織了三次海路北伐,次次損兵折將。

其中最可笑的一次是,清軍不費一兵一卒,不發一矢,鄭森數千艘戰船在途中遭遇風暴,船毀人亡,死傷數萬人,不得不撤回。

十幾萬人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海盜出身,水手都是沿海籍,對於一場如此巨大的風暴居然沒有預測、沒有應對預案,造成整支軍隊的崩潰,這是不是可笑?

最後一次北伐,更是令人拍案嗟嘆,十幾萬大軍幾乎是沒遇上清軍什麼象樣的抵抗,直入長江,兵臨應天府城下,當時應天府城中僅有清守軍不足萬人之數。

如此兵力懸殊,加上鄭軍士氣正盛,沿途漢人民衆可謂是傾力相助、簞食壺漿,攻佔南直隸真得應該可以說是手到擒來之事。

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三十章 你妹!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