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

就在文淵閣籌備新一場議事時,東宮內太子朱厚照正在用沙盤推演戰事。

朱厚照自小在宮闈中長大,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少年玩伴,就算有年齡相當的太監那也只是奴僕,不會交心,所以顯得百無聊賴。

如今朱厚照年歲不大,就算朱祐樘對兒子有很大期待,也不會跟他說太多的事情,他平日的任務就是吃飯、學習、玩耍和睡覺。

進入青春期後,朱厚照很希望表現自己,獲得更多人的認同,這是少年心性使然,可惜這年頭先生可不會注重青少年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更不會多管齊下對孩子的負面情緒進行疏導,以至於朱厚照的訴求很多時候都得不到滿足,心中的不滿越積越多。

漸漸的,這種不滿演變成爲逆反心理,朱厚照開始跟身邊人做對,甚至連他老爹和老孃的話都不聽從,唯一崇拜的人就是沈溪。

這次用於兵棋推演的沙盤,是沈溪爲熊孩子準備的“玩具”之一。

沈溪在廣東時,爲了保持跟太子間的親密關係,不但爲太子準備了武俠小說以及好玩的皮影戲等等,還精心設計了一些符合朱厚照性格的“玩具”。

說到對朱厚照的瞭解,沈溪可以說比朱祐樘和張皇后還要來得透徹,因爲沈溪不但跟朱厚照相處兩年多,他還熟悉歷史上朱厚照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朱厚照生性頑劣,貪圖逸樂,崇尚出風頭逞英雄,行事不拘成法,非常喜歡冒險,論胡鬧,別說是大明,就算把前後幾朝都加上也沒有誰能超過這位。由於弘治皇帝就這麼一個兒子,朱厚照從小缺乏一種危機意識,父母也未給過他正確的引導,讓朱厚照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沈溪知曉朱厚照的性格,就有意識地寫武俠小說給他看,潛移默化中,給朱厚照灌輸“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的思想,同時根據朱厚照喜歡出風頭的秉性,給他說及一些歷史上的戰爭,教給他一些兵法韜略,讓朱厚照自己琢磨如果把他放入歷史中,能否取得衛青霍去病李靖等人的功業。

朱厚照每次都會認真學習,所以後來弘治皇帝抽查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兒子居然會兵法韜略,吃驚之餘高興不已,這也是當初將沈溪從東南調回京城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沈溪特意爲朱厚照準備了沙盤的設計圖紙。

這些沙盤的設計圖紙是沈溪根據實戰編撰出來的,一草一木一條小河一個古井一條道路都有替代品,同時在配套的書籍中,將歷史上著名戰事的水文地理、山川走向以及兵馬布置、調動等進行明確安排。

朱厚照在東宮悶了很久,終於從箱底裡發現沈溪提供的設計圖紙,好奇之下讓隨身太監依樣畫蘆路將沙盤製作出來,他驚訝地發現,沙盤中一個個“小人”,或者是由小人構成的方陣,再加上城池、山巒、河流、沙丘等地形位置,赫然就是一個現實世界。

發生在書面上的戰爭,通過沙盤立即變得立體直觀起來,朱厚照從最初對照兵書排兵佈陣時的好奇,到隨意調動兵馬宛若親臨戰場的喜悅,沉溺其中,一時難以自拔。

“太子殿下,時候不早,您該用膳了!”張苑站在旁邊,打量朱厚照半天,也不知道這用泥土堆砌的東西有什麼好玩的。

一個熊孩子,對着拼接起來好似七巧板一般的東西,成天在那兒擺弄不休,手裡還隨時拿着一本書,那書上畫着一些圖案,每次朱厚照都會按照書上的內容,先將地形擺好,再將草木河流以及城池等鑲嵌其中,然後將兵馬按照書中描述進行佈置。

書中記錄的,是沈溪精心設計的不同攻擊和防守陣型,很多戰事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沈溪無法教授熊孩子實戰,只能先從“紙上談兵”開始。

沈溪的紙上談兵,不同於這時代那些書呆子憑空臆測,對於戰場的隨機變化理解得很清晰,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讓朱厚照做出選擇。

比如,是進攻還是防守,在敵人撤兵的時候是進行追擊還是繼續固守,每一種戰略後面,沈溪又會做出不同假設,就好像一道道邏輯思維題,讓朱厚照沉浸在這種每次都有多個選擇,每種選擇都會有不同結果的腦力遊戲中。

如果選擇失誤,剛開始只是損失部分兵馬,或者是自己在戰場上的某個方面遇到麻煩,可隨着手裡的兵馬損失過大,沈溪會按照時間軸,讓虛擬的對手發起“總攻”,那時如果朱厚照在之前的戰事中並未殲滅足夠多的敵人,就會陷入很大的被動,最後兵敗垂成。

朱厚照原本沉浸在武俠小說中,根本沒留意到有這麼好玩的東西,等他發現後,玩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甚至比之前看武俠小說還要投入,甚至白天上課時,也在紙上寫寫畫畫,推算每種戰場局面下自己能保留的兵馬是多少,做出怎樣的攻防選擇纔是正確的。

張苑原本是叫朱厚照去吃飯,可當他發現朱厚照正對照沙盤研究兵書,以至於整個人都在發呆時,感覺不可思議,心想:

“這又是沈溪給他準備的東西……爲什麼我那侄子,每次拿出的玩意兒都能讓太子如此沉迷?沈溪設計的玩具就如此有魅力?”

“我知道了!”

朱厚照突然興奮起來,站起身,繼續在沙盤上演示自己的想法。

張苑湊近沙盤看了一眼,依然不明白演示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不過張苑很懂得拍馬屁,趕緊恭維:“殿下選擇的一定是對的。”

“你知道什麼?這是本宮的最新發現,原來這場戰事,就是當初的土木堡之戰啊!”朱厚照瞥了一眼書裡的地圖,興奮地揮舞了一下小拳頭,小臉紅撲撲的,顯得神采奕奕。

張苑聽得一頭霧水,什麼土木堡之戰,他根本就不明白與眼前的沙土有何關係,不過他最近倒是聽說一件事,沈溪這會兒領兵駐紮的地方就是土木堡,而且陷入重圍,幾乎沒機會逃生。

因爲滿朝上下都在議論,連宮裡的太監也都衆說紛紜,張苑聽到不少秘聞,他將自己探聽來的消息都告訴了朱厚照。

朱厚照畢竟不再是稚子,有了一定的頭腦,他在那本戰術圖解書中扒拉半天,終於將類似沈溪駐守在土木堡之中、陷入重圍的一章給找了出來,這會兒他好像取代沈溪,獨自面對韃靼人數萬大軍。

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