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

謝府書房,馬文升和謝遷正在說話,管家莽撞地推開門進來,稟告道:“老爺。”

“何事?沒見到老夫這兒有客人嗎?”

謝遷怒氣衝衝,不能對皇帝發火,也不能對百官發脾氣,他只能對自己的家人大呼小叫。

管家訥訥道:“老爺,是……兵部熊侍郎前來拜訪!”

“哦!”

聽到是熊繡前來,謝遷的怒火稍微平息,微微頷首,道:“請他進來吧!”

謝遷心情不怎麼好,本來朝臣中不管誰來他都不會接見,但熊繡是劉大夏倚重的副手,這會兒在兵部地位尊崇,被看作是下一任兵部尚書的有力競爭者。

作爲“顧問團”的一員,熊繡在劉大夏往西北後,在兵部所做的就是代理尚書職務,謝遷知道他無事不登三寶殿,就算心情不佳也要見上一見,看看有何情況。

熊繡風塵僕僕前來,見到馬文升也在,趕忙上前行禮。

馬文升曾經長時間擔任兵部尚書職務,跟現任兵部尚書劉大夏關係也不錯,如今馬文升又以吏部尚書監管兵部,所以熊繡對馬文升這個老上司照樣恭敬有加。

謝遷道:“汝明前來,可是西北有新的戰報傳達?”

熊繡面帶緊張之色:“兵部剛剛知悉,延綏巡撫之前曾下令徵調居庸關人馬,隆慶衛指揮使李頻奉命撥兩千兵馬馳援土木堡……”

謝遷和馬文升同時皺眉,他們對這消息的反應截然不同。

馬文升直接問道:“幾時的事情?居庸關內調動的兵馬,可是隆慶衛所屬……”

謝遷則在嘀咕:“兩千兵馬,能做什麼?”

二人的關注點迥異!

馬文升注意的是沈溪從居庸關調兵,是否會影響居庸關的防守,畢竟韃靼人拿下宣府鎮城,拔掉東進的障礙後,居庸關眼看就有一場大戰發生。而謝遷在意的則是這些兵馬是否能幫上沈溪的忙!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謝遷已經不求沈溪能夠力挽狂瀾,又或者怎樣,只要沈溪能平安回來,就已心滿意足。

畢竟沈溪有先見之明,還取得對韃靼兵馬作戰的勝利……殲滅四千韃靼騎兵,這功勞在謝遷看來怎麼都夠了。

朝廷上下現在並不指望能夠在正面作戰中擊潰韃靼人,不管是皇帝還是朝中重臣,所持態度跟幾十年前土木堡戰後的態度基本一致,外長城防線既然被韃靼人捅出個大口子,只能加強京畿和內長城關口防禦來令韃靼人“知難而退”。

熊繡介紹道:“軍報是從五軍都督府轉過來的,看日期是兩天前送抵,不知爲何又耽誤了!據軍報言,隆慶衛自身兵馬並無調動,只是徵調衛所和地方巡檢司人馬,共兩千餘衆,往土木堡方向而去!”

兩千多人馬,在謝遷看來太少了點兒,在數以萬計的韃靼騎兵面前,這點兵馬可能都不夠韃靼主力一輪衝鋒的。

“最近五軍都督府着實耽誤了不少事情,如此重要的軍報又延誤兩天……看來回頭張懋得好好整頓一下,抓幾個害羣之馬出來,否則老是出現這種狀況,讓人心裡不安啊!”

馬文升搖頭感慨了一句,又道:“土木堡方圓不過二里之地,有兩千多人馬,想來是足夠了!”

地方小,駐兵就少,這理論謝遷怎麼都不願接受,當初明英宗可是帶着幾十萬兵馬撤到土木堡,當時土木堡同樣可以駐下。

雖然謝遷不知道沈溪現在麾下有多少兵馬,但想來殲滅韃靼四千騎自身怎麼也得損耗相同的兵力,如此即便加上援軍,沈溪手頭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左右人馬。

要在東進的韃靼數萬大軍圍攻下求得一線生機,謝遷覺得這對沈溪來說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謝遷問道:“隆慶衛是如何上奏的?”

熊繡將奏本呈交到謝遷面前,道:“請閣老一覽!”

換作平時,即便是軍報,在交到五軍都督府或者是兵部後,都應第一時間上呈通政使司衙門,然後送到內閣票擬,再進司禮監交由皇帝御覽,批紅用印,最後五軍都督府或者兵部衙門才能看到具體內容和批覆。

但現在皇帝生病,邊關戰事吃緊,很多事情都不按照規矩來,所以軍報纔會在五軍都督府卡了兩天,送到兵部這邊熊繡先看過軍報內容,簡單的自行就處置了,但若事關重大,他又不想自己承擔,乾脆就直接請示內閣大學士,所以纔會拿着軍報來到謝遷的府邸。

謝遷原本想接過奏本,瞧瞧裡面是何內容,但見馬文升正打量他,心中一動反而縮回手去,搖搖頭道:“此等機密之事,還是上呈天聽爲好!”

熊繡意識到什麼,趕忙將奏本收起來,道:“謝閣老說的是。”

就算明白眼下做的事不合規矩,熊繡卻知道,只不過是謝遷覺得場合有些不對。說是上呈天聽,但弘治皇帝這會兒根本就沒有處理軍政事務的能力,如今七人的顧問團,再加上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幾乎可以決定朝廷目前大部分事務。

熊繡在顧問團中,官職不能說最低,但影響力卻無疑是最小的,畢竟別人不是內閣大學士就是尚書、勳貴,唯獨他只是兵部左侍郎。

從目前的情況看,劉大夏很難從寧夏鎮“全身而退”,作爲劉大夏左右手的熊繡顯得有些進退失據,因爲他很可能會因爲劉大夏落罪而受到牽連,畢竟目前西北戰事一步錯步步錯,劉大夏在邊關固然要擔負責任,但朝中的職司衙門就能置身事外?

熊繡有意向謝遷靠攏,就是希望藉助謝遷的力量保住他頭上的烏紗帽。

誰都知道在張家口堡和宣府鎮城失守後,謝遷在朝中地位不降反升,主要是沈溪有先見之明,謝遷沾了孫女婿的光。

謝遷道:“汝明,你這就隨老夫進宮……馬尚書是否同行?”

馬文升原本只是來謝府,跟謝遷做一些私下的交流,但眼下得知隆慶衛給沈溪調撥了兩千餘援軍,這事情可小可大,爲大局着想,不得不進宮商議,七人的顧問團眼看又要聚攏,商討的結果會通過蕭敬傳達給弘治皇帝。

蕭敬作爲皇帝的耳目和代表,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蕭敬覺得不該上呈給皇帝知曉,那就會讓朝中大臣自行解決。

如果蕭敬覺得幾名大臣商討的結果不合他的心意,就會改變商議的結果,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上奏皇帝。

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朱佑樘不理政務後,蕭敬手頭的權力無疑一錘定音的作用,這也是爲何歷史上明朝會有宦官權傾朝野的原因,體制決定了宦官的特殊地位,一旦皇帝放權,宦官就有可能總攬軍政大權。

馬文升、謝遷和熊繡三人匆忙從謝府出來,兩位相對年輕點兒的選擇乘坐馬車,年老體邁的馬文升則乘坐轎子,三人前後腳往紫禁城方向而去。

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