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盧植病重

劉辯等着王允以及穎川黨的動作的時候,宮外反而一片安靜,倒是宮裡頗爲熱鬧。

永寧宮這幾天來往頻繁,宮裡宮外拜訪者無數。

這一日,不止何太后在,連董太后都罕見的走出壽安殿,出現在永寧宮。

這會兒,何太后抱着劉紹,董太后抱着何宴,而蔡文姬也抱着一個孩子,三個女人有說有笑,歡聲不斷。

劉辯進門的時候,不知道聊到了什麼,笑聲突然加大,連一旁的宮女,內侍都在跟着竊竊而笑。

“啊,這是在說朕什麼呢,笑的這麼大聲…………”

劉辯進來不自禁的也笑着道。

蔡文姬連忙站起來見禮,何太后穩坐不動,倒是董太后跟着起身,雖然不會見禮,臉上可見的笑容中帶着一絲緊張。

何太后看着劉辯,笑呵呵的道:“我們在說你小時候的事,你四歲還尿牀……”

劉辯瞥了眼四周的宮女、內侍又在偷笑,輕輕咳嗽一聲,走到何太后身前,抱過劉紹,低聲與何太后道:“母后,這種事能不能別提了。”

何太后哼笑一聲,同樣低聲道:“又沒有外人,都是一家人,怕什麼。”

劉辯拿這個便宜老孃沒辦法,轉頭看向蔡文姬,道:“你懷裡這孩子哪來的?”

蔡文姬輕輕抿了抿嘴,連忙道:“這是臣妾的妹妹,夫妻沒時間照顧,讓臣妾代爲照顧幾天。”

劉辯陡然想起來了,便宜老丈人前不久確實老來得女,走近打量了一眼,道:“是個女孩?”

蔡文姬直視劉辯,眨了眨眼,道:“是。父親已經與羊家定了親。”

“羊家?”

劉辯若有所思的點頭,想到了一個人。

羊姓相對稀少,一旦歷史留名,還是挺好記的。

劉辯坐下來,道:“都坐吧。朕喜歡這個小姨子,沒事就讓國丈送進宮來,與劉紹,何宴一起玩一玩,小孩子才能玩到一起。”

“是。”蔡文姬見劉辯不見怪,有些高興的坐下。

董太后在劉辯進來後,目光一直在劉辯以及懷裡的劉紹之間遊移不定。

如果說,整個大漢朝,誰還沒有放下曾經的那個妄念,絕對不會是劉協,而是這位董太后。

靜觀了良久,董太后很想提及‘立太子’一事,遲疑再三,又沒說出口。

“陛下,”潘隱從外面進來,遞過一道奏本,道:“陛下,河南令上來的奏本。”

劉辯一手抱着劉紹,一手接過來。

洛陽縣升級爲洛陽府,河南尹被取消,河南令成了洛陽府下轄的縣。

而戶曹員外郎鍾毓調任河南令。

劉辯掃了眼就遞回去,笑着道:“鍾毓說他基本肅清了種輯等留下的餘毒,一切走上里正軌,不錯。”

潘隱接回奏本,躬身退出去。

劉辯低頭看着懷裡十分安靜的劉紹,忽然間想到了鍾毓以及鍾毓的幼弟——鍾繇的幼子。

不由得雙眼微微眯起,劉辯掂了掂劉紹,笑着道:“小傢伙,將來你有福了。”

蔡文姬,何太后,董太后都是一怔,相互對視一眼,有些稀裡糊塗,不知道劉辯怎麼突然冒出這句話來。

劉紹睜着大眼睛,眨了眨眼,眼神清亮,好像完全沒聽懂老爹在說什麼。

劉辯見他這個反應,不禁嘆了口氣,道:“你這小小年紀,是怎麼做到這麼淡定的?”

劉紹這小傢伙,翻身的晚,說話也晚,‘老成’的不像話。

何太后沒好氣的從他懷裡又搶了過去,站在劉辯跟前,道:“行了行了,你沒事就忙你的政務去,不要在這裡了。”

劉辯目中有些詫異,餘光瞥了眼董太后。

何太后與董太后向來不對付,兩人極少能夠和氣的在一起,今天着實見鬼了。

劉辯本來還想問一問王允屢次進永樂宮的事,見狀只好起身,笑着道:“母后,祖母安坐,朕先走了。”

三個女人反應各異,還不等劉辯走出門,又傳來她們的笑聲。

“真是見鬼了……”

劉辯聽着笑聲出了門,面露不解的自語。

潘隱沒說話,心裡同樣疑惑。

出了永寧宮,還沒回到崇德殿,徐衍急匆匆而來,遞過一道奏本,道:“陛下,徵北將軍的緊急奏本。”

劉辯不由笑了,道:“來的還挺快。”

伸手接過來,卻沒有看,站在原地,眺望着青州方向。

曹操迫降了百萬青州黃巾軍,雖然用了各種手段安置,但仍舊不足,尤其到了冬天,壓力更大,是以四處‘籌糧’。

曹仁等還算剋制,倒是夏侯淵,居然一路衝到了北海國,甚至是濟南,公然劫掠世家,惹得北海相孔融大怒,設計將夏侯淵給逮捕了。

前幾天,孔融就上書彈劾夏侯淵以及曹操,旋即青州牧朱儁對曹操的作爲也是‘頗有微詞’,更是將夏侯淵五花大綁,在濟南巡城,準備‘嚴懲’,以安撫青州世家。

曹操得到消息總歸是慢了,上書也遲了幾天。

潘隱站在一旁,見劉辯沒說話,也不敢吭聲。

大漢上下,誰都知道當今陛下對曹操的偏愛。

對於曹操的肆意妄爲,朝野早有不滿,全賴宮裡一力庇護。

以至於一些人,將曹操的肆無忌憚,一而再的無所顧忌,認爲是劉辯的縱容,隱晦指摘的‘諫言’從未斷過。

劉辯掂量着手裡的奏本,忽然道:“朕隱約記得,曹操前不久是不是生了兒子?叫曹丕?”

潘隱仔細想了想,道:“是,應該有一兩歲了。”

劉辯眉頭一跳,想起來所謂的‘建安七子’,笑容更多,道:“小傢伙總歸是有福報的,你給永寧宮遞個話,沒事接那曹丕入宮,讓他們小孩子一起玩。等他們大幾歲,找個合適的地方,開闢一個書塾,找一些老師,讓他們在那裡受教。”

“是。”潘隱神情不動的應道。

“羊家……”

劉辯想了想,擡腳,邊走邊道:“你派人收集一些資料,朕要看。”

潘隱跟在身後,道:“小人明白。”

劉辯嗯了一聲,沒有再說。

潘隱見劉辯不說話,瞥了眼還跟着的徐衍,道:“陛下,這道奏本,是留中嗎?”

劉辯其實也沒想好怎麼處置,有些頭疼。

要說曹操這麼做,確實是不得已,其中也有他暗示的成分。

但他做的太過明目張膽,讓人拿捏到了把柄,更是被孔融抓了現行,引得朱儁不滿。

他要是處置曹操,有些說不過去,會寒了曹操的心;不處置,朝廷,尤其是青州那邊沒法交代。

“大司馬府怎麼說?”劉辯一時間拿不定主意,隨口問着,以拖延時間。

徐衍連忙上前一步,道:“回陛下,盧公病重告假,大司馬的意思,在要嚴懲。青州百廢待興,須當平和,夏侯淵所爲太過惡劣,不能輕饒。”

劉辯皺眉,回頭看向徐衍,道:“盧卿家病的很嚴重嗎?爲什麼不告訴朕?”

徐衍一驚,急聲道:“回陛下,這是盧公的意思。那個,聽說病的很嚴重,據說他交代後事給家裡,說是不得大操大辦,以素衣裹身,隨處安葬即可。”

劉辯眉頭緊擰,冷哼一聲,道:“你們乾的好事!”

徐衍嚇的噗通一聲跪地,大氣不敢喘。

劉辯沒理會他,轉向出宮,道:“去車騎將軍府。”

潘隱應着,急忙命人找來典韋,護送着劉辯出宮。

來到盧植府邸,劉辯一眼掃過,便察覺到了不一樣。

除了靜默,艾戚以外,盧植的府邸十分‘簡陋’,哪怕是皇甫嵩的府邸,都是三進三出,而盧植的府邸,不知道住了多少年,處處整潔乾淨中,顯得十分老舊。

“盧毓參見陛下。”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急匆匆跑過來,迎接劉辯。

劉辯打量了他一眼,眉聰目秀,小小年紀,不慌不忙。

劉辯腳步不停,道:“免禮,盧卿家怎麼樣?”

盧毓臉色緊繃,擔憂寫在臉上,道:“回陛下,剛剛喝了幾大碗藥,吐了一大半,這會兒剛剛睡下。”

劉辯深吸一口氣,沒有多說。

來到門前,揮手阻止了其他人,腳步輕緩,儘可能不發出聲音的走進去。

只是剛剛踏入,便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藥味,不遠處桌上好像還熬着藥。

劉辯不動聲色,走向盧植的病牀。

盧植躺在那,頭髮整齊,只是臉色枯槁,雙眼凹陷,入眼便是那種病入膏肓,不太長久的模樣。

劉辯心中一沉,來到牀前,靜靜一會兒,坐到牀邊,面露思忖。

盧植一向勤儉克己,能文能武,在朝野中,劉辯對於他的看重,甚至是超過皇甫嵩的。

盧植的病重,令他很是不好受。

盧毓在邊上見着劉辯的表情,不由得暗暗咬牙,又看向病重的父親,雙眼大睜,忍不住的想要哭出來。

他前面幾個兄長在平亂中先後死去,現在家裡,他算是長子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在一片安靜中,盧植緩緩睜開眼,見着劉辯,先是愣了下,而後掙扎着要起身。

劉辯一把按住,道:“卿家病體未愈,一切都免了。”

盧植本來也起不來,劇烈喘息幾口氣,一臉病容,聲音沙啞道:“臣老弱無能,豈敢得陛下親自探視。”

劉辯微微一笑,道:“朝野上下,誰敢說卿家老弱無能?卿家好好養病,快點好起來,還有太多事情,需要卿家來幫襯朕。”

盧植雙眼凹陷,眼神不能集中,思維倒是清晰,道:“陛下睿智,遠勝於先帝。臣是將死之人,請容臣直言幾句。”

劉辯見着他的模樣,心裡壓抑,輕輕點頭,道:“卿家說,朕聽着。”

盧植眼皮打架,似乎睏倦已極,道:“國政多艱,積重難返。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不能不急,也不能太過着急。臣等明白陛下革除弊政,再興大漢之心,但是,請陛下莫急,走的慢一些,穩一些……”

換作其他時候,劉辯會與盧植好好聊一聊,分辨哪些事是急,哪些事不能急。

但見盧植這個狀態,劉辯深吸一口氣,點頭道:“卿家的話,朕記下了。好好養病,莫要多思。”

盧植費力的睜着眼睛,呼吸有些急促,歪頭看向邊上的盧毓。

盧毓忍不住了,雙眼流淚的上前。

盧植卻沒力氣說話了,慢慢閉上眼。

劉辯見着,連忙道:“卿家不用擔心,明日朕便讓盧毓進宮,給劉紹做個伴讀書童。”

“謝陛下。”盧植氣若游絲的道。

劉辯不敢多說,盧植病的太重,起身招過外面等着的醫師。

醫師急忙進來,一番探查後,轉身與劉辯道:“陛下,盧公暫且沒事,是藥力起作用了。”

劉辯溫言輕鬆一口氣,看着默默流淚的盧毓,伸手摸了摸他的頭,沒有說話。

盧毓繃直小臉,回頭看了眼劉辯,又轉頭守在盧植牀邊。

劉辯待了一陣子,見盧植睡熟,悄悄離開。

回到宮裡,劉辯心情仍舊不好。

在書房裡,坐了許久,良久還是輕嘆一聲。

司命所屬,即便他是皇帝,也是一點辦法沒有。

潘隱在門口等了好一陣子,聽到這聲嘆息,這才進來,躬着身低聲道:“陛下,尚書檯那邊,也派人來催問夏侯淵一事了。”

劉辯擡頭看了他一眼,道:“嗯,讓大司馬府派人,去將夏侯淵押入京。”

潘隱神情微動,猶豫着,還是道:“陛下,尚書檯還提醒,曹操現在握兵十數萬,比朝廷還多。”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道:“比朝廷還多?”

說着,劉辯忽的想起來曹操的奏本還沒看,翻翻找找拿起來,仔細看去。

只見曹操這道奏本並沒有請罪,話裡話外都在說着東萊郡的艱難,頗有些大倒苦水的意思。

“真會給朕出難題啊……”

劉辯輕聲自語。

曹操確實有難處,現在曹操難處,也變成劉辯的了。

‘怎麼就不是個奸臣呢?’

劉辯心裡暗道。

曹操如果是奸臣,這個時候主動請罪,劉辯就能明斥暗保,將這件事糊弄過去。

現在夏侯淵被抓了現行,北海相孔融,青州牧朱儁都不肯放過,朝廷還沒發酵,一旦發酵,劉辯想保都找不到理由。

“陛下,”

突然間,潘隱悄步來到近前,低聲道:“劉弘入京了。”

劉辯一怔,下意識道:“他進京做什麼?”

劉弘是前任司空,在袁家一事上,前司徒丁宮犯糊塗,劉弘作爲同進同退之人,事後識趣的跟着辭官走人了。

這也爲劉辯廢罷三公府騰出了空間。

第249章 虎癡第17章 糾結第322章 千年狐狸461.第461章 思吳否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198章 龍鳳胎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第112章 清君側第139章 義父第95章 王佐之才第255章 遊說第81章 忍無可忍第106章 發兵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118章 反轉第218章 盧植病重506.第506章 殺意第38章 袁家第157章 清剿叛亂 大軍十萬第41章 就今晚吧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116章 硝煙第72章 朋黨論第167章 離間第248章 大事情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440.第440章 和尚第213章 程昱第152章 公孫瓚敗,豫州失陷第15章 陣線第407章 此消彼長第370章 天子忌諱第192章 豢養第354章 天命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125章 曹操的路第248章 大事情第255章 遊說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372章 佛與道第131章 大漢蠡賊第264章 劉協第148章 皇家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第90章 自投羅網第223章 晦澀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2章 殺入禁宮第262章 召見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291章 絕筆信第329章 大卸八塊第311章 打起來了417.第417章 許攸第516章 刀光劍影418.第418章 手段510.第510章 諸事得宜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314章 劉焉病危476.第476章 平復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250章 鏖戰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42章 宮內宮外第343章 欽使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282章 善始善終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142章 蔡侯紙第517章 發怒第150章 魚水之歡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10章 董重的能耐467.第467章 生分第133章 郭嘉第82章 人心第223章 晦澀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