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

伏完將王允請到了一個偏院,兩人對坐下後,便是例常的客套。

虛假的禮儀結束了,伏完有點想要儘早送走這瘟神,看着王允道:“王公深夜來寒舍是有什麼要事?”

王允喝了口茶,原本想好的措辭突然就拋之腦後,開門見山的道:“我想請中丞舉薦大殿下爲太子。”

伏完一愣,下意識的道:“陛下欲立太子了?”

大漢朝的太子,立的是早的,晚的晚,不過,總得來說,立的早點,大概率沒有好下場。

王允漠然不動,道:“我說的是,這件事,需要由你挑頭。”

伏完還是有些不明白,道:“是陛下的意思?”

“是我的意思。”王允淡淡道。

伏完心裡一驚,面上極力保持平靜,道:“王公,此事重大,須探明陛下的心意,再做決定不遲。”

王允道:“大殿下名爲紹,這還不夠明白嗎?若是朝野繼續裝糊塗,陛下才會生怒。”

伏完還是覺得這種妄自揣度聖意不妥,猶豫着道:“爲什麼是我來挑頭?這種事一旦成了,不止陛下恩重,將來太子登基,更有從龍之功,王公爲什麼要謙讓於我?”

這伏完倒是也沒有那麼愚蠢!

王允心裡冷笑,面無表情的道:“不是給你立功的。準確的說,這件事,是需要你與渤海王一同挑頭。”

見王允將劉協扯進來,伏完更加警惕了,沉着臉道:“王公應當知道,朝政之事,不可牽扯渤海王,這是朝野的默契,王公想要打破,怕是會迎來雷霆之怒!”

王允毫無懼色,聲音越發平淡,道:“我是爲了國事!伱與渤海王舉薦,定能給予叛逆袁術等重創,擾亂其軍心。另外,渤海王也能進一步撇清‘不軌’嫌疑。這對你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伏完目光冷顫的盯着王允,心裡急切的計較着。

他不信王允的話!

他在想王允有可能的陷阱!

朝野想要劉協無聲無息‘消失’的,大有人在。尤其是這王允,在袁術假脫所謂‘遺照’叛亂之後,一直主張殺劉協,以定天下人心。

王允見伏完不可能答應,直接冷哼一聲,道:“這件事,你們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做得好,陛下自然不計前嫌,兄友弟恭。可一旦立下太子,陛下還能容得下渤海王?難道陛下就不考慮,他有個萬一,尚不更事的大殿下,會是劉協與袁術等叛逆的對手嗎?”

伏完臉色驟變,沉聲道:“渤海王與袁術等人毫無干系,王允,你休得胡言!”

王允直接道:“這些話,你去跟陛下,跟太后娘娘說。”

伏完神情難看,心裡萬分慌張。

他知道王允的話裡有恐嚇,在嚇唬他。但這種恐嚇,太過致命,哪怕明知,仍舊不敢掉以輕心。

劉協是不能冒頭的,一點事情就會引來朝野矚目,更何況這是立太子這般天大的事!

一個不好,太子沒立成,劉協與他先丟了性命!

王允見他還不肯點頭,漠然道:“太后同意立大殿下了。”

伏完立即想起王允罕見的去永樂宮的事!

“當真?”伏完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如果有何太后點頭,那事情十有八九是穩了。他與劉協上書,非但沒事,確實還能博取一份功勞。

有了太子,劉協的窘境會進一步緩解,他也不用總擔心女兒做寡婦,他們伏家跟着受連累。

王允神色漠然,道:“不信的話,明日你可進宮找太和核實,而後再上書。”

伏完心裡大鬆一口氣,王允既然這麼說,那事情肯定假不了了。

只是,他還是有些猶豫,要劉協挑頭,總會有危險。

“我明日與渤海王商議再定。”好一陣子,伏完看着王允道。

王允雙眼閃過厲色,冷聲道:“不其侯還是沒明白老夫的意思嗎?這件事,你們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伏完也被激起了怒氣,板着臉道:“王公,莫非真當我與渤海王好欺負嗎?”

王允忽的站起來,俯視着他道:“我覺得你愚蠢!”

說完,甩手而走。

“你……”

伏完被氣的臉色鐵青,說不出話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王允走了。

伏完一頓子怒氣發不得,又不得不冷靜思考王允剛纔的話。

‘立太子’不是小事情,牽涉果本,誰都得小心翼翼,一步踏出,萬劫不復!

半晌過去,伏完也沒個主意,也不敢隨意找人商量,胸中怒氣就更多了。

伏完氣的睡不着覺,翻來覆去,丞相府的楊彪,卻是安睡的如嬰兒般。

隨着王允與穎川黨鬥了起來,楊彪就作壁上觀,有點左右逢源的意思了。

“主人,主人,宮裡賜下酒菜。”一個僕從來到門口,輕輕敲擊着。

楊彪的睡眠十分淺,一點動靜就被驚醒,待仔細品味內容,嚇了一跳,穿戴好跑出來,見着是熟人徐衍,少了幾分緊張,道:“徐貴人,這是?”

徐衍微微一笑,道:“陛下接到了曹將軍奏報,對令公子讚譽有加。陛下十分欣喜,感念丞相教子有方,特意賞賜飯菜於丞相。”

楊彪連忙擡手向皇宮,道:“臣何德何能。”

做完這一套,楊彪又看向徐衍,道:“徐貴人,陛下可還有其他賞賜?”

徐衍怔了下,飛快反應過來,笑呵呵的道:“暫且沒有,不過想來,令公子簡在帝心,前途遠大了。”

楊彪胖臉抖動着,彷彿高興的不行,招過一個管家,道:“送送貴人,不得慢待了。”

管家立即明白了,聲音不大不小,恰好讓徐衍聽到:“去庫房取幾件好東西來,快一點。”

徐衍連連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小人豈敢受丞相的饋贈……”

管家不由分說,上前與徐衍說着什麼,兩人半推半就的出府。

楊彪的笑臉瞬間就沒了,面無表情的來到中庭,看着擺好的飯菜。

飯菜沒有問題,都是宮裡御廚的精緻之作。

楊彪臉色越沉,坐下來後,雙眼冷峻的盯着這些菜。

深更半夜的賜菜,本就詭異,即便是有他兒子楊修爲藉口,卻又沒賞賜楊修,反而給他賜菜?

“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

楊彪心裡沉甸甸的自語。

他一直覺得上次嘉德殿的事情有蹊蹺,將二荀與蔡邕降級三等,看似合情合理,裡面卻也有說不通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這三人,是更公認的前途遠大,尤其是蔡邕,這位是大皇子的外公,當今國丈,最應該受得寵信纔對!

楊彪心裡思來想去,還是不懂這幾道菜的目的,隱約有些不安感。

這時,一個家僕悄悄過來,在他身後低聲道:“主人,戶曹那邊密謀,將太倉合併入戶曹,並且接管全國的州郡縣倉庫。”

楊彪愣神了一會兒,轉頭看向這家僕,道:“消息屬實?”

家僕道:“應當沒錯,從戶曹到太倉,知道的人不少。”

楊彪不由得看向黑漆漆的門外,自語的嘀咕道:“他們這是要捅馬蜂窩了。”

合併太倉入戶曹其實沒什麼問題,關鍵是,由戶曹接管地方是的錢糧倉庫,地方不炸鍋纔怪。

與此同時,崇德殿。

劉辯的軟榻,被劉紹,何晏兩個小傢伙‘霸佔’了。

兩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睡着了,躺在一起,時不時嗚哇一聲。

劉辯處理完手裡的政務,伸了個懶腰,看了眼兩個小傢伙,笑着起身,走出側門。

還沒走幾步,劉辯打了個呵欠,擡頭看着漆黑不見一絲月色的天空,道:“聽說,要下雪了?”

潘隱跟在身後側,擡頭看了眼,沒有搭話。

劉辯有些睏倦,渾身痠疼,一邊走着一邊甩着胳膊,放空思緒,想讓他的大腦空一空,換一換。

潘隱跟了一陣,上前低聲道:“陛下,王公又去了司馬俊的府邸。”

劉辯腳步一頓,雙手交叉在一起,不停的晃着胳膊,看向宮外,有些好奇的笑着道:“咱們這位王公在下一盤大棋啊,有查到什麼嗎?”

潘隱搖頭,道:“都是密談,沒有外人知道,是以小人沒有探查到。”

劉辯笑容更多了,道:“這就有趣了,好,咱們就看看,王公在下什麼棋吧。趙雲回到禁軍大營了嗎?”

潘隱連忙道:“按照路程來算,應該是明天中午到。”

劉辯嗯了一聲,道:“他到京了,讓他來見朕。你明天去大司馬府一趟,要他們命劉虞返回駐地,嚴密監視烏桓,鮮卑等的情況,不得大意。再給幷州去信,要他們盯着匈奴。”

“是。”潘隱道。

劉辯又活動了一會兒,轉身往回走,道:“去永寧宮吧,讓宮女好生照顧那兩個小傢伙。”

潘隱連忙道:“小人明白。”

劉辯走向永寧宮,心裡道:你明白,就是不知道楊彪明不明白。

第二天一早。

荀彧便來到了崇德殿後殿。

劉辯還有些睡眼惺忪,有些意外的道:“荀卿家,什麼事情這麼早?”

荀彧面色老成,如常的擡手道:“陛下,戶曹與太倉經過多日商議,認爲應當合併爲一,以統一政令,疏通關節。”

劉辯坐在椅子上,想了想,道:“就這件事?”

合併戶曹與太倉,也算不得什麼急事,大事。

荀彧面不改色,道:“是,臣等打算,以戶曹,御史臺共同派人,進駐各州郡縣倉庫,以杜絕貪腐,確保朝廷賦稅全數入太倉。”

劉辯有些清醒了,下意識的皺眉,沉吟起來。

這麼做,地方上肯定不答應,必然會生出無數幺蛾子來,最簡單的,便是在入庫之前動手。

這會令朝廷這個佈置落空不說,還將得一個‘與民爭利’的口實。

“卿家想好了?”劉辯看向荀彧。在他看來,這一政策,有害無益,並不是妥善之策。

荀彧自然不敢告訴劉辯戲志才從兗州查到的事情,不做遲疑的道:“是,臣計劃與御史臺仔細商議,列一個妥善的策略呈送陛下御覽。”

劉辯看着荀彧,總覺得有些怪異。

荀彧向來穩重,不會提出這種貌似周全的政策來。

這時,潘隱從外面進來,看了眼荀彧,上前低聲道:“陛下,王公又去了長樂宮。”

劉辯一怔,看向他道:“這麼早?”

潘隱點頭,心裡也十分意外。

不等劉辯多想,看着眼前的荀彧,道:“卿家是因爲王卿家嗎?知道王卿家在圖謀什麼嗎?”

荀彧擡手,道:“王公並未阻礙戶曹政務,陛下寬心。臣並不知道王公要幹什麼。”

劉辯看着荀彧,又想着王允,不由得笑了。

這王允與所謂的‘穎川黨’好像都有什麼計劃,偏偏他一點都不知情。

‘有趣了。’

劉辯想了一陣,點頭道:“好,就依卿家。御史臺那邊,朕會打招呼,卿家儘管與御史臺商議。”

“臣領旨。”

шшш. T Tκan. ¢O

荀彧道。

旋即,他稍稍斟酌,道:“陛下,現在朝廷、各州郡大量缺少官員,是否繞過聯考,還是以舉薦入仕?”

劉辯搖頭,道:“必須要經過聯考,這件事沒有商量餘地。另外,鴻都門學與太學的錄取比列,二八開,不得少了。”

荀彧面上出現一絲遲疑,最終還是擡手道:“臣領旨。”

劉辯嗯了聲,道:“命尚書檯給各世家發信,要他們派出色的子弟入學,不得耽誤。”

“是。”潘隱在一旁道。

荀彧向來寡言少語,見說完了,便道:“臣告退。”

劉辯倒是有許多事情想與他商議,但今天的事情明顯不對勁,暫且按耐着道:“潘隱,送送荀卿家。”

潘隱迎着,伸手示意給荀彧。

荀彧再次擡手,起身退出了後殿。

劉辯目送他離開,雙眼慢慢眯起,笑容漸漸濃郁。

“真是有趣了。”

劉辯摸了摸下巴,不由得自語道:“現在,大家都學會動心思,玩手腕了嗎?”

“好,朕就看看你們都在圖謀些什麼。”

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69章 未雨綢繆者衆第4章 陛下不可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466.第466章 舊事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184章 曹操威名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390章 毒計第342章 點兵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39章 毒計第386章 重複的歷史第34章 沖淡第64章 魑魅魍魎第304章 董卓的圖謀 曹操遇伏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391章 烈火烹油448.第448章 樓外樓495.第495章 大喜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65章 世家有別第141章 臧霸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78章 關雲長495.第495章 大喜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399章 未雨綢繆第129章 陰謀味道第184章 曹操威名467.第467章 生分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360章 煮酒論英雄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350章 賈詡第53章 偷雞不成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第240章 困境第349章 闖袁營445.第445章 尾隨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473.第473章 狼狽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72章 朋黨論第392章 透心涼第361章 雷雨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498.第498章 回宮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49章 廷議485.第485章 人心叵測第213章 程昱第388章 帝心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38章 袁家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63章 算計第81章 忍無可忍第294章 人心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139章 義父第397章 刀風起第261章 天色第394章 裂痕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268章 盟約445.第445章 尾隨第104章 出征第193章 長子出第299章 橫推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35章 人來人往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167章 離間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247章 屍體第24章 誅心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63章 算計第120章 應聲栽倒第403章 躊躇滿志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238章 準備第328章 前狼後虎498.第498章 回宮第394章 裂痕第193章 長子出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493.第493章 勸說第308章 腳揣曹操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