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

鄧縣縣令也是個讀書人,在徐庶出聲之後,心中就是一沉,暗叫不好。皇權是怎麼一回事,他們讀書人心如明鏡,但底層百姓,對天子,對朝廷,仍然是敬畏有加。只因漢家享國數百年,延綿至今,這赫赫之威,煌煌之權,早就悄無聲息的滲入到了社會各方各面。曹氏和孫氏在不扯旗造反的情況下,刻意模糊、迴避這個問題。但現在徐庶把話一挑明,撕開這層輕薄的遮羞布,壓力就回到了鄧縣縣令身上了。

這會在城頭,很多僅僅只是爲了當兵吃糧的人,僅僅只是爲了服從官府命令而應徵應募的人,僅僅只是爲了養家餬口的人,忽然就反應了過來。按理來說,自己也是漢軍,也是漢吏,怎麼突然就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了,外面來的可是正兒八經不折不扣的王師啊!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在他們的腦海裡打轉。千百年來,人們的心中只有小家,家族,鄉黨,何曾又有過國家的概念了。習慣了服從的他們,並沒有出聲,而只是安靜的把目光投向了鄧縣縣令。

鄧縣縣令這會就覺得頭痛死了,千百道目光注視,他只覺得如芒在背。鄧縣縣令心中念頭盤旋,最終卻未去理會城下的徐庶,而是轉回頭對城頭上的軍民誠懇的道:“自古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爾等受鄧縣之供養,理當護衛鄧縣一地平安。家國大事,那是朝中君侯們該考慮的事情。眼下大軍壓境,若鄧縣城破,爾等妻兒子女皆在城中,可能忍心?我已快馬通知襄陽,如今我等且先守城,至於是戰是和,莫如等襄陽兵馬到此再說其他,如何?”

不得不說,鄧縣縣令還是頗有幾分口才的。態度誠懇,條理清晰,衆人聽了,只覺得好有道理。對啊,縣君沒說錯,咱們拿了錢糧,就得幹活。別的不管,先把鄧縣守住別讓外來兵將入了城。城破了會有什麼後果,這幾十年來天下亂成一團,他們道聽途說過,也親身經歷過。可不想再來這麼一糟了。是非公道,自有公卿將相們去管,咱們平民百姓,先護好自己的小家再說吧。

捍衛親人,保衛家庭財產,這是人的本性。鄧縣令把話頭往這上面一引,頓時剛纔有些低落的士氣,忽然之間又有些回漲。

城下徐庶見了,微微一笑,也不再等,轉身撥馬便走。他也知道,不可能就憑他賣弄口舌就把鄧縣城門給說開,戰爭,終究還是要用暴力來說話的。他只需要在鄧縣官民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就好了。

徐庶回營之後,張飛就指揮將士們發動了攻擊。漢軍一路飛馳而來,攻城器械與輜重這種傻大笨粗的東西,帶得非常少。幸好經過多少的經營,青州書院的講武堂,以及青州工曹總算是可以流水線的批量生產工匠了。如今的漢軍中,每個營頭都有不少工匠隨軍。爲的就是在需要的時候,爲大軍提供後勤支撐。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保障。這一點,不止是劉備,但凡有點見識的人,心中都一清二楚。

鄧縣戰爭打響後不久,張飛就派了數騎疾奔襄陽而去。襄陽城,鄧縣令在漢軍出現時,就及時派了騎士前來報信求援。襄陽城這邊,接到鄧縣消息之後,也是大吃一驚。然後爭執就開始了。

襄陽守將老成持重,在不知鄧縣虛實的情況下,決定先加固襄陽城防,然後派哨探去鄧縣摸清情況再說。副將心憂族人。鄧縣令是他的從弟,所以一力主張出兵援助鄧縣。兩人在議事堂中鬧了個不歡而散。

各有各的理。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貿然派兵,在守將看來,是極度的不負責任,搞不好連襄陽都有失守的風險。在副將看來,鄧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若見死不救,必然襄陽震動,到時若坐視鄧縣失陷,襄陽纔是真的岌岌可危了。且又有從弟一家老小在鄧縣,豈有坐視之理?

兩人都是實力派,一個是曹魏的老人,一個是荊州地方勢力的代表,這一鬧起意見來,底下的人除了勸和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苦了鄧縣來的兩個報信的騎士,援軍沒請到,反惹了一身騷,看看又等了一日,騎士心道這樣不是事,莫如先回去看看家裡情況如何再說。

於是便辭了襄陽,徑往鄧縣。方行數十里,經一僻靜路口時,忽然道中就彈起兩道絆馬索,猝不及防之下,馬匹一聲嘶鳴,就被放翻在地。兩個騎士剛叫聲不好,在地方只滾得一滾,就被一涌而上的漢軍給按住了。

爲首那個黑臉軍漢在俘虜身上一陣亂摸,摸出了鄧縣的印信來,不禁笑道:“行,押下去分開審上一審。”

審訊一翻之後,黑臉軍漢就指派了兩人,持着僞造的書信,蓋上大印,前往襄陽繼續求援。襄陽城中,鄧縣的人剛走,忽然又有兩騎來,持了書信往見守將。

見了之後,便說如是。

副將聽了,脾氣火爆的他頓時就拍案而起,對守將道:“鄧縣如此危急,若再不救,我等皆是罪人矣。”

守將這幾日被副將的態度弄得心中很不舒服。他本是一片公心。也未曾說過不去救,只是說要先探查一番而後再決定,誰曾想這副將爲了私心,卻是不顧襄陽實際情況,要一意孤行。這他卻是不允許的了。

於是便把眉頭一皺,道:“我纔是襄陽鎮將,出不出兵,由我決定!若鄧縣果陷,追究下來,自然由我一力擔之!”

尼瑪,副將要的根本不是這個結果好不好。鄧縣失陷了,真把板子打在守將身上,又有什麼用?他要的是去救他叔父和堂弟一家老小。

到了傍晚,又有兩騎飛馳而來,一身狼狽,滿面風塵,急急投往官衙去了。城中人都看得真切,不由議論紛紛。

這個說漢軍打到鄧縣了,那個說中山王劉備大駕已經到了宛城。有些人心中狂喜,有些人搖頭感慨,有些人想着要不要搬家以避戰亂,有些人想着要不要早作準備以迎王師。城中騷動襄陽守將已經沒法管了。這會親兵來報,說副將自領兵馬往大營去了。

守將一聽,那還了得,於是忙道:“備馬,去大營!”

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六百八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