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

守將帶了親信飛奔至大營,剛好遇見副將率了人馬欲出營,守將不禁大怒:“無我之令,擅動兵馬便是死罪,爾欲何爲?”

副將毫不相讓:“鄧縣危在旦夕,汝爲襄陽守將,卻坐視不救,我心憂鄧縣,自引本部兵馬出援,有何不可?”

副將是荊州土著,大營中的兵馬,一半是他招募過來的。這會當兵吃糧的,沒啥家國概念,自然是鄉黨親友來抱團。其實哪怕是到了後世20世紀初期,這種軍隊私人化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守將自然不肯幹,要是依了副將,讓他把兵馬給拉走,那他這個守將哪裡還有什麼威信可言?再說了,襄陽城比起鄧縣來,更爲重要,城中少了一半兵馬,要是萬一出點什麼意外,他百死莫贖。

兩邊互不相讓,眼看着氣氛越來越不對,火藥味越來越濃。就在此時,忽然一騎飛奔而來:“報!將軍,城外有南郡軍隊叩門!”

聞言,守將與副將互望一眼,各自啍了一聲,便命部曲還營,自騎馬往城樓去了。上了城樓一看,只見城下一支大軍,曹字旗號正在高高飄揚,再一看,領先的將領他們認識,南郡都尉黃雄。

當下心中一鬆,於是開城,放了黃雄進來,兩邊迎住,守將便道:“黃將軍別來無恙,今日怎的到了襄陽?”

黃雄笑道:“聞南陽有漢軍入侵,吾奉曹將軍將令,特來相助。”

守將與副將聞言,心中皆是大喜,遂引了黃雄入府歇息。方入座,副將就開始告狀了,把鄧縣的情況向黃雄細說分明。言語中,對守將的見死不救大加抨擊。

守將一臉鐵青,心道,襄陽之事,何必說與外人聽?你這廝好不曉事,待黃雄走後,某定要你的好看。

耳聞着副將的喋喋不休,守將卻並未與之爭吵分辨。佐貳官與他意見不同,分岐甚大,已經在黃雄面前失了分了,再要是與副將吵得上竄下跳的,沒得惹人笑話。何必如此?

黃雄聽了,心憂鄧縣之時,也暗暗對襄陽守將有些不滿。你爲一地鎮將,連個副手都按不住擺不平,如何統率軍隊鎮守一方?他對襄陽副將的跋扈更是厭惡。以下犯上,尤其是在軍隊中,最爲人不容。黃雄心道,待見了夏侯將軍,必與其分說。

黃雄一臉淡漠的聽完,然後毫無感情的哦了一聲,便道:“傳鄧縣求援的人來,先見上一見再說。”

副將見黃雄不理會他的滔滔不絕,心中頓時就是一寒,他也不是傻子,腦袋裡一轉,立馬就清醒了過來。知道自己有些越位了。只是鄧縣有他的至親,所以他之前才如此這般失態。現在見了黃雄態度,於是立馬便閉嘴不語,安靜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不吭聲了。

守將心中暗暗好笑,瞥了副將一眼,你也有今天?於是便命人傳鄧縣士卒前來。黃雄見了鄧縣前來報信的,仔細一問。便道:“吾料漢軍必分兩路而來,一路虛攻魯陽,一路實攻鄧縣、兵指襄陽。而後再襲夏侯將軍之後。如此,鄧縣便不容有失。傳我將令,集結大軍,兵發鄧縣。”

不管襄陽方面守將與副將的恩怨情仇,黃雄覺得,鄧縣真的不能失。打下了鄧縣,漢軍下一個攻擊目標,必定是襄陽。而鄧縣一失,襄陽城便如人去一臂。要真的攻下了襄陽,漢軍就會掉轉頭來攻打南陽的其他城池了。如今夏侯將軍遠離宛城,南陽真的很危險。

黃雄是一名合格的將領,很快就領會了漢軍的意圖。所以他毫不猶豫的下了決定。副將聽了,心中大喜,看向守將暗道黃將軍也是支持我的,到時看你這個匹夫如何向夏侯將軍交待。襄陽守將臉色卻是一變,黃雄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卻不解釋。心道這兩個庸人到了此時還在爭權奪利,留之又有何用?

到了下午,又有一批假扮作鄧縣援軍的漢軍騎士到了。也是來催援兵的。黃雄就更不敢怠慢了,連連催促襄陽方面準備糧草物資,集結兵馬。只是幾個漢軍心中卻是愁容滿面,他們被留了下來,充當嚮導。

一個漢軍皺着眉頭悄聲道:“苦也,想不到南郡曹軍也來了,這可如何是好?”

同伴嘆息道:“現在我們被困在這營中,這營中全是曹軍,卻是不好妄自行動了,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壞了將軍大事。”

幾人商量了半天,也只好按下心中愁雲,決定見機行事了。

第二日一早,襄陽的兵馬,就開始向着鄧縣出發了。黃雄在瞭解過情況之後,留襄陽守將守城,帶着襄陽副將一道出了城。在黃雄看來,私心不可怕,看就看用在什麼地方了。他雖然不喜襄陽副將,但在鄧縣的戰爭中,在鄧縣有着牽掛的副將無疑比襄陽守將更能出死力。

行前,一個漢軍藉口腹痛,想辦法留在了襄陽城。這種小事,黃雄也沒有在意。他大手一揮,上萬人馬便浩浩蕩蕩的衝向了鄧縣。

鄧縣與襄陽的道路中,有一處凹谷,張飛領了三千精兵,正伏在此處。他與徐庶商量過了,先在道中截殺鄧縣向襄陽報信的人馬,獲取印信之後,再派漢軍假扮曹軍,連續向襄陽催請援兵,待襄陽援軍至,則於道中截殺。

擊破襄陽援軍之後,再挾大勝之威,回師鄧縣。鄧縣在外援被滅的情況下,必然守不住。破了鄧縣,稍作休整,便可以從容南下,攻打襄陽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兩人千算萬算,就沒算到南郡方面的援軍竟然這麼快就到了襄陽。黃雄帶着大軍而來,張飛就在埋伏的地方看得有些心焦。

他壓根就沒想着有這麼多敵軍來。這兵馬過了萬,概念就完全兩樣了。張飛不是怕自己打不過。而是不想這一仗打成膠着狀態。

他深入敵境作戰,缺乏補充,手裡的兵卒都非常寶貴,戰死一個便少一個。就算能抓俘虜,但要把戰俘轉化爲戰鬥人員,還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且這戰鬥力肯定也不如之前。

所以現在張飛就有些頭痛了,打吧,肯定會成一團糟,以有心算無心,勝他肯定能勝,只是自己這邊損失肯定也不會少。

不打吧,放這一萬人跑到鄧縣去,徐元直在那裡怎麼擋得住。要是鄧縣兵馬與這支援兵來個裡應外合,那就完了。

這糾結的情緒,也不過是那麼一瞬間。而後張飛就下了決定,他把手舉了起來,向下一揮,傳令道:“殺!”

身邊傳令兵把旗一搖,轟隆隆的鼓聲就響了起來。瞬間,萬箭齊發!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寧出奔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七百八十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七百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六百六十五章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