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

興了大獄,清除了內部潛藏的反對派們,劉備雖然知道這些人難以根除,但也難免神清氣爽。對於扯後腿的,劉備自然是毫不容情。楊安等人被抄家後,通過搜索出來的書信,按着名單上的,挨個去找,一找一個準。

當然,也有聰明的,在楊安事發之後,就自盡身亡了。這樣做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選擇自盡,也只是想着能夠保全宗族子孫罷了。

張機、華佗在疫區工作了許久,根據《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以及他們行醫多年的經驗,終於整理出了一全套有效防治瘟疫的理論出來。

書呈送到劉備案前,劉備閱之大喜。遂命工曹,將張機、華佗所著之書,印刷出版,頒行天下。

張機與華佗行醫,本就是迫於世艱道險,而懷慈悲之心,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劉備要印刷他們的醫書,然後頒行天下,他們聞之,亦是大喜過望。

於是又上書給劉備,說暫停出版,等他們把家中歷年所藏之書,多年所診治的案例,經過臨牀驗證的藥方等等一道整理出來之後,再行印刷出版。

劉備聽了,還能說什麼,賞!錢財、美婢、田地、宅院,只要能給的,都給!

兗州瘟疫被控制之後,荀彧等重臣就進言:“今府庫豐盈,錢糧不缺。而南方又起紛爭,主公宜當責之,諭之以大義,使其各罷刀兵,與民生息。若不聽,當舉兵南向,平定紛亂。”

做爲天下正朔的代表,劉備自然不能不宣而戰。所以荀彧等人給的理由也很堂堂正正,主公你是執掌朝政的大將軍,麾下的臣屬不聽話,要敲打敲打了。雖然那兩家只是名義上的臣屬,實際上已經自立山頭了。但劉備以朝廷的名義,進行勸解責備,在大義上,卻是無懈可擊,實屬偉光正了。

先勸解罷兵,不聽就以武力干涉。劉備這一聽,莫名感覺好熟悉啊。後世某國似乎也經常這樣幹。啊哈哈,想不到這會,文若他們也會玩這一套。

行吧,那就趁機,拿下豫州。徹底一統北方吧。

曹仁與周瑜在荊州打得互有來回,益州曹操和揚州孫策卻同時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大概意思如下,就是天下混亂已久,連年征戰,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現在好不容易好了一點,爲何兩家又要各起紛爭,戕害百姓?現在天子有令,讓兩家各自罷兵,荊州還復原來之局面。

就算是沒起兵前,曹操和孫策也不會聽朝廷的指手劃腳,更何況戰爭已經開始了。到了這個時候,兩家已經不可能罷手了。

兩邊都已經忍不住對荊州的渴望了。曹操想吞下荊州,以此成帝王之基業。孫策想趕走曹操,然後由荊向益,完成二分天下的宏圖。

罷手?不可能的。荊州將會成爲兩家廝殺之地,直到血流成河,有一家徹底倒下。這裡,只能有一個勝利者。他纔是最後的荊州之主。

當然,朝廷在這個時候,突然來這麼一下,也引起了曹操與孫策的懷疑。於是使細作探聽劉備的動靜。

得知青州那邊連興大獄,劉備手忙腳亂,一邊要控制瘟疫,一邊要打擊反對派之後,便徹底的放下了心來。

在他們看來,荊州戰事結束之前,劉備是不可能以武力干涉他們的了。到時候,荊州塵埃已經落定,劉備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了。

就在曹仁調動南陽兵馬和于禁兵馬,一北一南,向揚州勢力施加壓力的時候。劉備那邊動了。

趙雲率騎出轘轅關,攻打穎川,張飛率部圍沛縣,黃忠,太史慈一道出兵陳郡(陳王死,被廢爲陳國),樑國。

豫州方面,措手不及,被北方大軍打得連連後退,一時之間,喪師失土無數,遍地風聲鶴唳。

夏侯淵屯兵沛縣,就是想着要防兗州和徐州,結果張飛一聲不吭,就出兵把沛縣給圍了。沛縣因爲地勢險要,所以城防堅固,糧草也不缺。夏侯淵倒也是不怕張飛攻城。只是這麼一圍,夏侯淵就知道了,劉備要出手了。

劉備現在,人多勢衆,兵強馬壯,不動則已,一動肯定是以雷霆萬鈞之勢而來。沛縣一圍,其他地方肯定也有兵馬出動。

夏侯淵就心裡發慌了,他擔心自己被困在這裡不能去救援別人,也擔心別人來救援他而被劉備軍隊伏擊。

於是便連連遣使出去,探聽豫州各地消息。

自從劉備收復司隸之後,他強硬的壓下了遷都回洛陽的聲音。只是派了趙雲在那裡鎮守。一是因爲洛陽殘破,百姓多逃亡。要遷回去,自然是要花費一大筆錢財。現在不是說他沒這筆錢,但暫時還沒這個必要。青州是他的老巢,便於控制。就像歷史上曹操要把天子給弄到許昌去一樣。

二是爲了迷惑曹軍。他可不想回到洛陽去之後,曹操便在兗、豫邊境,面臨洛陽的地方,駐紮重兵。到時候,他必然也要以重兵防守。心思耗在了守衛都城上面,精力便不可避免的分散。哪裡有青州好。這裡四周都是自己地盤拱衛,毫無外憂,可以一心謀發展。不用擔心變生肘腋之間。

果然曹操見劉備沒有遷都洛陽的意思,他也就沒有在周邊駐紮重兵。這也是導致後來馬超襲擊陳留得手的原因之一。任峻是曹操麾下重臣,但也是因爲兵馬不多,戰將不夠,導致折戟陳留。也實在是可惜了。

穎川留守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將樂進。

樂進在嵩高山下的關寨和陽乾山旁邊的輪氏都留有軍隊,以監視司隸。不可謂之不重視。只是最近,他的眼光也被荊州給吸引過去了。

他隨時準備着,受曹仁的徵調,南下入荊作戰。所以對北邊就未免有些疏忽。這一疏忽,就出了大事。

趙雲留了田豫守長安,自己帶了兵來,潛至洛陽。然後廣撒斥候把穎川周圍形勢探查得明白之後,便突然發動,一舉連撥了嵩高山與陽乾山下十數處曹軍兵寨。而後攻入輪氏、負黍聚、陽城等城邑。震動穎川全郡。

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章 簡家之約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七百三十章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