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兗州突然爆發的瘟疫,在青州方面有效的管理、沉着的應對下,在張機、華佗兩大國手的主持治療下,其實沒多久,就已經被撲滅了。死亡人數,甚至還沒有揚州那邊的多。

但在青州這邊的軍事管制下,這個消息,竟然是誰也不知道。當然。人們談疫色變,不敢言及這個話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防疫工作得到了重大進展,卻沒有宣傳,北方大地也免不了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也有那麼一小撮人,覺得劉氏終究還是不行。這天下,還是到了劉氏失德,要讓別人來爲帝的時候。於是便趁機散佈謠言,並暗中大搞串聯,欲起事推翻劉備。

反對派,自古至今,什麼時候都會有。你哪怕是堯舜再世,把天下治理得河清海晏,井井有條,國力蒸蒸日上,也有人跳出來,指責你這裡不是,那裡不對。更有甚者,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當然,對於這種人,劉備自然不會客氣,大手一揮,就有無數近衛軍出動,打算對他們進行肉、體毀滅。然後再把他們懸掛於史書上進行鞭屍。

尚書楊安家,燈火點點,僕人們正在忙碌,服侍自己的主公。忽然,大門就極其殘暴的被撞開,一羣虎狼魚貫而入,楊安坐在主位上,猛的站了起來,神色遲疑不定。

有管事便迎了上去,挺胸凸肚的喝道:“大膽,爾等何人?不知此乃尚書家焉?”

爲首一個昂藏校尉,大步跨來,問道:“可是尚書楊安宅第?”

管事道:“爾等既知,還不退下!”

鏘的一聲,一道刀光閃過,校尉撥刀在手,管事脖間血如泉涌,委頓於地,立時沒了氣息。校尉獰笑着大聲道:“罪臣楊安何在?奉王命,楊安謀逆,着令全家下獄、抄家!”

話音一落,楊安心中就砰的一聲,炸了。他跌坐於椅上,心中在滴血,自以爲行事機密,心存僥倖,卻不想今日害了全家。何苦來哉!何苦來哉!

楊安的家人聽了,頓時就哭聲一片,楊夫人一邊流淚,一邊扯住楊安又打又罵:“豎子,汝爲漢臣,卻行禽獸事,今害我家,我死也不會放過你!”

漢朝的女性,地位高得很,在內能撐起一個家的經濟,在外還能出仕當官。所以楊夫人真的是怒極了,對楊安她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形容。她死或楊安死,她都不怎麼在乎,可是,子女孫輩,那都是她的心頭肉啊。

更何況,犯謀逆罪名的,死後都不能入祖墳,情況差的死無葬身之地,情況好的,也只能用草蓆包了,以發覆面,隨便挖個坑給埋了,還不能立碑明說這是何人之墓,免得爲祖宗羞,爲世人唾。

這會沒什麼民族、國家意識,從天子到庶民,皆認爲宗廟重於君,死後的祭祀非常重要。這會楊安一人犯事,等於他這支,以後死了到了九泉之下,年年歲歲就成了孤魂野鬼,無人祭祀。這讓楊夫人如何不恨如何不怒?

楊安的子孫們,也是一邊哭一邊憤怒的看着自己的大人楊安。他們很迷茫,現在北方一片太平,雖然天下南北分裂,但北方的日子比起桓、靈來,卻是要好過許多。這樣還不滿足,又圖個什麼?

圖個什麼,楊安捫心自問,也有點茫然了。難道我真的做錯了嗎?不!楊安心中拼命的給自己找理由。漢有天下數百年,日漸衰敗,依據五德輪轉,自當有聖明天子出世,然後天下復歸大治。現在的情況,不過是回光返歸罷了!

沒給楊安等人多餘的時間思考、打鬧,校尉大手一揮,身後的虎賁們就一擁而上,老鷹抓小雞般,把這百餘人就全部給抓了。然後又有軍中文書,帶了士兵去府中抄家。各種典籍、書信、錢財,被一一清點。

這麼大的動靜,左右相鄰的宅院自然知道了,只是在探頭看了一眼之後,就皆沉默了下來。這等大罪,還是不要往前湊了,一不小心,弄個同謀,那就是倒血黴了。

天亮以後,消息不徑而走。“你聽說了嗎,楊安謀反,被抓了。楊安是誰,就是前尚書啊!這你都不知道,好傢伙,來了幾百人,咔咔的砍腦袋,那個慘哦,嘖嘖!”

“前尚書楊安謀反,聽說要聯合朝中大臣,一起廢天子和中山王。昨晚被抓啦!”

“活該,這等亂臣賊子,死不足惜!”

很快,不止是楊安,一系列的官員,被劉備的親衛捉拿,通通投入了大獄。世人先是震驚,後是憤怒。他們想不通,放着如今的好日子不去過,偏偏要去謀逆,這些人到底是想幹什麼?

要是在其他時候,可能大家爲了自己的生計,對這些人估計也就不怎麼關注,這些當官的,死就死唄,反正天下當官的多,死一批又有什麼要緊?

但現在不同,離靈帝駕崩還沒多久,好多人都是經歷過那混亂年代的。天下動盪,羣盜四起,諸侯混戰,人命如草。南方還好點,尤其是北方,青、兗、冀等地,黃巾軍把這裡肆虐得不像樣了。

但凡是從那會兒熬過來的人,就真的是再也不想回去那個時候去了。拿現在的日子和以前比,真的是一個在天下一個在地下。所以這也是劉備能得擁護的根本原因。

不只是劉備,換了誰來,哪怕是袁紹和曹操,他們在北方成功了,也會撫民,然後得到百姓的擁戴。

所以百姓們憤怒了,怎麼着,你們要折騰就折騰吧,要死就死吧,可是想拖着我們沒有好日子過,那休想!

於是民間輿論,迅速向劉備這邊倒,然後集體聲討這些逆臣。劉備還打算在案件審理清楚後,把主犯處死,主犯的家人就貶爲官奴好了。結果無數士子百姓上書,羣情鼎沸的要求把這些人通通處死。

劉備愕然的同時,心中也難免竊喜,民心可用啊。

這些人出事,牽扯出如此大案來。還有一樁好處,就是終於轉移了百姓們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擔心牽掛,從瘟疫上面挪移開了。

瘟疫雖然嚇人,但畢竟還沒來。而謀反的人卻近在眼前,要是他們在臨淄亂來,不管成不成功,臨淄都將會大亂,從而牽涉到無辜。百姓們自然是要關注謀逆案,然後選擇讓這些逆賊們去死了。

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七百十六章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