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

漢軍數路出動,大軍壓境,豫州全線告急。

這下曹軍傻眼了,不是說兗州還在鬧瘟疫嗎?不是說青州在搞叛亂嗎?怎麼突然一言不合就打過來了?

樂進在穎川調動兵馬,以阻趙雲。夏侯惇也忙得不可開交。程昱等人都入了川,荊州又在大戰。現在他們只能自己靠自己了。

可是,就算是靠自己,又如何能夠阻擋北方大軍滾滾而來?壞消息不斷傳來,陳郡陽夏失守,扶樂失守;樑國蒙縣失守,虞縣失守;沛國夏侯淵被圍小沛,穎川陽關危急!

接到豫州全線告急的戰報,這下曹仁也驚呆了。他只好停住南陽兵馬,把曹洪又給派了出去,讓他率南陽兵馬,去解豫州之圍。

臨行,曹仁告誡道:“若再莽撞,二罪並罰,立斬不饒!”

曹洪唯唯以應。

曹洪出動之後,心道,此番卻是要穩打穩紮,莫要中了漢軍奸計。否則兄長那裡,必定要讓我腦袋搬家。

於是一路行軍,漸趨穩重。

先到了穎川,與樂進見。樂進聞報曹洪率軍來,大喜,出城相迎。兩下敘話,樂進便道:“子廉帶了多少兵馬來?”

曹洪道:“文謙,今我奉兄長命,調集荊州二萬軍馬來,足否!”

樂進喜道:“子廉來此,我無憂矣!”

於是便攜手進城歇息,第二日,便一道出城,以觀趙雲軍陣。陽關外,趙雲大軍井然有序,營寨森嚴。看了一陣,只見營寨連綿,軍士如蟻。便回城樓。

曹洪憂道:“聞北方數路俱進,原以爲謠言。今見趙雲兵馬,不似虛言。若陳、樑、沛等地兵馬皆如此處,我豫州危矣。”

樂進也是沉默不語。他與曹洪加起來,估計也就能夠抵擋住趙雲的攻勢。可是其他三處地方呢?

現在荊州已成膠着之勢,曹仁已經無兵可調了。他那裡一動,周瑜必定要趁機發作,痛打落水狗。

而且,樂進不敢想的是,徐州還有一個關羽呢。這些年關羽在徐州,看似沒動靜,可這種人物,又豈能小視?

莫非,這豫州要守不住了?這念頭一動,樂進就再也止不住聯想了。亂想一陣,樂進這才止住紛飛的思緒,沉下心來,開始想着如何應對趙雲的攻勢。

趙雲來了穎川,不打下穎川,自然不肯善罷甘休。陽關毗臨穎水,是穎川郡治陽翟的北方屏障,拿下陽關,陽翟也就差不多了。

陽關是個小城,人口不多,但挺堅固。趙雲試探性的打了兩天,沒打下來。當然,用人命去堆的話,自然能把這小城給填平。但趙雲又豈會打這種傻仗。

陽關易守難攻,關鍵就在於其被穎水環繞。有這麼條大河給護住,想要攻打,實在是有點困難。

別的不說,光是要想辦法把這護城河給填平,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城下的人在填河,城上的人在射箭殺人。好麼,這河又寬又深,得填到什麼時候去?

到最後,趙雲也不禁對造陽關城的人恨得牙癢癢了。

當然,趙雲也不是沒有辦法。他實地考察過地形之後,發現穎水有河道與潠水相通。這一發現,讓趙雲大喜過望。

於是,他便吩咐下去,準備讓麾下行事。忽然,便有人來報,說曹軍有人率軍來援,看其旗號,似乎是曹洪。

趙雲聽得曹洪來,不由一笑,道:“既然曹子廉來了,便前去打個招呼罷。”於是便引軍出營,徑至陽關城下。邀樂進、曹洪相見。

樂進與曹洪聽得人言趙雲相邀,不由愕然,於是便聯袂出現在城頭,樂進道:“趙將軍喚我與子廉前來,有何指教?”

趙雲拱手笑道:“雲淺薄之人,豈敢言指教?天下爭戰已久,我主不願再興兵戈,以害百姓。只是曹公與吳侯又生齟齬,我主不得不進行調停。然則曹公與吳侯不聽朝廷號令,雲只得奉命前來,進行武力勸解。今我大軍已至,二位將軍何不與我一道南下,以勸曹公與吳侯,止戈罷戰,以利天下?二位將軍意下如何?”

樂進與曹洪聽了,面面相覤。想說趙雲是個傻子吧,人家明顯不傻。可是他又偏生冠冕堂皇的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自己是應好還是不應好?不應就是失了大義,與天下百姓做對。應的話,各爲其主,又如何能應?

曹洪低聲道:“劉玄德麾下,皆牙尖嘴利,何必與之爭口舌之辨。只問其欲戰欲退便可。”

樂進點了點頭,便笑道:“趙將軍此言差矣。你我各爲其主,身爲將主,當向上盡忠,向下盡義。曹公爲我主君,進守土有責,便只好辜負趙將軍的美意了。”

趙雲愕然:“樂將軍何出此言?我爲漢臣,樂將軍莫非不是漢臣?你我皆天子之臣,又何來各爲其主一說?”

曹洪與樂進聽了,啞口無言。只好道:“要戰便戰,何必多言!”

趙雲哈哈大笑,引軍退走。口銜大義,手持斧鉞。這就是這次劉備進攻豫州的宣言。豫州他要,大義名分他也要。所以將領們不但要負責打仗,還得負責宣傳工作。

反正好話都得說到前面,然後聽不聽,就是你們的事了。不聽的,打。聽的,賞。機會給過了,你們自己要寧爲曹臣不爲漢臣,要搞分裂主義,要另立山頭,那就怪不得我手下無情了啊。

趙雲退回營中之後,之後數日便再無動靜。

樂進與曹洪在城中,檢點兵馬,準備糧草,又還做戰前動員,辛苦做了一大堆事,結果城外漢軍卻安靜得很。樂進與曹洪不由生疑,趙雲這是在幹什麼?

於是便差人去探聽動靜。結果彙報回來,卻讓樂進與曹洪大吃一驚。趙雲竟然徵發民夫,在穎水與潠水之間拓寬河道,然後要決穎水往潠水。

穎水與潠水其實在汝南郡境內,就合二爲一,最後注入淮河。所以趙雲這個操作,完全是可行的。只是趙雲這麼一搞。陽關就危險了。

沒了穎水的保護,陽關算得了什麼啊?

樂進與曹洪一合計,得,不能坐看趙雲這麼幹。主動出擊吧。奮力一搏,打垮趙雲,就沒這諸多煩惱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七百六十七章258徐州之亂(五)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七百十八章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