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

三人坐下之後,閒談一陣,許攸便面帶恨色,對辛評、郭圖道:“仲治,公則,吾自隨大將軍以來,素來與人爲善,自度往日亦未曾有得罪過審正南,誰曾想吾隨主公於此效力,審正南在後方卻爲一小事便抓了小兒。吾府中託了大公子去求情,其亦是不允,着實是跋扈!此仇不報,吾恨難消!”

辛評與郭圖對望一眼,心中皆是一喜。便又附和着許攸一道說了審配許多壞話,然後辛評便不經意的問道:“審正南總掌幕府,深得主公信重。着實難以對付。子遠欲想報此一箭之仇,可有策乎?”

許攸聽了,便道:“吾有一策,不過還須仲治助吾。”

辛評聽了,朗笑一聲,對許攸道:“子遠還請道來,吾等皆患審正南,計若能行,吾必助之!”

許攸便道:“審正南羞辱吾家五郎,此報卻須還在其子身上。吾聞其子亦在軍中效力,莫如仲治出面,調其至先鋒營中如何?”

辛評心底暗罵一聲,許子遠你也太毒了吧,審正南抓你兒子是因爲你兒子犯法,現在你卻想讓人家嫡子去送死,冀州皆知我與審正南不和,若我聽了你的攛掇,審正南其子真有甚閃失,他還不與我拼命?

於是辛評便把頭搖得似撥浪鼓似的,道:“此計不行,太過兇險,若審家子於先鋒營中壞了性命,這卻如何是好?”

他們互相之間雖然互有鬥爭,但還在可控狀態,若真有子弟平白無辜的送了性命,只怕這冀州就不得安寧了。

許攸低聲一笑,便道:“仲治,吾也不想那審家子戰死於陣中,只不過吾聞先鋒營大將乃是孟將軍,其亦與審配有隙,不如遣那審家子至孟將軍營中,令其吃些苦頭便好。想來有孟將軍在,也不至於讓那審家子輕易死了。”

辛評聽了,心中便是一動,再看許攸時,目光中便全是讚賞。許攸往日雖然好清談,但真用心出起主意來,那還是很厲害的。

許攸爲何來尋辛評?因爲辛評原本就是前冀州牧韓馥的帳下之臣,且又是穎川名士,所以反投袁紹之後,頗得袁紹重用。其又因久在冀州,與冀州軍將也很是熟悉。比起許攸從未帶過兵來,辛評要是想在軍中動點什麼手腳,那是再容易不過。

而且先鋒營的孟岱本來就是辛評陣營的,辛評只要吩咐孟岱一聲,便能讓審配之子在其營中吃盡苦頭又能不至於送了性命。

冀州文武都知道辛評與審配不和。辛評讓審配之子吃點苦頭,衆人包括審配在內也會覺得再正常不過。如此一來,便把他許攸給隱藏得嚴嚴實實了。

當然,許攸來尋辛評,也不是讓辛評白出力的,讓辛評出面,等於是主動把這個把柄送給辛評了。也就意味着,在以後的冀州政壇上,許攸將與辛評合爲一系,以後共同進退。

辛評自然懂許攸的意思。心道若能有許子遠相助,大公子的地位將更加穩固,相較起來,替許子遠出一口氣卻是小事了。於是便更加熱情起來。諸人又說了許久的話,這才紛紛作別。

這裡辛評送別郭圖之後,轉身進了帳中,便喚來一個親兵,道:“你且去孟將軍營中,說吾有請。”

那親兵應諾而去,不一會,便聽得帳外蹄聲得得,一個粗豪的聲音大聲響起:“仲治今日如何想起某來?”然後便見一個大漢挑簾衝了進來。

那大漢,身長八尺,蠶眉虎目,虎背熊腰,極其雄壯,說話時,頜下一蓬黑鬚隨之飄動。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先鋒營鎮將孟岱。

孟岱乃袁紹部將,歷史上他曾向袁紹進言以譖審配,因此而代審配爲監軍守鄴城。他與辛評相交已久,向來是隨便慣了的。此番進帳,還未見辛評,鼻子卻是一動,旋而大笑道:“好個辛仲治,某家還以爲汝有何要事,卻原來帳中藏有美酒。還是汝知吾也!”

說完便前行幾步,大馬金刀的坐於客席之上,靜等主人招待。辛評見了,拿手一指孟岱,頗爲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吾所藏美酒,皆爲主公賜下,倒是大半都到了你這莽漢腹中,着實是可惜。”言罷便命親兵去搬酒來。

孟岱聽了,眼中笑意一閃而過,等得親兵置了酒來,他拎起酒罈,也不客氣,先倒了一碗入腹,然後哈的一聲,噴出一道酒氣來,道:“痛快!”

喝了一碗美酒,孟岱也不廢話,目視辛評,直言道:“仲治有何事吩咐,快快道來。某家軍務在身,卻是不便久離營中。”

辛評聽了,便把許攸所請給孟岱細細說了一遍。孟岱聽了,嘿然一聲,笑道:“許子遠卻是打的好算盤。也罷,仲治你只要調得人來,某家便遂了許子遠之願又如何。左右不過是讓那審家子吃些苦頭罷了。待其來吾營中,某家便讓那審家子去鏟馬糞!”

辛評聽了,心道此事妥了。於是便指着孟岱笑道:“酒也喝了,還不快走?”

孟岱聽了,便站起身來,拎起酒罈對着嘴脣一陣猛灌,只喝得滴酒不盛,這才哈哈大笑數聲,然後對着辛評一拱手,便自轉身回營去了。

未幾,辛評對袁紹道:“主公,前軍與青州軍對峙到如今,戰損頗多,雖又補充諸多青壯,然則軍士頗多疲憊。如今劉備避戰不出,吾意以爲,不如將前軍與中軍將士換防,使其好生恢復氣力,以待來日之戰。”

袁紹聽了,自無不可。遂允之。辛評得了袁紹許可,便把名冊拿來,尋得審配之子的名字,然後便就於冊了劃了幾個大圈,看似隨意,卻把審配之子剛好圈在裡面。

審配之子本來是在中軍營中效力,這日卻得了調令,與一夥人同至前鋒營中聽令。審配之子不知有人弄鬼,見了調令,便收拾妥當,隨了那校尉直往先鋒營而去。

這邊辛評把審配之子給弄到孟岱營中去後,便使人送了封信給許攸,許攸拆開信一看,不禁大笑起來,心道辛評此番也是有心了。審配讓吾子爲隸臣,其便讓審配之子鏟馬糞。審配啊審配,讓你與我作對,你想不到吧?哈哈哈哈哈!

到了此刻,許攸這才心中鬱結盡去。

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八百十六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六百九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