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

審配之子到了孟岱營中,孟岱果依前議,打發其去了馬伕營中。到了下面,自然有人替他代勞,倒也用不着他親自出面對付一個小輩了。

審配之子名喚審嶠,他乃審氏嫡子,平日裡行事穩重,深得審配喜愛。這次莫名自中軍換防到了前營,他打聽了一番,聽說有許多營頭一起換防,好趁這戰火暫停的時機讓前營的將士們退下來休整。於是也不以爲意。直到進了後勤營中,這才發覺事情不妙。

郭圖進言誣告,審配不得已把他派了來軍前效力,但卻是在中軍值衛,功勞有他份,危險不必去。如此倒也是個歷練的好地方。只是如今到了前營,怎地一下就全變了。

審嶠冷冷看着這個讓他去鏟馬糞的隊正,心道事必有因,不過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出來是誰在出手要對付他。於是便溫言道:“吾乃審嶠,家父乃大將軍帳下之臣,添爲冀州治中別駕。吾初來乍到,若有冒犯之處,還望隊正多多體諒。”

那隊正聽了,心中卻是一動,屯長與軍侯一起交代下來,讓某家料理下這小子。想不到這傢伙還是個有來歷的。如此一來,卻是不能簡單答應了,還須去討些好處來。

審嶠在鄴城過慣了太平日子,往日若是有事,報了其父的名頭,一般也能得到解決。誰曾想這軍中的行事規矩,完全不同。他本以爲報了來歷,必然會得到善待,誰曾想這隊正壓根就不賣賬。

隊正自然不會賣賬,審配離他太遙遠了,這等大人物,他也沒奢望能接觸到。且軍中自成一系,屯長與軍侯就在眼前,切切實實的能決定他的禍福前程。自然是選擇聽從上命了。那什麼別駕真要怪罪下來,也怪不到他的頭上。他聽從上級的命令,何錯之有。於是隊正便把眼一橫,惡聲惡氣的道:“勿須多言,某家吩咐你做甚,你便做甚,膽敢有半分怠慢,小心某家的鞭子!”

審嶠聽了不禁愕然。再想開口時,那隊正卻已經走得遠了。審嶠再看向周圍,只見四周幾個大漢,一臉怪異,看着他似笑非笑,再看那身上時,其所穿的軍服也是骯髒不已。審嶠心中火起,心道吾便是要與這等腌臢廝混在一起麼。不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審嶠心知在此處若是不從,指不定就要吃更大的苦頭,於是也只能捏着鼻子待了下來。

日子一晃便過。這日,顏良等將又於劉備大營外搦戰,劉備聞得外間響起隆隆鼓聲,心中一動,便放下手中書冊來。對侍立在側的校尉道:“去擊鼓聚將!”

待到青州軍大營鼓聲一響,諸位大將皆是一喜,多日不聞中軍鼓響,主公此番是要出戰了麼。於是便匆匆披掛整齊,疾往中軍大帳而來。

諸將拜見劉備之後,劉備正色道:“袁本初當日只想與吾速戰,吾閉營拖延至今,想必其軍中銳氣漸失,而將士懈怠,此正吾軍之良機也。此番吾欲一戰而敗袁本初,衆將聽令,點齊人馬,隨吾出營!”

諸將聽了,心中振奮不已,胸中氣機激盪,轟然一諾,然後便轉身出營去了。

劉備沒猜錯,當日袁紹得知幷州與冀州接連失陷,便起了與劉備決戰的心思。結果劉備緊閉了大營,任袁軍如何挑釁攻打,只是守營不出。久而久之,袁軍那股上下一心銳意進取的氣勢,卻漸漸衰敗了下去。如今每日遣了兵馬出來搦戰,也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

號砲一響,青州軍營門大開,劉備在諸將的擁簇下,率了大軍出得營來。這邊叫陣的顏良與文丑,甚至沒反應過來,此番劉備怎麼就出營了?

此時嚴顏去了中山國,魏延也去了安平國。不過留在此處的大將還有張飛、黃忠與太史慈、劉恪、沙摩等人。劉備見袁軍陣形運轉之時略有遲滯,哪裡還不知道這是袁軍根本就沒想到己軍會出營所導致,於是撥劍往前一指,大喝道:“衝陣!”

話音方落,便聽得數聲朗笑響起,三員大將似風一般,便策馬往敵陣直撞了過去,身後三部人馬緊緊跟隨着自家將軍,一往無前!

遠遠,張飛的呼喝聲隨風傳來:“建功立業,便在今日也!”

劉恪聽了張飛的聲音,不覺緊了緊手中槍,又看了身前的劉備一眼,心道還是護住兄長要緊。旁邊的沙摩卻是躍躍欲試。劉恪見了,笑道:“老沙你且自去,此處有我在,主公無憂也。”

沙摩聽了,大喝一聲,舉起手中鐵棒,哇哇怪叫着便率了蠻部一道衝了上去。張飛、黃忠與太史慈都是久經戰陣的大將,目光如炬,又豈不知袁軍陣形不穩,顏良與文丑也知被劉備突然來了這一出,軍中不免稍顯慌亂,正要下令梳理之際,卻見對面三道煙塵滾滾而來。

顏良與文丑怪叫一聲,只好拋下心思,率軍前往抵住。黃忠與太史慈分別戰住顏良、文丑,張飛卻率了鐵騎,徑自衝陣去了。

袁紹在中軍,聽得外間金鼓震天,喊殺聲一片,不由促步出營,上得高樓來觀,只見前方几裡方圓,兩支大軍攪在一起,兵刃撞擊,箭矢亂飛。再定睛看時,卻見兩支大軍正圍着大陣中心那旗幟最多處來回廝殺,又見自家軍中,又有一道浪潮迎風破浪,疾如奔雷,所到之處,己軍大陣立破,將士無不立避三舍。袁紹心道,那是何人,竟有如此威勢?

有這人在後方攪動陣形,顏良、文丑在前方只怕抵不住。袁紹心中不禁一急,於是忙忙傳了張郃來,道:“俊乂,青州軍已然出擊矣,你速引兵出營去,以助顏、文二將軍之威。”

張郃遲疑了一下,高幹去了趙國募兵未回,高覽回魏魏督糧去了,自己若再出擊,這中軍大營便無大將鎮守了。袁紹看在眼裡,便道:“俊乂儘管去,不必憂吾。”

張郃依言,便率軍出營,去助顏良、文丑去了。他是冀州有數的良將,一眼便望出若不遏制住那在後方衝陣搗亂之人,己軍必敗。於是便率部曲,直往張飛那處去了。

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八百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八百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