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

袁紹書信到了魏郡,審配眉頭便是一皺,不過他乃袁紹臣屬,自當遵守人臣的本分。袁譚得了信卻是仰頭哈哈大笑起來,心中暢快至極,乃道:“審配匹夫,如今有父親大人親筆在此,許吾執掌郡中大事,且看汝還敢逆吾之意乎?”

到得第二日,袁譚便迫不及待的下令讓人將許五郎給放了。審府中,審配的夫人正在勸他:“夫君既與大公子不和,此番大將軍又命其主鄴城事,夫君不如便閉門不出,也省得爲瑣事而煩憂。且又免得你二人又起爭鬥。豈不是好?”

審配鬚髮飛舞,大聲道:“前番有麴義之叛,是以主公才委我以重任,坐鎮後方。此番既然大公子來掌軍政,吾便隨於其後拾遺補缺可也,又豈能因私而廢公乎?”說罷,便徑自出府去見袁譚去了。

到了袁譚府中,卻見袁譚已經安坐於府中,階下盡中鄴城諸吏。袁譚見審配來,臉上不禁有些不好看,他原本以爲審配被父親奪了權不會來了呢。袁譚心中有鬼,見了審配,不禁強笑幾聲,道:“正南來了,快快請座。”

審配也不客氣,便於左側首席端坐了下來。袁譚在主座上處理諸事,審配聽了一陣,心中不禁點頭,大公子畢竟還是經過歷練的,對諸般事務處理起來也是井井有條,絲毫不亂。審配正自撫須點頭,忽見門外又進來一人,卻正是那許五郎。

但見那許家子進來之後,便對主位上的袁譚深深一躬到地,道:“多謝大公子相助,使小子得以脫身。此等恩情不敢有忘,日後大公子但有所命,小子敢不從之?”

袁譚聽了這句話,臉上不禁便泛起了笑容來。正要說話,忽見旁邊的審配便站了起來,一臉怒容的指着許五郎對袁譚道:“大公子,此人乃待罪之身,如何便能放了去?”

袁譚擺了擺手,對審配笑道:“此乃小事,正南便不要抓住不放了。”

審配怒氣衝衝,厲聲道:“大公子私縱踐踏法令之人,此事如何是小事?”

袁譚見自己一臉笑容,放低姿態好言好語與審配講,審配竟然如此不給臉面,當下也便把臉一沉,道:“許五郎其父正在前方爲家父鞍前馬後,吾又豈能使其勞心勞力的同時還憂心家中?如今劉備來勢洶洶,幷州已失,河內危急,正南不爲吾父分憂,反而汲汲於此小事,大敵當前,豈能因私而廢公乎?”

審配氣血上涌,眼前一黑,差點便沒氣得吐血,自己方纔於府中還說自己不能因私而廢公,到了這裡,袁譚這小兒卻把因私廢公的帽子給扣到自家頭上,真是氣煞人也。

審配一怒,便不管不顧起來,站了起來大聲道:“功是功!過是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主公基業因此而興也!若今日放了這許家子,今後鄴城乃至魏郡,誰人會把律法放在眼中?後方必亂也!還請大公子三思!”

袁譚心道真是不可理喻。於是便喚過左右來,吩咐道:“審別駕方纔動怒,氣血攻心,只怕會傷了身體。你等且扶別駕下去好生服侍,別駕但若有事,須饒不得爾等。”

審配聽了,心道,好個小兒,竟然是要命人叉我出去麼?我乃大將軍府中重臣,豈能受此羞辱?於是便拂袖道:“不必了,吾自回府,大公子且好自爲之!”說完便匆匆離去。

袁譚目前審配離開之後,便對許五郎溫聲道:“你不必驚慌,但有我在,必能護得你周全。且退下罷。”

剛纔被審配聲勢所懾的許五郎又深揖一禮,致謝之後,這才退去。

審配回到府中,坐在書房猶自氣憤不已,老妻奉了茶來,聞其緣由,審配便把方纔之事與夫人一說。其妻聽了,便嘆一聲,行至審配身前,與其並榻而坐,道:“審郎,萬般煩惱,皆乃自招。大公子欲放那許家子,你便讓他放了又如何。何必與其爭論不休,平白讓人看了笑話不說,還氣壞了自己身體,何苦來哉。”

審配沒好氣的道:“大公子行事不講規矩,視律法如兒戲,簡直是豈有此理!”

其妻柔聲道:“世家子弟行事皆隨心所欲,只要對自己有好處,誰人不是如此。便是吾族中子侄,也未見得人人便守法了。審郎便好生在家中歇息幾日罷。”

被夫人一勸,審配的火氣便莫名散了幾分。此時細細一想,覺得自己只是與辛評、郭圖等人不合,與大公子往日也只是不冷不熱罷了。卻不知大公子此番偏偏爲何欲爲了一個許家子而與自己作對。再往深處一想,想到許攸那不偏不倚的態度落在袁紹眼中,只怕是對其更爲倚重。袁譚如此這般,只怕是要於此處落子,開始拉攏許攸了。

想到這裡,審配便不禁一聲冷笑,小兒無知。大將軍在界橋已經是勉力支撐,若撐不住劉備攻勢,這大好基業只怕轉眼又要姓了劉去,其不想着與乃父分憂,卻還惦記着要繼承乃父的基業。此番謀算,只怕是到頭來又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也未知。

審配把頭一搖,主公英雄了得,誰曾想膝下幾個嫡子本事平平也還罷了,偏偏還如此不和。便是沒有劉備這外敵,再大的基業也要因內亂而敗落。着實是可嘆吶。

審配又想道,此戰若是天佑吾冀州,卻是須向主公建言,速速定下嗣子,好安定人心纔是。冀州不能再動盪生亂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邊袁譚落了審配的面子,好生得意。又見審配這幾日閉門不出,於是行事越發膽大起來。不說袁譚,卻說許攸在界橋,譖言審配之後,心中惱恨猶自不休,這日把心思一轉,又想得一計來,於是便出營去尋辛評去了。

到了辛評營中,恰好郭圖也在。卻原來袁紹使郭圖爲沮授之副,一道北上。而北方軍情緊急,沮授卻是先行一步,留了郭圖於後督糧緩行。郭圖既分沮授之權,又不用去軍中隨沮授與敵軍交鋒,便也樂得擔了後勤這個清閒肥差。此番卻是將欲北上,來與辛評辭別的。

辛評與郭圖見許攸來訪,互望一眼,心道許子遠必爲審配而來也。

第七百五十章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六百七十章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八百二十四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六百十九章 聯盟已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七百十六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