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

上次在書院格物科發現韓塈,水排由是橫空出世,解決了青州方面冶煉高爐的供氧助燃問題之後。劉備已經很久沒有來過了。

還是上一次和荀彧商議在書院中試行科舉,錄取了一批士子以充實郡縣的時候,劉備曾過來勉勵了諸士子一番。

科舉的效果不太理想,參與的人非常少。而且絕大多數都出自寒門。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大多數都出自世家士族。一個家庭如果很貧困,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求學的。除非有人看好你並進行資助。世家子弟們想要出仕,途徑多得很。拜訪名人進行干謁,或者互相舉薦,或是讓郡縣守令徵辟……如此種種。

還有一種人,屢闢不就,如此便可以坐擁聲價,你推辭的次數越多,天下人就會對你越期望。頗有幾分你若不出,奈天下何的意思。比如當年的袁紹,以及後世的王安石。都是典型的例子。而世家子弟們一旦出仕,在縣最碼是縣丞、主簿;在郡則要麼爲從事,要麼爲郡丞;至於公府徵辟、朝廷召請,不是博士就是郎中。所以劉備意欲科舉選人,以充麾下郡縣諸曹掾吏。很多世家子弟對此不屑一顧。以爲這些小吏整日糾纏於俗務,是濁事官。不願爲之。而參加科舉的人,除了一小部分是有着遠大志向的,其他便是家中沒有太好的出仕途徑的寒門子弟。

這裡的寒門,並不是指貧困家庭的普通百姓,而是指門第比較低的的庶族,比如縣裡面的中小地主之類的。

劉備一心一意要搞選官制度改革,但落得如此結果,他也是頗爲無奈。也只能是一面命人嚴格把關薦舉用人,一邊慢慢等待時機了。

今天他再次來書院,一是順便探望一下恩師鄭玄,老人家七十多歲了,應該在家享福的,如今卻爲了他一心撲在書院上。

得益於劉備的大力支持和左伯紙的發明。鄭玄已經把他以前的著作,重新整理了一遍。然後重新出版,發行天下。《三禮注》、《毛詩傳箋》、《周易注》等等經書註釋,皆爲天下士人所宗。鄭玄自己也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其一生所作煌煌數百萬言。鄭玄不但註釋諸經,還在音韻學、訓詁學,以及解釋律令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其對青州甚至是整個華夏在文化的傳承和推進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如今的鄭玄,在青州倍受禮遇,生活條件比起歷史上的他來,要好上許多。而且也沒有在晚年遭遇喪子之痛。愛子鄭益恩如今侍奉膝下,把他照顧得非常周到。鄭玄舒心順氣,這精神別提多好了。每日裡講學釋經,管理書院,忙個不停。

劉備過來,陪老師坐談了一會,便辭別來到了格物科。這是他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地。格物科因爲成天搞些奇奇怪怪的試驗,來格萬物之性與理,因此院子是一再擴建,越來越大。劉備剛進來,就看到一羣人圍在一起,嘴中不停的發出嘖嘖的驚歎聲。

劉備在外面笑道:“何事如此驚訝?”

有人不耐煩正欲回嘴,回首一望,見是劉備,大吃一驚,於是連忙深揖一禮,道:“拜見使君。”

劉備搖了搖手,笑道:“勿需多禮。”諸人回過神來,紛紛讓開一條路來。劉備便擡足往前行去,待見了中間那物,劉備也不禁目瞪口呆,一臉懵然。

只見中間有一口大鍋,下面火焰熊熊燃燒。鐵鍋密封,上面有數根竹管,竹管上又連着二個球體,球體上各站一小人,正隨着球體的不斷滾動而廝殺在一起。兩個小人惟妙惟肖,各舉刀劍,你來我往的,鬥得好不激烈。那口大鍋旁邊有兩人一站一坐。坐着的士子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模樣,正埋頭往鐵鍋下面添柴。站着的那個,長身玉立,聲音清朗,正在爲圍觀的士子們在作介紹。劉備定睛一看,那不是諸葛亮,又是何人?

只聽得諸葛亮道:“劉使君曾言,世間萬物,皆有其性。船行於水是浮力,物往下墜是重力。我與德衡經過連日觀察,發現用銚子燒水,水開之時,壺蓋會被一股力量往上托起來。這股力量,來自於水沸之時產生的一種霧。現在我與德衡便做了這個小試驗,燒水收集這種霧氣的力量,看看它的力量有多大,可以做什麼。好了,通過這兩個小球,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霧氣的力量並不小……”

正滔滔不絕的時候,諸葛亮看到了劉備。忙停了下來,又踢了坐着的馬鈞一腳。馬鈞擡頭一看,忙站了起來。兩人正欲拜,回過神來的劉備止住他們倆,笑意盈盈的在兩人之間看來看去。

好嘛,現在就開始研究水蒸汽了,過陣子你們是不是要把蒸汽機給我弄出來?諸葛亮我知道你博學多才,史載說你長於巧思,又是造木牛流馬,又是造諸葛連弩。不過如今在書院裡,你不好好學習,怎麼整天研究這些?難道現在就開始要搞發明了?這樣子的話,未來的丞相會不會走偏了路變成一個發明家?

劉備搖了搖頭,又看向馬鈞。馬鈞,字德衡,扶風人。家貧,拙於言辭而精於巧思。聞青州書院對能考試入學的士子有補貼,於是遂求其父攜他自西向東,橫跨大半個帝國,來到青州。而後馬鈞不負衆望,一舉考入青州書院,於院中受學。

馬鈞是歷史上名符其實的大發明家和機械專家。史載他不但改良了織布機,還發明瞭排灌水車,研究製造出了已經失傳多年的指南車,改進了諸葛連弩和發石車,還奉旨爲魏明帝制造了水轉百戲的傳動木偶。他到了書院,知道有個格物科之後,簡直是如魚入大海。徹底的迷上了這裡。整日裡呼朋喚友,與士子們一道格物致知。

那日看到諸葛亮對着一個燒水的銚子看了許久,便上前發問,諸葛亮便說其因。結果馬鈞聽了,亦是大感興趣。兩個癡人湊在一塊觀察,都是有着七竅玲瓏心的人,沒多久,就把利用水蒸汽作爲動力的傳動機械給做了出來。並於今日當衆演示。

這種既能漲見識又好玩的東西,甫一露面,便在格物科中引起了轟動,於是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紛紛來看。直接把這裡給堵了個結結實實。

劉備收攏心神,看着兩人笑道:“不錯,格物致知,最重觀察與實踐。先格,而後方知其理。此霧因水而生,喚之蒸汽可也。”於是好生勉勵了幾句,又與諸生講了幾句話,這才匆匆往格物科後面趕去。

劉備走後,諸生圍住二人,不停道賀。這二人看來是入了劉使君之眼了。未來前途無限呀。諸葛亮倒是一臉從容,他叔父與兄長皆已出仕,他的前途自然是不用擔心。倒是馬鈞年紀稍小,心性跳脫,聽人諸生美言,喜不自勝。

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術敗亡(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七百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