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

劉備在青州,聞劉繇、王朗、華歆、許劭等至,出城十里相迎。劉繇雖然不是萬里封疆之才,但能在此亂世,以一介儒生外鎮,除了他宗室的名頭之外,他本身的才具威望,也是必不可少的。至於王朗、華歆,都是高才博雅之人,天下太平時爲一郡太守治理地方,或居九卿等清貴之職,都沒有問題。許劭,東漢末年最出名的清談之客。他來了估計青州就要更熱鬧了。

這幾個人一道結伴而來,劉備當然得出城迎接。他們能選擇青州,證明劉備在士大夫心中,已經有了不小的份量了。一路折騰到現在,不容易啊。

當晚,青州牧府大擺宴席,賓主齊歡而宴終。第二日,劉備拜王朗爲平原相,華歆爲齊相。許劭爲書院賓客,祿同諸科教授。對於劉繇的安排,劉備想了又想,最後想起自家岳父盧植一直遙領徐州,心想不如讓劉繇出爲徐州刺史好了,省得張昭無論大事小事都往青州報。於是劉備便問劉繇之意。

結果劉繇卻婉拒了,他不是不想爲劉備效力,這亂世,強者能者爲尊,他也不覺得替劉備效力是屈就了。只是他自揚州兵敗後,在豫章大病了一場,到如今仍然元氣未復,身體還需靜養。另一方面,把劉基送入書院後,也不能就此撒手不管,總得盯一段時間看看效果才能放心呀。

把原因跟劉備一說,劉備也能理解。又記起彷彿是揚州兵敗之後,劉繇就一病不起,與世長辭了。於是又忙傳醫師,來替劉繇診斷。最後醫師告訴劉備,劉繇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虧了元氣,要靜養一段時間罷了。劉備這才放心。

這日,徐州別駕張昭上報,說因爲前番揚州大戰連連,無數士民又渡江涌入徐州避亂。這流動人口一多,心懷不軌的人便四處作案。最近境內人口失蹤案連發數十起,希望劉備能夠派兵在徐州境內來次大清洗。將那些隱匿山林不服教化的、佔山爲王禍害四方的都給清理一遍。好讓徐州上下吏民得以安心。

劉備接報眉頭一皺,於是便命陳到和陳登兩人配合,一南一北,剿匪平叛,安定地方。又想起自己只是讓徐州免賦稅一年,諸政未與青州同。於是讓徐州依樣畫葫蘆,全面推行青州方面已經施行多年的政令。

張昭依命而行。於是在徐州,連頒《剿賊令》、《授田令》、《免賦令》等一系列政令。剿賊令規定,所有盜匪賊寇亂兵,不降者斬,家屬依律論罪;吏民私匿、幫助匪衆,連坐;檢舉、告發者,賞。

授田令規定,依法登記丁戶人口的,按人丁授田。田租三十稅一。

免賦令規定,民年十四以下,免口錢;民年十五至十八,口錢二十;民年十九至五十六,算賦錢一百,商賈亦同此例;奴婢兩算。

另外鼓勵生育,民婦有產子者,夫婦同免算錢三年;民女十七至三十不嫁者,每歲增賦錢十。

又鼓勵尊老,民戶家有七十以上老人,免一人算錢;家有八十以上老人,免二人算錢。

諸令一出,徐州震動。徐州百姓早就知道青州諸善政,劉備來徐州時,百姓無不翹首以待。好不容易待到仗打完了,劉備卻只是免了徐州一年賦稅便回青州了。讓徐州百姓好不失望。如今終於等來了劉使君的新政。竟然比想象中的還要好上許多。

剿賊的就不說了,這對大家的安全都有好處,百姓們自然是無條件擁護。授田,簡直是對徐州財富的一次再分配。那些流民、家裡人口衆多卻只能淪爲佃戶的,以及各大士紳豪強,眼睛都大睜着徐州的一舉一動,看看自己能在這一次盛宴中能分配到多少好處。不說徐州其他的無主之地,就是一個笮融,他名下的土地莊園就有無數。劉使君真是仁慈啊,無數人心中感慨着。

田租方面,劉備繼續保持着大漢立國以來最低的標準,三十稅一。至於算賦方面,他稍微做了一些調整,顯得更加惠民。原來大漢律是民年七歲到十四歲,每人每年徵收二十的口錢以奉養天子;民年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爲止,每人每年出一百二十錢爲賦錢,以供朝廷開支。現在劉備調整爲民年十九歲到五十六歲,每人每年出一百錢。年齡上限提高了,錢也減少了二十。而且十四歲以下口錢全免,十五歲到十八歲,每人每年出口錢二十。同時,漢律上爲了抑止商人,規定商賈每人每年兩算。劉備自然不可能抑制商業。於是便廢除了這條規定,讓商人和其他諸民一樣。當然爲了禁止蓄奴的風氣,奴婢還是兩算。

能替百姓省一個五銖錢便是一個五銖錢,藏富於民劉備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反正他現在也不是皇帝,府中開支少得可憐。

鼓勵生育和鼓勵尊老方面,在青州施行好幾年了,有產子者,夫婦同免賦錢三年,此令一出,青州頓時掀起了生育高潮。許多家庭生完了又接着生。爲此下面的守令們紛紛抱怨,這些家庭好多年都會收不上賦錢了。劉備聽聞之後,哈哈大笑。如今他不缺地盤,缺的就是人。有了人,這大好土地,纔會更加迅速的開發。誰能想得到,他初來青州,六郡國這麼大的地盤,竟然只有一百五十餘萬人口。如今多年過去,得益於青州諸新政,去年案比的時候,在冊丁口已經接近三百萬了。這些年,他南征北討,連番大戰,不就是靠的這些百姓嗎?是他們給自己種田提供了糧食,是他們應募入伍爲自己浴血奮戰。現在施之以小惠,又有何不可呢?

劉備的諸多政令中,唯一得到所有吏民交口稱讚、不出一句惡聲的,恐怕就只有尊老這一條了。剿匪的也好,授田的也好,免稅賦的也好,不管怎樣,都有那麼一小撮人,因爲侵犯到了他們的利益或者不合他們心意,便罵聲不絕。剿匪太過嚴苛,誤殺的可能也有;授田的是因爲大戶們侵佔田地失敗、流失大量佃農……對於那些雜聲,劉備一律無視。他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每一項政令,他只要保證能夠惠及最廣大的百姓,能夠讓他們受益就行了。

徐州百姓歡欣鼓舞自然不必多說。在陳到和陳登的配合下,徐州境內盜匪也迅速被消滅。徐州治安一時大爲好轉。在此情況下,張昭和陳登、陸儁、崔琰等人,在徐州開始了大規模的開荒屯田。

所有的一切無主的田地,以及官府新墾的土地,按照劉備的要求,全部登記在官府的名下,然後根據各郡國戶口人數,授予諸戶耕種。因官田的所有權在官府,百姓無權轉賣,只有耕種的權利。這等於是變向斷絕了大戶們趁着旱澇饑年吞併田地的可能,也等於是把大戶們的佃農,變成了官府的佃農。

就在徐州一派熱火朝天的時候,劉備輕車簡從,又進了書院。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七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