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

等劉備帶着劉恪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回涿縣的時候,離除夕只有五天時間了。之前收到家信說讓他兄弟倆不用回來,跟在盧植身邊就行。劉備哪裡肯依,無論如何也是不能讓母親一個人孤伶伶的,剛好劉恪也想家了。便辭了盧植盧敏,一路兼程北返。

離開數月再踏上自己熟悉的土地,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在劉備心中瀰漫。而劉恪卻是格外的懷念小武的煎餅。劉備便帶了劉恪去買煎餅,不一會便從小武的口中得知一條勁爆的消息,花太歲死了。

“什麼?花二死了?什麼時候的事情?”這消息太過突然,讓劉備有一陣發懵。

“就是上次花二帶了人護商,哎喲,五郎,你可沒見着,好傢伙,那屍山血海的。聽說花二得罪了道上的豪強,那豪強便糾集了一班遊俠兒把花二那一夥人全給剁了,花二那一夥人死了個乾乾淨淨,一個也沒跑掉,聽說首級都剁了下來掛樹上呢。。。。。。”小武一邊嫺熟的翻轉着煎餅,一邊唾沫橫飛的滔滔不絕。

劉備看這傢伙有停不下來的趨勢,唾沫都快噴到煎餅上了,便連忙說了一句:”行了小武,說得好像是你親眼所見是的,專心烤餅吧,等會我兄弟倆還要回家去呢。“

小武臉上一紅,好在膚色太黑也看不出來。不過也不說話了,開始專心伺候手中的煎餅。

出了城,沉默了一路的劉恪嘆道:”五哥,那花二就這麼死啦?我還想找他報仇呢!太窩囊了。“說完不解氣,便恨恨的踢了一腳,結果一腳踢到大石頭上,疼得自己齜牙咧嘴的。

劉備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兄弟倆個一回家,家人便歡喜得不得了。劉母看着兒子的臉,熱淚滾滾而下,不知道說些什麼,只是一句句的重複道:”好!好!我兒又長高了些!“

劉恪那邊也是一樣,叔父劉恭還好,叔母見了劉恪便一把摟住,心肝啊兒啊的開始哭了。劉恪偷偷看了一眼,看見五哥劉備正一臉壞笑的看着自己,不由便紅了臉,使勁的開始掙脫起來。

劉備先給自家老孃跪下磕了頭,又去拜了叔父叔母,這才和老孃回家。回家用了膳食,免不了又要細細的把廬江之事從頭到尾說上一遍。說到跟隨軍隊平叛之時,劉母明知道兒子就在跟前,仍然心裡驚慌得不得了。等劉備把話說完,劉母便訓道:”我兒,我答允你隨盧子幹南下,是讓你跟隨你老師多學一些學問,你怎麼如此不愛惜自己?那軍隊之中兇險得緊。倘若你戰陣之上有甚閃失,你叫爲娘怎麼活?我死之後還有何面目見你父祖?“

劉弘和劉雄在九泉之下,表示膝蓋很疼。劉備見老孃又把父親祖父搬出來壓他,大感頭痛:”娘,我就跟在老師身邊,又不需要上陣廝殺,周圍老師的親衛團團護住,又有什麼事?我不是好好的在這兒嘛!再說了,好男兒習得一身藝業,便當報效君王。我此時有機會不見識一下軍陣,將來如何替天子征戰四方?“

這是劉備在親人面前第一次表露出自己的志向。結果劉母的反應就是聽了立馬從榻上下來,厲聲道:”荒唐!你好好的跟着盧子幹學些學問便行,之後爲娘再找人疏通疏通,讓你在郡縣謀得一官半職。到了年齡之後,再替你娶上一房媳婦,生上幾個娃。好生踏踏實實的過日子!若是敢去從軍,休怪爲孃的不認你這個兒子!“

敢情您都把我的未來給直接安排了。想象一下自己每天當個基層小吏被人使喚來使喚去,下班回家後一羣拖着鼻涕的小孩涌了過來,張開雙手喊着要父親抱。門口的媳婦手裡牽着一個,懷裡還抱着一個。。。。。。劉備便不禁打了一個寒顫,臉色變得古怪無比。

許是見了兒子臉色不好,劉母又放緩聲音,柔聲勸道:”兒啊。你從軍征戰是報效君王,你出仕郡縣便不是報效君王了?咱家就你一個獨子,就靠你來支撐門庭。你就忍心讓娘日夜替你操心?唉,你多想想罷。“

劉備鬱悶了,他總不能說老孃,幾年後就要天下大亂了,就是我待在家裡種田,哪都不去,指不定都會被哪個軍閥強抓了壯丁。還不如讓自己變得強大,去抓別人的壯丁,這樣在亂世之中,才能守護您,守護親族呀。

劉母見劉備默默無言,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性格強,主意正,決定了的事只怕是難以更改。但心中卻是暗暗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兒子去做危險的事情,兒子就是她的命、她的天。改日卻是要找叔叔劉子敬好生說道說道了。劉母想道。

此時劉恭家中,也差不多。劉恪說,劉恪她娘就哭,劉王氏一哭,旁邊劉細妹也跟着哭。劉恭好不容易耐着性子聽完。見娘倆哭得歡,便忍不住低吼一聲:”哭個啥!哭個啥!人不都在這,全須全尾的回來了?好男兒不多見點世面怎麼成?“

說了幾句見劉王氏還在抹眼淚,劉恭便道:”別哭了,肚子裡還有一個呢,小心些。“

劉恪聽了,喜出望外的看着劉恭道:”阿父,我又要有弟弟了嘛!“

劉恭難得老臉一紅,一巴掌把劉恪扇了出去:”滾去早點歇着!“這年月,子女多不奇怪,艱難的是如何把初生兒養大。劉細妹之後,劉王氏也生養過,可惜沒存活下來。

第二日,劉恭便領了劉備劉恪去拜見宗叔劉元起,和老族長劉太公。他們都是未出五服的血親。看着榻上鬚髮皆雪的老人,劉備心中就嘆,只怕叔公也撐不了多長時間了。劉太公和劉元起皆勉勵了他們幾句,劉恭便帶着劉備兄弟倆退了出來。

接下來,便是把家中收拾得乾乾淨淨。劉備家裡,劉備死活不讓母親動手,他喚來劉恪兩個,把裡裡外外的灰塵、雜物弄得乾乾淨淨,煥然一新。劉母只用指揮就行。

一年一度的祭祖開始了,在劉元起的指揮下,劉姓族人準備好了三牲,有條不紊的排成兩列,依序進入祠堂淨手,焚香,跪拜。最高的一個神主位便是樓桑劉氏開基祖劉貞。然後以下昭穆分明。

拜完祖先,劉備又準備了祭品,帶了劉恪去了祖父劉雄和父親劉弘的墓地,除雜草,加土然後再焚香燒紙祭拜。

這一切都忙完後,除夕到了。

劉恭讓劉備母子兩個一起去他家,這樣也顯得熱鬧。劉備自然是無所謂,他前世經常在別人家過年,小時候在親戚家,長大了一個人在外就在同學家同事家。但是劉母堅決不同意,覺得各自一家,過年的時候還是不要互相打擾的好。就這樣,劉備熹平四年的最後一天,依然是母子兩人冷冷清清。

到了正月,該拜訪的拜訪了,該走動的走動了。簡家莊也去過了。劉備便計劃再待幾日,就和劉恪去東萊鄭玄師伯處。

鄭玄乃是北海國高密縣人,因爲家裡太窮,現在客耕東萊。根據史載,這個時候相隨他的學徒已經數百上千人。當初的張玄子和徐子平兩個也正在那裡求學。

這一日,劉備與劉恭叔侄兩人閒坐,聊了些閒話。劉備便突然問:”叔父,花二怎的突然便死了?“

劉恭道:”那賊廝,不知得罪多少人。死便死了,有甚奇怪?“

劉備便笑道:”叔父,那花二是不是你動的手?“

劉恭一臉肅然:”五郎,可不要亂嚼舌頭,張縣尉發了瘋,重金懸賞殺人兇手。如今涿郡四處在尋捕賊人。你叔父我可是一等一的良家子,可不要把禍水引到咱們家來了。“

劉備便一笑,轉移話題,不再談論。心中卻是認定此事必與劉恭有關。

到了第二日,劉恭便尋上門來,道:”五郎,走,帶你見識一個好漢!“劉備便問是誰,劉恭就笑,說你見了便知。卻不知爲何,沒有帶上劉恪。

到了涿縣,劉恭便帶了劉備直奔張記老店,劉備便道:”叔父,此處我經常來,以前的野味全賣與此家。“

劉恭還沒說話,便見一聲朗笑,店鋪門口轉出來一個漢子,三十餘歲年紀,白麪微須,身着常服,頭戴進賢冠,爽朗的笑道:”子敬前來,張某有失遠迎啊!“

這人劉備認得,東家張博。劉備便把眼來瞧劉恭,不知道劉恭帶他來見張博是什麼意思。

劉恭便一拱手,道:”寬夫,今日帶了某家小侄前來拜會於你。卻是造次了!“

張博還了一禮,:”無妨無妨!這便是昔日那勇鬥花二郎的小壯士了?“

劉備忙長揖一禮,道:“不敢當,小子五郎,拜見叔父!”

張博打量了劉備幾眼,心道,這一番儀表風姿,不愧是劉家之後,盧子幹高足!便忙用手扶起劉備,笑道:”賢侄不必多禮,且隨我進來!“

穿過後門,到了一處庭院。張博便喚:”大郎,出來拜見你劉叔父和五郎哥哥!“

便見東廂房中,出來一個少年,約莫十來歲,模樣清秀,大眼睛,紅臉蛋,甚是可愛。張博樂呵呵的道:”子敬,此乃我家犬子張飛,家中行一,便呼作大郎。來,大郎,這是你家劉子敬劉叔父,這是你家劉備劉五郎哥哥,還不快快行禮!”

劉備在聽到張飛這個名字的時候,腦海裡面就已經一片空白了。

ps:不好意思,更晚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八百十七章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六百七十章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七百十六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