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

叛軍分爲兩路,一路在北,一路在東。盧植兵少,也顧不得許多,只埋頭往臨湖方向行軍。

劉備心中暗自揣摩,先迎擊東路臨湖叛軍,或許是因爲臨湖叛軍離廬江近些,先平了逼近廬江城的這一路,便可大大緩解城中百姓的憂慮。也讓東南徹底無事,然後就可以揮師北上了。

軍情如火,但盧植卻率部緩緩而行,該吃飯就埋鍋造飯,該睡覺就安營紮寨。劉備覺得有些索然無味,不是應該大軍一日一夜疾行如飛,然後如神兵天降般直接出現在叛軍面前,翻掌間一舉就把驚慌失措的叛軍平定嗎?

其實劉備不知道,盧植率軍一天能走個四五十里已經很不錯了。因爲戰事緊急,所募之兵未經訓練,便被直接拉上戰場。現在勉強在北軍所曲的彈壓下還能保持隊形。要再加快速度強行軍,不知道有多少人掉隊呢。這還幸虧他所募之士都是身體素質甚好的健士。而且此時正常步卒帶上裝備輜重一日行軍也不過三十來裡。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就是那種“倍道兼行”、“出其不意”的急行軍。著名的就是後來的司馬懿剋日擒孟達。根據史料,司馬懿乃倍道兼行,八日而兵至城下,而孟達在信中說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這樣算的話,每天強行軍一百五十里。(漢代的一里沒有後世的五百米,《漢書》所載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但根據各種資料,可以算出漢時一里約等於四百一十五米。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這裡就採取這種了。)

當然,急行軍的壞處也很明顯,孫子說得很明白: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軍將,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足以說明,這種強行軍還是不要經常乾的好。不過,用來追擊、突襲,效果還是蠻不錯的。曹操追劉備,用了五千精騎,一日一夜奔襲三百里,到了當陽之長阪,這樣的行軍速度,讓劉備軍隊一下子就崩潰了。史載備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操大獲其人衆輜重。

三千來號人走了三日,這日,剛安下營寨不久,便有探馬來報,言前方二十里處,叛軍前鋒已至。盧植在軍帳取了地圖一看,前面乃是舒縣與臨湖交界處,叛軍所駐之地名喚古槐集。終於要打仗了啊,只經歷過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劇洗禮的劉備有些忍不住的小激動,總算可以親眼目睹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了。

”老師,我們要夜戰嗎?“其時,天色已晚,盧植已經下令埋鍋造飯,但劉備仍然忍不住問了出來。

盧植看了劉備一眼,這個徒兒,總讓他有新的發現,對經學能闡述新論,對兵事也有獨特的見解,雖然一路上所提所問皆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和稚嫩,但也難掩他思維之廣闊。真不知道他將來能發展到什麼地步,通儒?名將?能吏?唉,現在想這些太早了罷?盧植心中不由一笑,還是少年好呀,有着無窮盡的精力去實踐自己的理想、去認識自己的世界。

”王司馬所部可以夜襲,然畢竟兵少,雖可勝,但其餘卒士未歷戰陣,夜間無法擴大戰果,最後很有可能是一場混戰,是以,夜戰不宜。“我一路率軍行來,言傳身教,就且看你自己能領略多少了。盧植想道。

唉,好不容易弄明白,這時的人根本不存在大規模的所謂夜盲症問題,劉備還以爲可以來上一場精彩的夜戰呢。

翌日清晨,炊煙裊裊升起,軍隊用過飯後,撥起營寨,緩緩結陣而行。午間又用過一次飯後,便隱約可看見叛軍的旗號了。見了叛軍的旗幟那一刻,劉備,盧敏和劉恪三個,便忍不住笑了出來。

號稱都督的便有十幾面,其餘各種將軍、校尉的不計其數,最讓人捧腹的是最前面那杆白色牀單製成的大旗,上書斗大的隸字:替天行道。劉備整個人都有點凌亂了。

看到漢軍出現,前方叛軍陣營便一陣慌亂,只見叱責怒罵聲不絕於耳,過了半晌,才逐漸平靜下來。看到這一幕,劉備興奮的血液不禁漸漸冷卻,對面不過是一羣活不下去的可憐山民罷了,再怎樣,也是大漢治下的百姓。就算再悍勇,又如何能是正規軍隊的對手。自己居然還期待兩軍交鋒,還隱隱渴望殺戮,自己這是怎麼了?

戰鬥很快就開始了,沒有罵陣,也沒有鬥將。就見盧植撥劍往前一揮,王鬆率着五百騎撒着歡就往敵陣衝去了。劉備看着五百人直衝對面黑壓壓的敵陣,明知道王鬆必勝,心中卻有着一種荒謬的悲壯感。

叛軍人再多,也不過是一羣亂民而已。身上沒有着甲,手中的武器更是千奇百怪,木棒,木矛,刀,鋤頭,還有石頭。王鬆率衆驅馬直撲,待到近前,先是發了兩輪箭雨,才撥出腰間環首長刀,就這樣簡單粗暴的直插了進去。然後,便見整齊劃一的刀光閃起,慘叫哀號聲一片。劉備心中一嘆,平叛?一場一面倒的屠殺罷了。

盧植率部尾隨於後,周圍家丁團團護住。便隨着王鬆撕裂的缺口殺了進去,盧植一邊持劍砍殺,一邊讓麾下士卒大呼:”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王鬆正廝殺得痛快,卻見有納降聲傳來,隨之便是成片成片的叛軍拋卻手中兵器,五體投地拜伏於地。他又不好殺降,不禁大怒,便撥馬往盧植旗號而去,見了盧植,便在馬上行了個軍禮,道:”盧使君,爲何要納降?此等賊子,無君無父,今日降明日叛,不若索性殺了個乾淨!“

劉備在盧植一旁,看見王鬆一身血淋淋的,鎧甲上還粘着些紅白之物,不知道是碎肉還是腦漿。又見這傢伙說要殺個乾淨,不禁心裡打了個寒顫,想道:”這廝,平日裡和顏悅色的,想不到卻如此嗜殺,真是人不可貌相吶!“

盧植便道:”王司馬,你口中的賊子,在本官看來,皆是本官治下子民,他等世居此地,又非邊境外族。今日若是全殺了,纔是麻煩。山民牽連數郡,非獨居我廬江一郡。今日全誅之,他處聞訊,再起烽煙,又該如何?今日只誅首惡,餘者好言撫之。“

王鬆不服,再欲開口,盧植擺擺手,道:”好了,本官替天子牧守一方,自有道理。王司馬平叛之功,本官自會有奏章呈於天子御前。”

王鬆這才臉色一緩,不再說話,掉轉馬頭,指揮部下收降去了。秦漢重軍功,天下無事多年,只有西涼那邊打死打活的。但王鬆又撈不到上陣的機會。這次好不容易纔率部出征地方,自然是斬首越多越好。是以他纔在盧植跟前說要殺個乾淨。但盧植是主將,他不得不聽命。不過也得到了盧植替他請功的保障,也不算虧了。北軍五校,天子能知道名字的又有幾人?

一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衆軍士正在打掃戰場。劉備環顧四周,見四處一片狼藉,屍首堆疊得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大片的血肉地上亂滾的頭顱。。。。。。強烈的惡臭味直衝而來。劉備腹間不由一陣翻江倒海,只覺喉間一酸,有什麼東西直涌而上,劉備死死咬住嘴脣,把這股酸水強抑了下去。而一邊的盧敏和劉恪早已經吐得一塌糊塗,昏天黑地了。

前世經歷了無數戰爭片和恐怖暴力片的血漿洗禮,劉備自以爲神經粗大,承受能力超強。直到今日,見了這戰爭的慘烈,劉備才知道,不身臨其境,永遠不知道戰爭是有多殘酷。

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不知道有多少人失去父親、兒子,又不知道多少人從此衣食無靠,在貧病交加中死去,或者是販賣自己爲奴隸。。。。。。

劉備心中莫名沉甸甸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他前世也不過是個宅男而已。從小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然後理所當然的留校。日子簡單平淡又溫馨,沒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無意間穿越到這裡,已經是他所經歷的最神奇的一件事了。

他一直帶着強烈的好奇心,見證着這裡,見證着歷史。似乎沒有什麼能影響到他的心情。直到此刻,心情沉重的他才徹底瞭解,原來他已經不是這個世界的看客,原來他這數年來已經徹底溶入了這個世界,成爲原住民。大漢的命運榮譽,已經與他血脈相連。他爲這裡的一切美好而欣喜,爲這裡的一切不好而悲傷。就如同這場戰爭,他帶着期待而來,卻沒有收穫喜悅,而是濃濃的,化不開的悲傷。這些死傷的,都是他的同胞,都是他的族人。不論此時,還是千年之後,皆是如此。

我不要去見證什麼,我要去開創歷史!我要大漢的旗幟高高飛揚!我要百姓從此再無戰亂災禍之憂!劉備緊握雙拳,心中大聲吶喊。

ps:古人夜戰很多,在史上都有明確記載,足見夜盲症乃是妄談。關於秦漢度量衡的問題,我有空會發到作品相關。請大家多多指點多多評論。謝謝大家的支持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