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

劉備等在酸棗誓師時,袁術也着令孫堅開始進軍了。對於“老朋友”孫堅,董卓很是看重,着大將胡軫引步騎數萬,兵出樑縣而擊魯陽。

其先鋒至魯陽城時,孫堅正在城外擺宴與糧草官餞行。遙遙望見兵至,孫堅心就涼了,完了,都在城外,要被一鍋端了。見麾下將校一個個面如土色,便想道,此時可不能慌,否則立即炸營。

冷兵器時代,沒有後世嚴格的軍紀律令,軍隊的戰鬥力很大部分維繫在將領的身上。正所謂兵爲將膽,將乃軍魂。大軍壓境,主帥不亂,軍心便安。主帥若浴血奮戰,全軍則皆可效死。於是孫權強抑心神,故作鎮定,把酒持觴,來勸席上衆將。

衆將校見主帥臨危不亂,一顆心便寧靜了下來,想道,將軍在此,我等怕個球。孫堅麾下士卒看見煙塵滾滾,本來心裡怕得要死,可一看見帥旗仍在,主帥與將校們談笑風聲,心中便莫名一鬆。軍隊是個團體,氛圍最重要。主帥不怕死,部下自然也就膽壯。於是孫堅所部一個個的把胸脯挺得老高。雄糾糾氣昂昂的模樣,彷彿孫堅一下令,便可直衝敵陣。

不多時,胡軫到了魯陽,一看,鼻子都氣歪了,喚來先鋒將就是一馬鞭,罵道:“爲何不立即攻城?”

先鋒委屈得很,道:“將軍,孫堅在城外,安然自若,飲酒作樂,小將唯恐有詐,是以罷兵待將軍前來定奪。”

胡軫久歷軍陣,又在涼州與孫堅打過多次交道,一看就知道孫堅玩得什麼鬼把戲,明明是被自己突襲弄了個措手不及,怕三軍崩潰才強作鎮定,而自己手下那個夯貨卻坐失良機。胡軫正欲破口大罵,眼光一閃,卻見孫堅那邊已經有了動靜,於是連忙怒瞪了先鋒將一眼,下令道:“出擊!”

孫堅在胡軫兵臨城下時,便已暗着心腹引兵緩緩列陣入城,待胡軫下令時,魯陽城門已經砰的一聲關上了。孫堅登上城頭,望着城下的胡軫,大笑道:“胡將軍,久違了!”

胡軫深知孫堅手段,既然入了城,這塊骨頭就難啃了。不過,這又如何。魯陽城小,孫堅兵寡,他就不信,用人命填還拿不下一個魯陽城。

胡軫正欲下令三軍準備器械,攻打魯陽時,左右副將卻勸道:“將軍,我等自洛陽急行至此,將士勞累,不如先歇一歇可好。”

胡軫眉頭一皺,大軍攻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初自己與主公率領涼州鐵騎千里奔襲的時候何曾叫過苦累,從洛陽到魯陽又有多遠,沿途又不是沒有歇息。正欲叱罵時,卻見副將臉上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又見三軍隱隱咒罵聲不斷。

胡軫便開始猶豫了。他知道,涼州兵自從進了洛陽,便變得不一樣了。當年縱橫並、涼,所向無敵的涼州鐵騎,自從進了洛陽這個花花世界,開始淪落了。這次自己率衆出征,竟然有無數將校士卒怨天尤人,不願意出兵洛陽。而一路上叫苦叫累不斷,多次出現小狀況,若不是憑着自己多年的威望,只怕還彈壓不下來。

胡軫見軍無戰心,知道強行進攻也是一場空。只是待大軍休息夠了,再攻魯陽,怕是更加艱難。給了孫堅喘息時間,讓他加固城防,申請援兵,自己在魯陽又如何能有作爲。罷罷罷,不如明言主公,退守樑縣,待其來攻。到時攻守之勢轉換。以逸待勞,以守待攻,就不信孫堅能在自己手上討了好去。

胡軫堅毅之人,其意已決,便不再多言,只下令三軍紮營,準備埋鍋造飯。

孫堅在城頭見胡軫營中一陣歡呼,想了想,笑道:“魯陽無憂矣,我料胡軫必退兵。”

其時孫堅麾下四將,程普、韓當、祖茂、黃蓋,前三人皆追隨孫堅多年。只有黃蓋新附。是以面露遲疑。

黃蓋字公覆,零陵人士,初爲郡吏,後舉孝廉,孫堅爲長沙太守,舉兵討卓,乃闢黃蓋而用之。黃蓋姿貌嚴毅,善於養衆,頗有謀略。故孫堅甚爲看重,見黃蓋臉露不信,便笑道:“胡軫與我曾同在涼州,其治軍極嚴,若是以往,我方入城,他必舉大兵來攻我,使我不得有準備時間。如今胡軫休兵而三軍歡呼,證明其軍已無戰心。胡軫熟知軍事,軍無戰心,待在城外已然無益,徒耗軍糧。是以數日之內,其軍必退。”

數日後,其軍果退。黃蓋深爲信服。自此跟隨孫堅左右周旋,爲孫氏奉獻一生光與熱。

董卓大軍齊出的同時,朝中也着手準備遷都了。太尉黃琬和司徒楊彪既免,董卓便以光祿勳趙謙爲太尉,王允爲司徒。而後着諸公議遷都事。

不知何時,洛陽城中開始流傳一首童謠,“東邊一個漢,西邊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董卓對此,竟然深信不疑。於是不管滿朝文武苦勸,執意要回長安。或許在他心中,長安離涼州更近,更安全罷?

當然,回長安前的第一件要緊事,便是把仍在涼州與叛軍對峙的皇甫嵩給弄回來。這還不算完,還有蓋勳,把他也弄回來,才能安心。

時皇甫嵩爲左將軍,領兵三萬,屯駐扶風。蓋勳爲京兆尹,爲防叛軍,募兵五千,知董卓進兵洛陽後,莫名又增兵至一萬。董卓心知肚明蓋勳這混蛋是防着自己。

當時董卓行廢立之事時,蓋勳就寫了封信來罵董卓:“……昔伊尹、霍光權以立功,猶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終此?賀者在門,吊者在廬,可不慎哉!”

蓋勳聞關東諸侯並起以討董卓,心中大喜,於是去信皇甫嵩,欲聯合皇甫嵩一同起兵。結果皇甫嵩這個傢伙竟然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名義上,董卓乃是相國,他們又沒收到天子的旨意,以下犯上乃是壞規矩。然後涼州叛賊未平,到時大軍東進,涼州叛賊作亂,尾隨於後寇掠三輔,爲之奈何?

蓋勳兵少,見皇甫嵩不同意,便無可奈何的放棄了起兵這個想法。如今接到董卓調令,蓋勳笑道:“皇甫義真不聽我言,如今入洛,乃羊入虎口,生死未可知也。”

蓋勳在長安,等到了皇甫嵩,兩人一同結伴入洛。此次,董卓徵皇甫嵩爲城門校尉、蓋勳爲議郎。兩位手執兵權的重臣,瞬間成爲朝堂中可有可無的人物。

劉備,曹操一路前行,兵臨滎陽時,天公不作美,下大雨了。其實劉備的軍隊,在下雨時並不是不能作戰,奈何友軍曹操作部,全是家僕村夫亡命徒組成的,缺少訓練,全無軍紀。一路行來,都不斷有人開小差逃跑的,要是下雨天強行行軍,只怕就要營嘯跑個精光。劉備又不可能拋下曹操,只好陪同一起紮營了。剛好糧草有些不濟,便一起等等鮑信好了。

這雨下起來就沒完沒了,等啊等啊,劉備沒等到雨停,倒是等來了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消息:公孫度在遼東自立爲遼東侯了。

公孫度,字升濟,遼東襄平人。其父避官不做,隱居玄菟,於是公孫度隨父在玄菟郡紮根。公孫度曾爲玄菟郡小吏,後得玄菟太守賞識,被公府闢爲尚書郎,轉任冀州刺史。後因謠言去官。丟了官的公孫度在家無所事事,幸好他有個好老鄉徐榮。徐榮是公孫度少年時期的伴當。兩人一起長大,交情很是不錯。剛好董卓入京,清洗百官。於是徐榮向董卓舉薦公孫度爲遼東太守。

本來大漢有個三互法,做官都要避開原籍的。結果董卓亂政,胡作非爲,也不管這麼多了。就立刻準了愛將所請。讓公孫度這個遼東土著爲遼東太守。

公孫度任遼東太守,頓時就在遼東引起一陣波瀾。遼東大郡,玄菟小郡,什麼時候輪到玄菟的土包子來任我遼東太守了?更何況這個土包子還是以刀筆小吏起家。風言風語驟起,傳到了公孫度耳中。公孫度怒了,這下好玩了。

一郡太守,乃一郡之軍政長官,本來權利就極大,更何況是亂世之中?公孫度一到任,就把襄平令公孫昭給抓了,用一種極度侮辱的形式,笞殺於鬧市之中。原因無他,就是覺得公孫昭看不起他公孫度,曾讓他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做了伍長。

他公孫度的兒子,一個個如龍似虎,豈能爲老兵?還僅僅只是一個伍長?公孫昭死得冤死了。山高皇帝遠,還因戰亂而阻隔音信,家屬想入京申訴都沒辦法。

公孫度殺了個公孫昭,還不滿足,又找了藉口,把郡中大豪田詔等百餘家,殺得乾乾淨淨。這真正是坐在家中,禍從天降。不過,誰讓公孫度手中有兵呢?

等公孫度把郡中能威脅到他的“刺頭”都殺了個乾淨,全郡再無一個反對的聲音後,他滿足了。

公孫度掌權之後,招募大軍,東伐高句麗,西征烏桓,把異族在遼東郡內的勢力一掃而空。當然,公孫度還是有真本事的,率軍屢戰屢勝,一時之間,威行海外,號令所至,莫敢不從。

人是很容易膨脹的,公孫度在連番的勝利下,就開始膨脹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