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

看來,似乎天下人都把自己當成了籠中困獸,當成軟杮子了。董卓咬牙獰笑:“袁紹小兒,王匡匹夫,遲早讓你知道老子的厲害!”

董卓忙着排兵佈陣的同時,手頭也沒閒着。着令尚書檯的人炮製了無數篇文章,公佈天下,大罵袁紹與王匡無視朝廷,目無綱紀,枉害大臣,說他們所領之兵乃是賊兵,爲了一己私慾而置天下生民不顧……

文章寫得很有水平。親自捉刀的,是大名士蔡邕。蔡邕因言獲罪,差點全家沒命,自此對朝廷和皇帝便不免失望。而後流亡江湖十數載,董卓入京後,慕蔡邕才氣,強召至朝中。蔡邕是個老帥哥,儒學精通不說,還琴棋書畫,樣樣能行。從文學到書法到琴藝,都堪稱大家。董卓一見便喜歡上了。於是三日而歷轉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等職。

蔡邕也不是不知道董卓其人性格剛烈,難以應付。但董卓以相國之重,對他禮遇甚厚。他是個厚道人,不免爲之而感動。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這個時代的人,思想就是怎麼簡單。

典韋可以爲了同鄉去報仇,蔡邕也可以爲了董卓而效死。且蔡邕固執的認爲,董卓就算是擅權,畢竟天子還在洛陽。而諸路大軍討董,卻是未經過天子的許可,名不正言不順,是爲逆賊。這位可愛的、固執的老頭,於是把幾篇文章寫得筆綻蓮花,字字珠璣。看得袁紹、王匡是頭痛不已。蔡邕渾然不覺自己無形中得罪了許多人。或許,他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怕。從董卓死後,唯他撫屍而哭便可看出,先不論對錯,蔡邕便是大漢的真性情之人。

劉備與曹操分取了二城,等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兩人大軍已經到了滎陽城。曹操得知此事,不禁愕然,道:“本初此舉,意欲何爲?”

劉備也想不透袁紹爲什麼要這麼幹,說實在的,兩國交戰,且都不斬來使。更何況大家還有同殿爲臣的香火情。而這冤死的幾人,和劉備雖然不熟悉,但和曹操,關係卻是個頂個的好。曹操聞得諸人死訊,以他心志之堅定,亦不免爲之而泣下。大軍紮營後,曹操攜酒至營北,望北方而拜祭,泣道:“洛陽一別,想不到竟天人永隔。今時逢亂世,海內播蕩,操亦不知何時便歿於王事。諸君慢走!魂兮各歸祖塋!”

這一晚,曹操的情緒很不好。拉着劉備喝了很多酒。然後在席上,與劉備言道:“玄德,依你之見,日後時局如何?”

劉備隨口答道:“董卓必敗無疑!”

曹操抱着酒罈狂笑道:“不錯,董卓必敗無疑。董卓敗了之後呢?”

曹操忽的一下站了起來,搖晃着身體,朝劉備大聲道:“董卓敗亡之後,袁本初必將取而代之!朝堂之上,屆時皆是袁氏黨徒!他袁本初還有什麼不敢幹的?玄德你可知道,你未至酸棗之時,本初便與我等秘謀另立天子,若非你救了太后與弘農王,嘿嘿,嘿嘿!如今,他雖未行廢立之事,卻擅殺朝廷大臣!他把朝廷當什麼了?他把天下當什麼了?”

曹操越說越激動:“我等起兵,是爲了討董,拯救天子與朝臣。可事未競功未成,他卻先殺國家樑柱,九卿他一口氣殺了二個,真是好大的膽子,好大的膽子啊!玄德,我告訴你,就算董卓死了,大漢也沒救了,袁本初謀立天子,擅殺公卿;袁公路指使孫文臺,殺刺史,誅太守,擅佔南陽,好一個袁家兄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漢沒救了,天下要亂了,天下要亡了!”

曹操說得涕淚縱橫,劉備卻靜坐黯然無聲。漸漸,曹操聲音低了下去,不再說話,卻伏在案上沉沉睡去。劉備喚過帳外的曹仁讓他把曹操弄走後,自己卻陷入了深思。

曹操說得都沒錯。就算董卓死了,大漢也不會回到正軌上。只是因爲董卓起了一個壞的榜樣。他讓天下諸侯發現了,原來天子也可以玩弄於鼓掌,原來公卿也可以屈服於武力。於是袁紹密謀另立天子與董卓對抗,袁術幾年之後,更是乾脆自己稱帝……

而其他諸侯們,互相攻伐,爭奪地盤,擄掠人口……再也不奉朝廷的詔令,自己的地盤和爵位,也打算傳給自己的子孫。大漢從一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瞬間分崩離析,變得彷彿戰國末年一般,諸侯爭霸。比起現在,那個時候,纔是真正的亂世,連年烽火,人命如草。百姓十不存一。就如曹操後來的詩歌《蒿里行》描述的一般,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那是何等的慘狀?

劉備知道,曹操今晚失態,以至於淚涕橫流。一是因爲故友無辜受戮,二是因爲他看不到大漢的希望了。曹操自幼立志,欲匡扶天下,欲使大漢再現盛世,自出仕以來,他一直爲了這個目的而努力。他交遊廣泛,四處結交,拉攏盟友,無一不是爲了今後作準備。可惜一連串的事件打擊,讓他徹底失望,以至於今晚再也抑制不住負面情緒,全面爆發開來。

先是謀誅宦官的時候,大將軍何進與袁紹等人讓他失望,再後來,董卓入京,又是一重打擊,他逃離京師時,熱血仍未冷,暗暗發誓,遲早會回來清君側。然後便有了關東諸侯討董之事。他激動得不能自己,說服衛氏散盡家財,招募敢勇健兒,到了酸棗之後才發現,諸侯竟然人人心懷鬼胎,每日裡除了宴飲,便別無他事。好吧,就算如此,他依然振作精神,隨同劉備一路往洛陽打。

到了洛陽,趕走了董卓,大漢就有了希望。曹操如此想。結果剛到滎陽城下,便傳來了他們的盟主袁紹,擅殺公卿數人的消息。

曹操再也扛不住了。董卓纔是他們的目標,朝中百官,與他們本來就是休慼與共,如今盟軍的屠刀竟然落到了公卿的身上,那麼盟軍與董卓還有什麼區別?這不是把百官往董卓那邊推嗎?如此一來,就算打敗了董卓,又有什麼用?你袁紹如此殘酷,豈不是又要成爲第二個董卓?那麼大家起兵,還有何意義?

帶着對袁紹的極度不信任和不滿,曹操今晚情緒失控了。

帳中杯盤狼藉,劉備卻一動也不動。他在深思。自己該何去何從?自己終究不是那冷血心腸般的人,做不到像袁紹等天下諸侯一樣視人命如草芥。像袁紹日後搶韓馥的冀州,曹操屠徐州,這等事,他也做不出來。

那麼,他該去哪裡?益州有劉焉,交州、涼州、幷州等地都不用說了。年底盟軍散夥後,袁紹去搶冀州了,後來更是擊敗師兄公孫瓚,佔了冀、青、幽、並四州之地。而明年老曹就會大發神威,連敗黑山軍,在東郡立足之後,更是在劉岱死後,霸佔了整個兗州。從此他與袁術打、與陶謙打,開啓了他征伐天下的腳步。至於揚州,孫策與袁術聯手,在那裡攪風攪雨,最後便宜了孫氏。揚州是個好地方不錯,但只能偏安一隅,日後如何能夠抵擋北地精銳?再說了,欺負子侄輩,不太好吧?

荊州,現在劉景升已經單騎入荊州了罷?劉景升作爲著名黨人,名望不在自己之下,自己去搶他的地盤,打得過打不過另說,要是劉景升一怒,聯絡士人鼓搗檄文來罵自己,這得不償失啊?

幽州,公孫瓚和劉虞馬上就要打生打死了。一個是同門師兄,一個是寬厚長者,到時自己站哪邊都爲難。他們這仇恨,怎麼調解都沒用啊,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以及對掌控一州之地的**,導致了他們最後的全面衝突,這事,還是別攪和進去了。

劉備掰着手指頭數來數去,竟然訝然的發現,自己沒地方落腳了,當然,他還是名義上的巴郡太守。可是一郡之地,如何養他數萬大軍?之前籌備許久的糧草軍餉,也快見底了,如何是好?

思來想去,劉備最後決定,不管那麼多,先打到洛陽再說。

記憶中,董卓遷都,聯軍到了洛陽之後,便死活再也不肯西進一步。若不是王允使了個美人計,讓呂布與董卓來了個窩裡反,只怕董卓還能在長安逍遙好多年。而董卓死後,呂布竟然彈壓不下董卓遺留下來的驕兵悍將,最後王允身死,呂布出逃,而涼州將領自相攻伐數年,害得長安地區也是一片蕭條。而直到六年後,天子才東歸,被曹操迎往許都……

自己欲興大義,欲平亂世,欲再興大漢,便一路打到洛陽,打到長安去罷。好讓世人知道,天下諸侯碌碌,但大漢還有劉備,還有劉玄德!

想通此節,劉備長身而起,離帳而去。

感謝書友煙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賞,感謝書友cloud146的打賞。

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七百三十章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