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

說時遲那時快,關羽忽地矮身,拖起一具敵軍的屍首,擋在自己和夏侯惇之前,然後手中大刀揮舞,對身後還未反應過來的將士大喝道:“撤!撤!”

話音方落,便見嗖的一聲,左臂一陣劇痛傳來,卻是左臂上中了一枝小弩。⊥頂點小說,..關羽不敢怠慢,慢把手中破布袋似的屍首高高舉起,護住己身,然後退至雲梯處,幾個縱躍而下。此時,夏侯惇與衆將士已翻身下了城頭,迎住關羽,退出弓箭手射程範圍之外後,夏侯惇恨恨的道:“徐榮老賊!可惜就差一會會,滎陽城我們就拿下了。”

關羽陰沉着臉,忍住劇痛一把抓住箭桿,悶哼一聲,弩箭帶着一塊血肉被他撥了出來,而後用腰間包囊中的潔淨白布條死死裹住傷口,乃道:“且先回營!”

徐榮在城頭率領弩手出現的時候,劉備就知道要不好了,這次攻城,鐵定無疾而終。於是只好下令鳴金收兵。

打掃戰場,掩埋袍澤遺骸之後,曹操至劉備帳中,沉聲道:“玄德,徐榮此人,手段老辣,性格穩健,依我之見,滎陽急切之間不得下。我有一策,可破滎陽。”

劉備哦了一聲,便很感興趣的道:“孟德有計可破滎陽?快快道來。”他和荀彧兩人湊一塊討論了小半天才有個眉目,想不到曹操這麼快就有計劃了。

便見曹操咬牙道:“依我之見,不如大軍退後三十里,然後多造木伐,使人決汴水灌滎陽城,而後我等順水而下,可一鼓而定滎陽!”

劉備聽完,呆了,心想,果然是老曹,不愧心狠手辣,殺伐決斷之人。這引水攻城,得死多少人?這傢伙,完全視人命如草芥啊。怪不得後來攻打徐州,屠得一路屍山血海……

劉備還在沉思,便見荀彧急聲道:“萬萬不可!”

荀彧高聲道:“我等興兵討逆,意欲何爲?爲的是這天下蒼生,爲的是這大漢社稷!如今孟德爲一滎陽城,而置滿城百姓而不顧,豈不是本末倒置?”

曹操火了,反駁道:“顧得了城中百姓,便顧不了我軍中兒郎的性命!文若,你要知道,滎陽城如今還不是我們的,城中的一切軍民,都是我們的敵人!”

荀彧亦毫不相讓:“皆是大漢治下子民,何來敵人一說?我等唯一的敵人,乃是董卓!”

劉備聞到空氣中的火藥味,從沉思中醒過來,苦笑着讓兩人坐下,而後對曹操道:“孟德,此計甚妙,然則有傷天和,我不欲用之。且水灌滎陽,收拾起來又得費一番手腳,太耗費時間。是以不宜用之。”

曹操沒好氣的道:“那玄德就每天眼睜睜的看着我等麾下卒士送死?”

劉備道:“我與文若方纔商議,可兵出敖倉,敖倉乃滎陽屯糧之地,乃滎陽之必救,我等攻敖倉,徐榮必出城救之,而後於路設伏,靜待徐榮援軍……”

還沒說完呢,曹操就道:“圍點打援?嗯,此計甚妙。好,便依玄德之言。不過伏兵卻須讓我來,反正敖倉乃是佯攻!”

劉備遲疑道:“孟德兵少,若遇援軍,恐非其對手。”

曹操道:“玄德休小看我,徐榮若來,且看我取其項上人頭來!”

這日,徐榮在府中小歇,忽有親兵來報:“將軍,劉備退兵了、劉備退兵了!”

徐榮訝然,才攻打幾天,這就退了,這可不是劉備的風格。於是上城觀陣。只見劉備撥營,三軍果然緩緩向後退卻,只留下一地狼藉。

徐榮沉思一會,道:“遣斥候,與我探得清楚,看劉備大軍往何處去了。”

一個時辰後,斥候飛馬來報:“將軍,劉備兵退五十里,而後往左一折,徑往敖倉去了。”

徐榮心道果然如此。旁邊副將急道:“將軍,敖倉乃我軍糧屯積之地,不容有失,若劉備大軍攻打敖倉,我們可得速遣援軍吶!”

徐榮笑道:“遣什麼援軍,不遣!”

副將急道:“將軍欲棄敖倉乎?”

徐榮道:“敖倉雖然只是屯糧之所,然則背依廣武山,前靠汴水,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比之滎陽也不差多少。劉備會棄滎陽而攻敖倉?他就算攻下敖倉,他能越過敖倉兵進虎牢關?”

副將嚷道:“可是敖倉有糧!”

徐榮道:“對,敖倉有糧,天下皆知,可是劉備缺糧嗎?他急切之間能攻下敖倉嗎?”

副將靈光一閃,遲疑道:“莫非……”

徐榮笑道:“不錯,劉備無非是覺得敖倉有糧,他攻我之必救,自度我必引兵出城往救敖倉。他攻敖倉是假,引我出城是真。我料沿途險要之處,必有伏兵!”

果然,又一個時辰後,有斥候來報:“將軍,去往敖倉道上,山谷之中,隱隱望見旗幟。”

副將拜服,道:“將軍高見!”

徐榮哈哈大笑,道:“劉備,不過如此爾。諸將士,抓緊時間加固城防,整頓防務。最遲明天,劉備就會反應過來,到時我滎陽城,少不了又是一場血戰!”

徐榮心中得意無比,想起劉備率了伏兵在山谷中傻傻的等自己的援軍,而自己卻在府中飲酒享樂,便覺得開心極了。

不過,徐榮想錯了,在山谷中傻等吹冷空氣的是曹操所部。劉備帶了人馬,只是把敖倉死死圍住,而後着黃忠率了士卒鼓譟吶喊。鼓聲震天響,卻不動一刀一槍,羽箭都捨不得射一枝。

敖倉守將之前還非常緊張,到後來看到劉備的投石車都有氣無力的半天才轟上一砲,然後瞬間就放心了。不過還是吩咐下去,晚上一定要瞪大眼睛嚴加守備,搞不好劉備就是驕兵之計,讓自己現在放鬆警惕,然後趁機夜襲。

到了第二日傍晚,荀彧道:“主公,徐榮不會來了。”

劉備笑道:“不愧涼州宿將,看穿此計亦不足爲奇。好了,便進行第二部分計劃罷,文若,你代我鎮守此地,漢升亦在此處聽你調令。我與雲長率五千精卒趁夜離開。”

荀彧道:“主公,五千兵是不是少了點?”

劉備笑道:“再把孟德叫上,就不少了。”說完想起曹操強烈要求去山谷中設伏,又忍不住好笑。

用完晚膳,劉備率關羽、劉恪引五千兵趁着夜色,悄然而去。到了曹操設伏之處,又着令斥候聯繫曹操。

曹操舉着火把到了劉備跟前,疑道:“玄德,你怎麼到了此處,可是徐榮來了?”

劉備見曹操衣甲凌亂,滿身草屑,估計是趴在地上趴的,便道:“孟德,依我之見,此計已被徐榮看破,他不會來了。”

曹操雙目精光四射,道:“我料也是如此,否則你那邊鼓聲驚天動地都傳到我這來了,他豈能無動於衷?既如此,可是要夜襲滎陽城?”

這傢伙,腦袋轉得倒是挺快。劉備搖了搖頭道:“不,徐榮雖然知道我等攻打敖倉乃是引其出城,但此人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滎陽必然和往日一樣戒備森嚴。我等不攻滎陽,連夜潛行,出滎陽之側而擊虢亭!”

滎陽古爲虢國,虢亭便是當時的虢都所在。如今與敖倉一左一右,互爲爲滎陽險扼。若破虢亭,滎陽如斷一臂,且自虢亭而渡旃然水,便可直襲虎牢關。

曹操一聽,眼睛都在發光,道:“玄德,你說要是我們連夜攻破虢亭,而後詐作兩軍廝殺,虢亭未下,徐榮得訊會不會來救?”

劉備心想,這腦袋轉得。便道:“也可一試,若來,便合兵攻之,若不來,我等留一將駐守此地,再返師攻敖倉,取其軍糧,到時,徐榮必亂。”

大軍曉宿夜行,奔行一日夜,總算到了虢亭。劉備下令三軍歇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後發起總攻。

劉備隱於林間觀虢亭,發現城頭守軍毫無異狀,或許是靠近滎陽右後側的原因,滎陽的戰事竟然絲毫沒有影響到虢亭。城牆之上以及城門處雖然卒士比往日多了一倍,可是城門依舊大開,商隊和百姓自行從城中進出不斷。

劉備發現這個時候的一個怪現象,就是天下都在打仗,烽煙不斷的時候,商隊卻往往更加活躍。這些不怕死的傢伙,屯貨居奇,南來北往,販賣各地所震,大賺特賺。劉備也只能感慨一聲,都是要錢不要命吶。

一個時辰後,伴隨着一聲號角,關羽與夏候惇各率五百騎如風般卷向虢亭,身後,劉備、曹操高高舉着佩劍,大聲喝道:“殺!”

近萬步卒舉着刀槍踏起漫天煙塵,一齊往虢亭殺去。

突然的變故,讓虢亭卒士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城門處,商隊和百姓見有騎兵殺至,頓時大亂,把手中東西一丟,便一鬨而散,沒有守軍的引導,大家如無頭蒼蠅般亂闖,城門口變得越發的擁擠了。貨物撒了滿地,還有家禽亂飛亂走,亂成一鍋粥。

等守將得訊趕上城頭的時候,他只來得及看見關羽和夏侯惇舉起大刀砍下去時濺起的血花。

烈馬長嘶聲中,關羽和夏侯惇兩人配合,一個衝鋒便把城門處的守軍殺得乾乾淨淨,而後據守城門,等候自家主公率領的步卒。

一個時辰後,虢亭陷落。

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九章 大道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