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

揚州廬江郡,治舒縣,下領十四縣。北面是汝南、九江;東臨丹陽;南接豫章;西連江夏。境內河網縱橫,西北多山,東南有大江貫穿而過。此時劉備就站在盧植身後,看着城門處出來迎接的一大羣人。江南風物果然又與北地不同。不說風景氣候,單看人物衣飾便知。北人多高壯,南人稍矮小。衣物上北地多簡樸,南方卻偏好華服。

晚上,廬江全體官紳爲盧植一行接風洗塵,宴席上,歌舞不絕,觥籌交錯,賓主皆歡。

太守府,宴罷歸來的盧植更了衣,與盧敏劉備相對而坐。劉恪暈船,一路吐得昏天黑地,目前還在調養身體,並未出席今晚的宴會。

盧植面如止水,輕聲道:“今晚宴會,你們如何看?”

劉備不禁暗歎,自己死活跟着盧植的對策簡直太對了。老師這是無時無刻都在面提耳命的指導自己啊。這一路行來,從盧植的行爲處事,思維方式等等,劉備可謂是收穫頗多了。

盧敏有些小激動:“大人,廬江全境亂成一團糟,百姓人心惶惶,而地方官吏卻依然無所事事,坐觀勢態敗壞。今日宴會之上,鶯歌燕舞,靡靡之音不絕。懇請大人明日發文斥責,以正風氣!”

劉備暗想,盧子達少年熱血,是非觀非常之強烈,對廬江官場看不過眼自是應該,只是官場之上,迎來送往,乃是慣例,若拿這個說事,只怕要犯衆怒。老師久歷官場,又豈能如盧敏之願。

劉備目光微擡,便見盧植搖了搖頭,看向自己。劉備想了想便道:“老師,您履任廬江,官紳前來相迎,乃是常例。不可責之。且老師首要任務乃是平定叛亂,其他諸事,可聽其言,觀其行,緩緩行之。”

劉備此言,深得盧植之意。他一心想回洛陽編書,哪裡想管廬江這許多破事,且官場上有許多不成文的慣例,只要在他眼皮底下不太過份,他也樂得睜隻眼閉隻眼。當然,平叛乃是當前要事,如今叛亂已經呈席捲之勢,諸多黔首流離失所,他可不能坐視不管。

第二日一早,盧植便在公廳喚來郡丞僚屬,調集文檔細看。郡丞乃佐貳官,秩六百石,負責一郡之民政,除了太守就他最大。廬江郡丞孫海,乃益州人,也是新任,到廬江後不久,就發生叛亂了,他還沒搞清楚什麼狀況,前方噩耗又傳,太守戰歿於陣。盧植問他,他對廬江局勢也是兩眼一摸黑,也只能撿自己知道的說了。

“太守,據某的調查瞭解,禍起灊縣,當地大族黃氏欺壓山民,強搶山貨,致數人死,而後山民聚衆圍黃府,黃氏派人報官,縣令便遣了縣尉發兵鎮壓驅散。結果起了衝突,各有死傷,山民一怒之下便縱火焚了黃府。六安、龍舒等地山民聞訊,便也反了。

一月後,襄安大族與山民再生嫌隙,於是襄安、臨湖等縣山民皆反。他等與龍舒諸縣亂賊相互呼應,一上一下直逼廬江城。是以前太守陳使君徵發健兒,臨陣而戰,豈知被流矢射中,不幸而去。。。。。。”說到此處,孫海不禁唏噓不已。國朝郡國也止有百餘,太守乃一郡之軍政長官,位高權重,百餘年來,戰歿於陣的寥寥無無。無怪天子與四府委了盧植來,又擔心再有閃失,還遣了支北軍做盧植部曲。

局勢有些不大妙。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廬江全郡十四縣,從東北到東南,依次排列,組成了個有趣的類似“>”的圖案,而西北與西南,除了西南尋陽外,再無一縣。概因中西部地區多山,大別山脈就在此處。是以人煙稀少,不如東北東南,乃丘陵平原地帶,適宜人居。此時六安、灊縣、龍舒,臨湖、襄安等數縣皆反,真是讓人大傷腦筋。這數縣皆爲廬江上縣,富裕之地,此番亂起,不知多少人喪命,又不知多少人成爲流民。盧植想到戰後境內一片蕭潦,心中不禁大爲頭痛,對引起禍端的黃家也是極度憤怒。

盧植起於微末,對掙扎於社會底層的黔首深爲了解。他們要求甚少,只求不缺衣少食,不顛沛流離,能有個穩定的居所,過着穩定的生活便好。不是把他們逼得沒活路了,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幹造反的活?這可是條不歸路。是以自古以來,只有官逼,纔有民反。

東漢末年,土地兼併日益,無數的自耕農變成佃戶,流民。社會矛盾也進一步尖銳。很多有思想且正直的官員都發現了這個問題,其中就包括劉備的老師盧植。他們一遍遍的向天子上書進言,希望革新政治,釐清吏治,慰撫地方。以達到緩解社會矛盾的目的。可惜天子只知親任宦官,四處斂財,攪得四海雞犬不寧。且西北羌亂數十年,因爲政治混亂,導致西北勢態來回反覆,浪費錢財無算。甚至導致朝廷國庫爲之一空。而後來黃巾亂起,張角一聲號令,天下響應,四海震動。而當時朝廷竟然沒有財力進行平叛,天子只好下令讓地方諸牧守自行募兵。從此,朝廷權威日喪,而有了募兵權且把持一地軍政自行養兵的地方諸雄們,便開始不把朝廷當一回事起來。這也是黃巾之亂後,諸侯分割天下的一個原因了。

盧植與孫海又聊了數句,把一郡之政事悉數託與孫海,又命孫海遣人往叛軍處打探消息。這才結束公事,退回內廳。

盧敏與劉備兩個閒來無事,把廬江輿圖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如何引誘,如何設伏,討論得甚是激烈。盧植回來見他們爭得面紅脖子粗的,不由好笑,道:“何需引誘,何需設伏?吾堂堂之精兵,豈懼無序之亂民?”

一句話震住師兄弟兩個,盧敏還好,盧植一發話,他就不敢吱聲。劉備卻是道:“老師,我等形勢不明,而賊勢甚衆,萬萬不可大意啊!”

盧植笑着點點頭,道:“言之有理。不過吾乃官,彼乃賊。吾之部曲乃天下精銳,而彼卻只依仗人多。賊**亂廬江,官府威信大喪。吾便更欲以堂堂之軍陣擊破之。使之領略大漢之軍威,從此不敢再犯。且細作已經遣出,不數日,必有消息傳來。。。。。。”

盧植說了一大堆,大概意思就是戰略上要藐視對方,戰術上則精心準備。劉備前世不懂軍事,但見識還是有的。不禁覺得盧植說得好有道理。我態度上不把你當一回事,自然就會提高士兵的鬥志,若是小心翼翼,縮手縮腳,士卒反而會覺得悲觀。這是一個心理上的問題。看來我要學的還有很多啊,劉備想道。又思及自己方纔按着《三國演義》裡的故事,準備和盧敏討論火攻,水攻,奇襲等計,不由臉都紅了。

數日後,消息一一傳來,北方三縣賊兵蟻集於龍舒,龍舒縣令正召集城中人馬,防守縣城。而臨湖賊衆卻是繞城而走,連破當地大族塢寨數座,賊兵進寨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臨湖百姓已經是死傷無數。大批亂民正扶老攜幼,往廬江而來。

這一日,盧植於太守府宴請城中諸豪紳,酒過三巡。盧植道:“承諸位之情,今日前來赴宴。吾已決定,剋日募兵,前往平賊。”說到此處,盧植頓了一頓。衆人聽見太守說馬上要去平賊了,紛紛叫好。一個個把酒持觴來勸,以壯太守行色。

盧植善飲,也不多話,來者不拒。一輪酒喝過後,又道:“只是府中錢糧頗有不足。吾欲向諸君暫借軍糧,以賞壯士。如何?”

頓時,剛纔還轟鬧的宴席上,鴉雀無聲。媽的,居然敢把主意打到我們身上。有人心中暗罵道。筵上,無數眼神在相聚,碰撞,然後達成默契。而盧植卻一手持杯,面帶微笑的看着這一切。

其實盧植也是沒辦法,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前太守徵發大軍去破賊,結果自己死了不說,一應錢糧財簿也損失殆盡,現在府庫中不僅缺少錢糧,還全都是糊塗賬。再往朝中請糧卻又來不及,時間緊急,盧植沒時間去一一釐清,只能把主意打到廬江各大地主身上。

半晌後,一個老叟出席一禮,道:“盧使君,我李家願獻糧食百斛,錢一萬,以供軍資。”此人盧植認得,廬江李家家主李著。李家田林山地無數,光良田就不下萬畝,又經營數支商隊。乃廬江數一數二的豪紳,如今卻只願捐糧食百斛,錢一萬。哼,當自己是要飯的麼。

有了帶頭大哥,於是一個個紛紛出來表態,你捐一百,我捐八十,反正在座十數人,就沒一個超過李著的糧百斛,錢一萬的。盧植面上仍然在笑,但這笑意卻漸漸冷了,他如何看不出這些人,在聯合抵制他。

盧植不動聲色,笑吟吟的舉杯感謝大家爲廬江爲朝廷做出的貢獻。衆人見太守言笑如初,心中一顆提着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落了下去。要他們出錢糧着實是心痛。不過盧太守還蠻好說話的,看來不用再加碼了。衆人想道。卻不知道盧植在想着打算秋後算賬。

ps:廬江郡,領十四縣:郡治舒縣,陽泉,蓼縣,安風,六安,安豐,灊縣,龍舒,雩婁,襄安,臨湖,居巢,皖縣,尋陽。“國朝”一說,指當前朝廷,在漢時,已出現該詞。

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