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

關羽遙見波才張牙舞爪而來,不由一聲冷笑。徑自提刀迎上,戰不數合,一刀橫拍波才於馬下,關羽勒馬返身道:“若非主公吩咐,今日必取汝首級”於是吩咐左右綁了。

黃巾餘衆見波才被擒,紛紛來救,關羽劉備兩軍夾擊,黃巾賊首尾不能顧,其軍自亂,然竟不降,悍命相搏。劉備見了,嘆息道:“奈何不畏死乎!”本來還想納降的,看這情況,估計是不可能了,於是傳令全軍,並皆屠戮。

這一場戰,直至黃昏,延綿數裡的戰場,遍佈着殘肢斷臂,血腥氣直衝九霄。劉備着人打掃戰場,統計戰損,波才部數千人被殺戮殆盡,除波才被擒外無一人得活,而漢軍也傷亡近二千,這是劉備領軍以來最大損失。劉備一陣心痛,卻又無可奈何,他也不知道波才部曲竟如此悍不畏死。本來還打算招降了讓波纔去詐宛城的,看來是不太可能了。

又命左右推過波才,波才雙手被縛,卻傲然而立,左右喝道:“還不跪下!”波才把頭扭向一邊,理也不理。

左右軍士便欲發作,劉備把手一擺,讓其退下。他也沒心情和波才計較這個,見波才人品不俗,不由嘆道:“卿本佳人,奈何從賊?”這時候的佳人,指有才貌的人,或女子謂夫君,並不像後世專指女性。

波才扭過頭來,看着劉備,冷笑道:“不從賊,早死溝渠間爾,今只求速死,無復多言!”

劉備緩聲道:“可願降否?”

波才一聲不吭。看來是不打算降了,劉備無奈,只得令左右押下。關羽在則,疑道:“主公,既然此人不降,何不梟其首級,傳示營中,以振軍心?”

劉備道:“殺俘不祥,待破宛後,檻車送至京中,由朝廷處置罷。”

大軍休整兩日,劉備復領軍至夕陽聚觀陣。見賊旗號井然,知張曼成必在,於是搦戰。張曼成自宛至夕陽聚督兵,見寨外漢軍來,便引軍自出。見旗號知是劉備,不敢小覷,射住陣角後謂左右道:“劉玄德以儒學品節知名,不意還通兵法,我荊州大好形勢,盡毀其手,某深恨之。”

有一將道:“將軍,劉備引數勝之軍而來,其勢正盛,不若還兵宛城,據險而守。劉備遠來,待其糧盡,其軍自散。南陽之圍可解矣!”

張曼成道:“不然,彼爲官軍,豈有徵不到糧草之理,且彼取我津鄉,我義軍之積蓄盡落其手,已復無後勤之憂也!當速戰之!荊州已不可爲,且敗劉玄德,而後呼應豫州,與波、彭二帥齊入司隸,方爲上策!”

左右齊道:“將軍斯言甚妙。”他等卻不知道,豫州黃巾已經煙消雲散,不復存在,而波才更是敗於離宛城不遠的博望。

於是張曼成道:“南郡、江夏已失,長沙等四郡已斷音信,南陽勢已成孤,如今我等唯一出路便是擊破劉備,引軍入洛,諸位當與我一道同心協力,不可懈怠!”

左右轟然應諾。

這日天光大好,正好廝殺。張曼成引軍來攻,劉備領軍截住,兩軍鬥做一團,直殺得塵土飛揚,日月無光。劉備見張曼成兵多,恐己難敵,於是命左右縛波才於高臺,擁簇而出,大喝道:“張曼成,汝且看此人是誰?”

張曼成正左衝右脫,忽見高臺上縛有一人,定睛一看,正是波才,不由大驚。不知波才緣何被擒於劉備營中。

正驚懼間,漢軍大呼:“波才、彭脫已敗,彭脫身死,波才被擒,爾等還不速降!”

黃巾軍多有識得波才者,一看果然波才被縛於漢軍營中,心知是真,大駭之下,手腳發軟,哪還有心思再戰,一時之間,形勢陡轉,黃巾不敵,漸漸散亂。

張曼成見勢不好,便令收兵。劉備乘勢追擊,直至夕陽聚,張曼成見劉備銜追於後,不敢入寨,率了殘軍,繞過夕陽聚,一路往宛城去了。劉備欲追,又恐夕陽聚中守軍擾其後,於是乃止,就令軍士攻夕陽聚之營寨。

夕陽聚中守將見波才被縛,張曼成引軍敗走宛城,不由大驚。見漢軍攻寨甚切,知張曼成不能救己,恐寨破不能活,於是大開寨門,出營請降。

劉備盡收其衆,軍勢復壯。乃引軍據夕陽聚,兵鋒直指宛城。張曼成惶然入宛城,見劉備隨後引軍至,懼其軍勢,於是乃閉門不戰。

卻說張飛自引兩千兵至穎陰,見了荀彧,奉上劉備書信,然後說如此。荀彧得信,見劉備遣將而來,大喜,道:“玄德果信人也,我宗族無憂也。”

於是迎張飛入內,置酒肉以犒軍士。酒過三巡,荀彧與張飛相談,見張飛雄姿英發,豪氣過人,偏又談吐儒雅,知《詩》、《書》,不由心甚喜,暗道,此真儒將也,劉玄德果命世之傑也,麾下竟有如此人物相隨。

張飛也屢聞王佐之才名聲,聽劉備推崇如許久矣。今日一見,荀彧風姿特秀,言談之間,儒玄兵農諸家典故,包羅萬象,信手拈來,俊邁之氣有似明月之映幽夜,清風之過鬆林也。不由心仰慕之。思道,荀文若大賢也,主公之言未過之。於是賓主皆盡歡。

翌日,張飛白荀彧曰:“文若,某前來時,主公有言曰一切皆由文若作主。今特相告之。文若定下行止,知會一聲便可。”

張飛爲一路主將,得劉備吩咐須聽素未謀面之人將令,本來心稍有不甘,今見荀彧,芥蒂盡去,甘心爲荀彧之副。

荀彧見劉備尚未與己相見,便以一軍相托,荷以重任,心下激盪不已。不由喃喃自道:“君以國士待我,我豈不以國士報之?”

於是聚集宗族僕僮,盡棄笨重之物,封鎖塢堡宅院,得牛車數百輛。又分軍士護衛於首尾,出穎陰,入新鄭,一路迤邐,往北而去。

沿途荀彧與張飛一道並轡而行,一路上觀幽賞勝,談天說地,好不快哉。每到險勝之處,荀彧便說起典故舊聞,頭頭是道。張飛每聞彧言,心下思之,得益頗多,愈發敬之。沿途或有亂民賊匪,見是官軍,軍勢甚壯,人數頗多,也不敢來襲,只遠遠銜於尾後,每到此時,張飛得抖擻精神,往來驅馳,賊見無機可趁,數天之後便自散去。

一夜,張飛宿於營中,忽聞異聲,乃持槊出營,見營後傳來喧譁之聲,隱見火光,便翻身上馬,正欲行間,見荀彧披髮赤足,仗劍而來,問曰:“益德,出了何事?”

張飛道:“不知,某亦剛出,正欲觀之。文若且歇,某自往彼處一觀便之。”

策馬至後營,方知有一夥賊人猶不死心,趁夜來襲,營中甲士受張飛之令,刁斗不絕,又有明暗兩隊巡視。於是窺破賊之行藏,賊見漢軍察覺,不敢來攻,而營中將士未得將令,亦不敢出。賊子見漢軍不敢出,以爲其怯,竟不退卻,於營外鼓譟賣弄,言語辱之。張飛得聞,大怒,道:“此等人死不足惜!”於是命左右開營門,單槍匹馬而出。直取賊處。

賊見官軍打開營門,以爲將出,心下懼之,正欲轉身就走,卻見止有一將策馬而來,不由大喜,暗道彼一人能奈我等何,待取了此將首級,料漢軍自敗,其間輜重任取之爾。他等卻是覷得明白,數百輛大車,扶老攜幼,又有官軍護送,定是高官致仕、大族遷移,其間錢財必不在少數。

衆賊想得明白,於是返身舉刀,縱身齊取張飛而來。張飛見狀,不怒反笑,鄙之道:“一羣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於是右手持朔,左手仗劍,長驅入賊羣中,雙手齊動,只見血光迸現,慘號驟起。猶如虎入羊羣,往來幾個衝鋒,砍瓜切菜般將衆賊盡斬於地。

張飛一身是血,獨自回營,猶道:“無一合之敵,連汗亦不得出,實在無趣。”衆軍士聽了,不覺愕然。

於是命衆人掩埋屍首,又砍下首級,築京觀於道旁。荀彧或有不忍,張飛曰:“文若,非我殘怖,不如此,何以震懾餘賊。某之職責,以文若親族安危爲重,其餘不管。”

荀彧心智過人,突然驚醒,是了,逢此亂世,若不殺賊,賊便殺我。今我爲賊傷,若我親族有毀傷,誰爲我哀之?如今天下烽煙四起,殺聲連連,早日隨玄德匡正天下,消彌動亂纔是大功德,何故在此作兒女之態耶?於是一整衣冠,向張飛一拜,正色道:“益德言之有理,是我想岔了。”

張飛雖慕荀彧才氣,卻心知荀彧此番不過是初歷如此血腥之事,故心有不忍。待日後久在軍中見得多了,必見怪不怪。自己一路行來,向爲文若言辭所折,日後只怕再難有文若向自己行禮認錯之時,見荀彧行禮,喜不自勝之下竟忘了相扶。

生受了荀彧一禮,張飛神情赫然,便道:“文若,主公曾有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某以爲斯言乃是至理。文若以爲如何?”

荀彧緩了過來,點點頭道:“然也,此等賊子只怕傷行人商旅不知其數,實不足憐。”

於是各返帳中安歇不提。第二日,餘賊復來,見滿地血腥,道旁首級堆成一堆,驚懼之餘,乃知前方之漢軍不可惹。自此不再來追。

又數日,荀彧見賊果不再來,白張飛曰:“非益德雷霆手段,不足以驚賊膽!”兩人相視一笑,交情愈篤。

謝過cloud146書友的打賞。

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七百十六章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七百八十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八十章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六百七十八章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七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