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

南京,周士相已明確放風,監國一至,必擁其登大寶,所以南京城內早?2o??收報監國已至江西時就着手準備登基大典。周士相將籌辦唐王登基大典之事交給了張長庚去辦,桂永智協辦。

張長庚和桂永智受任之後,立即着手清理皇城(原滿城),徵用南京百姓數千人打掃皇城衛生,又重新裝飾皇城,各大城門及主要街道都是張燈結綵,喜氣無比。那些前明官紳亦是歡天喜地,如過大年般,每日城門處都聚集無數百姓,只爲一睹新皇帝龍顏。

登基一應禮儀自有定製,南京又是大明兩都之一,雖被滿清佔了十六年,皇城變滿城,但城中熟悉前明典制的官員卻是一抓一大把,根本不愁無人可用。另外,有錢謙益在,有什麼紕漏也能及時糾正。

周士相這幾天基本不問登基大典籌備的事,他忙着部署攻打江北大營,只每日飯前就桂永智報上來的幾件大事拍板。

自回南京後,周士相也是不勝其煩,每天都有持着各種名貼的江南士紳和前明官員前來拜訪。開初,他還有興致接待了幾人,待現這些人的真實目的不過是來求官之後,甚至還有一些誇誇其談之輩在他面前指點江山,他便藉口軍務繁忙再也不見一人。

那些士紳和官員們見不到粵國公周大都督,又聽說錢謙益將出任唐王政權的三孤太傅,於是便齊去拜訪錢謙益。一時之間,錢府門外是車水馬路,戴風流巾的士子和穿明朝官服的人是絡繹不絕。

錢謙益雖然沒有像周士相一樣對這些人概而不見,卻也有選擇性。前明官紳之中四品以上的他方見,地方上的文壇翹楚他也見,另外便就是他的門生和這些年爲復明捐銀甚多的人。其餘,老宗伯也是有門坎的,不是誰想見就見的。

軍情司奏報,錢謙益府上現在有兩人常住,一人是浙江餘姚來的黃宗羲、另一人則是從湖南趕來的王夫之。據報,錢對二人頗是賞識,稱要在新朝爲他二人謀官。周士相在奏報上批了三個字“知道了”。

這日,周士相忽的來到江寧府大牢,牢中關押着嶽樂、郎廷佐、額色黑、樑化鳳、朱國治、孫可望六人。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周士相竟然下令將六人押至大堂。

六人被押上來時,周士相先看到的是郎廷佐。從前的兩江總督現在身上衣服破破爛爛,沾滿血跡,鬍子上亦是血絲與泥土,兩眼空洞無物,臉上還有咬痕,雙手五指上也是血肉模糊,明顯可見指甲蓋都已被剝落,露出那已結成血疤的肉來,說不出來的慘。

嶽樂的下巴還在開合着,自被強力脫落以來,這位安親王的嘴巴就沒合上過。每天都是獄卒將飯送到他嘴裡,然後替他合上下巴,這樣他才能嚥進肚中。

嶽樂來的奇怪,根本不用獄卒催喝,自己老實走了過來。看到周士相後,也沒有露出憤怒咬牙切齒的模樣,而只在那呆呆的站着。看模樣,倒如傻了一般。

朱國治也被用了大刑,前胸後背都被烙鐵燙得黑,渾身上下已是找不到一塊完整的皮肉。朱國治很清楚,賊秀才是不可能放過他,於是也是抱着求死念頭,每日醒來,必多飲涼水,以求死。只可惜,周士相早有交待,對他們用過刑之後必讓郎中上藥敷治,每天郎中也是一個時辰來一次,現有什麼不對就行施救,如此讓朱國治想死都不能。

額色黑在蘇州時沒被用刑,到了南京卻被打斷了雙腿。兩個獄卒一左一右架着他,將他硬生生的從牢房裡拖上來的。

看到堂上的周士相,被放在地上的額色黑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要磕頭,邊上的郎廷佐卻怒哼一聲:“必死之人,還有何好磕頭的?”

額色黑聞言醒悟過來,趴在那怒目瞪着周士相。

唯一沒有被用過刑的就是樑化鳳和孫可望。前者是本身就有重傷,要是用刑的話肯定經不住;後者則是周士相考慮到孫可望從前畢竟有抗清之功,所以雖罪該萬死,但死前倒也不必讓他受苦。

六人是被俘以來第一次碰頭,先前雖在同一牢中,可是都是被單獨關押,誰也不知道誰的存在。這會突然見了面,除了嶽樂繼續在那呆,幾人都是悲嗆自心底來。

周士相的視線在六人身上掃來掃去,最後定格在孫可望身上。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忽又有些意性闌珊,揮揮手示意獄卒將人再帶下去。

這真是來的突然,去的也快。獄卒們不知道周大帥爲何突然來要見犯人們,又爲何見到人之後一言不就要把人再帶下去,俱是糊塗,可無敢問,一個個上前將人犯再次押下去。

郎廷佐等人也和被押來時一樣,不一言,任由獄卒將他們再帶下去。只孫可望在走到大堂口時,忽然回身問了一句:“周大帥是不是要送我們上路了?”

聞言,郎廷佐等人身形不由自住的滯了一下。雖不畏死,不懼死,也自知必死無疑,活的更是生不如死,可在死期真要到時,他們難免還是有些反應的。這是人的本能,怎麼壓制都壓不了的。

“明日我大明監國殿下便要來南京了。”

周士相沒有回答孫可望他們死期是不是將至,只是告訴對方唐王明天就要到了。說完,他負手而去。

孫可望在那長嘆一聲,搖了搖頭,默默的跟在獄卒後頭重新回到他那間暗無天日的牢房中。

次日,唐監國車駕抵達南京西面的大勝關,周士相、張煌言各率文武百官郊迎。

唐王至後,周士相和張煌言領百官下跪行禮。唐王上前親扶周士相、張煌言,和聲讓百官起身。隨後,周士相便請唐王入城,正陽門那裡還有歡迎儀式,錢謙益領着一衆士紳和百姓正在那等侯。

唐王車輦在數千太平軍將士的簇擁保護下駛往南京城。走過中和橋,遠遠便見正陽門那有無數百姓相迎。

望着那些百姓,再看眼前這座雄偉的南都城,唐王心生感慨,竟是忍不住淚流。

至正陽門下,錢謙益突然出列跑到車駕前面請奏說:“殿下先入城耶?先謁孝陵耶?”(未完待續。)8

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十九章 晦氣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一章 祭拜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284章 朕發誓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今天無更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十四章 勸說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三章 復仇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