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大丈夫人生一世,豈有比誅14殺仇虜更爲痛快之事?!

血酒當飲,如浮人生一大白!

周士相取了血酒一飲而盡,前來孝陵的太平軍諸將也跟着拿起酒碗豪飲。文官們雖然不如武將豪放,十有**也和滿清有着國仇家恨,一個個都咬牙切齒地吞下血酒。就連內閣首輔郭之奇和兵部尚書張煌言,也是仰首喝得鬚髮皆濡。次輔連城璧和幾個膽小的降官,卻是不敢上前端起那血酒,只在那微微發顫。

錢謙益等一干江南士紳被周士相及諸將舉動看得呆了,隱覺此舉如江湖遊俠好漢般,於這莊嚴的祭陵儀式格格不入。錢謙益心下遲疑,不知當否上前一飲血酒。唐王初時有些發怔,但猶豫了片刻,卻毅然上前端起一碗血酒“咕嚕”飲盡。他於韃虜有大仇恨!長兄隆武帝、三兄紹武帝都慘死於清寇之手,唐王一系更是家破人亡,枝葉凋零。文村苦熬十幾年,生聚教訓臥薪嚐膽,等的不就是這復仇的一天!

方纔孝陵享殿內祭祀太祖高皇帝靈位時,唐王接過司禮官呈上的祭酒,灑酒三爵於地,臉上已是涕淚交下。後面從祭的文武百官,也無一不是激動得痛哭失聲。男兒有淚雖不輕彈,但到成功告廟之時,縱是硬漢也不能無情。縱情一哭,用淚水洗去心頭十幾年的恥辱怨恨,任誰都說不得一聲女子氣!

首輔郭之奇在哭。他矢志抗清十幾年,年已半百,鬚髮盡白。家人卻不是死於抗清,就是死於逃亡海上。本是知天命之年,可以耕讀享受人倫之樂,卻化國爲家,孑然一身。如今一朝光復,怎能不大哭一場來祭郭氏滿門族人?

兵部尚書張煌言在哭。二十五歲時,他還只是區區一介舉人。聞聽南都淪陷,毅然舉兵。然而今日,和他一起高喊大明覆國的錢(肅樂)員外不在了,和他一起倡義起兵六狂生(浙東貢生董志寧、諸生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毛聚奎六君子,當時僅毛聚奎逃入山中隱居倖存)不在了,和他生死相依的張名振也不在了。浙東戰友們或憂憤病死、或壯烈殉國。青春已逝,人屆不惑。灑淚祭摯友,一表衷心豈易!

宗室鎮國將軍朱統在哭。他本是寧藩下的鳳子龍孫,幼時雖不能說嬌生慣養,卻也吃穿不愁。他父親早逝,全靠母親劉氏撫養。不想清兵一來江西,朱氏宗室卻遭了滅頂之災。

朱統永遠不會忘記他從城裡逃出來前,母親在家中上吊而死的慘狀。他逃到廣東,顛沛流離十幾年,終於又作爲宗室打回了南京,拜謁了孝陵。剛進享殿,他就放聲大哭,爲了列祖列宗,也爲了自己的母親!

錢謙益觸景生情,也是老淚縱橫。乙酉年(1645年)的那次失節,讓他十五年來坐立不安,夢裡弘光帝那雙憂愁的眼睛每每將其從夢中嚇醒,旁人水冷頭癢的嘲笑也讓他膽戰心驚。他痛恨自己的懦弱,恨不得點燃房子和萬卷藏書一起化爲灰燼。自古書生無用,文章經綸不能救國,滿腹錦繡也不能驅虜!十五年的噩夢,終於得解。老宗伯是爲自己而哭,用淚水洗去自己的恥辱和心結。

就連光復南京、再造大明的功臣周士相也在流淚。自從刺殺由雲龍,從新會逃跑之後,繁忙的戰事和政務雖然能夠讓他暫時忘卻父母妻兒。然而每當半夜醒來時,他仍然會和當初那個秀才一樣,不由自主地喚一聲妻子的名字,想讓早已不在人世的她去看一下安兒是否餓了。然後心臟就猛得一痛,不得不抓住胸口低聲嗚咽幾下。

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還沒有消滅滿清,但光復南都和半壁江山的成就,仍然讓他有大仇得報的感受。周士相一垂淚,把身邊的瞎子李也帶哭了。他哭得完全莫名其妙,只因爲跟着大帥感情太深,沒鬧明白咋回事就哭了。

如是享殿之內,上至唐王監國,下至微末小官,無不飲泣。一直堅持抗清的文武官員自不必說,連新近投降的張長庚等降官都在號哭。其中原因卻純粹是爲了在新主之前表示忠心,起碼演技不能落人之後。

半晌,待君臣哭聲稍息,早已等候一側的禮部官員紅着雙眼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祭文開始宣讀:

“維甲申國難十有六年,王師克復南京應天府。九世孫聿鍔謹率文武功臣,祇謁太祖高皇帝之陵,祝以文曰:惟我太祖高皇帝,繼天立極、聖神武文,誅除暴胡、威加中外。故海內一統,茂德澤於兆姓;君臨天下,神功昭於百代。乃天錫九疇,彝倫攸敘,十六朝列聖相繼;載興炎運,四海鹹安,三百年社稷承平。

惜乎後世守成,漸怠前訓;雖託祖制,實失其旨。疲病日深,積弊累沉。彼時文臣昧於義理,據其職而失其政;武官溺於嬉玩,有其兵而無其防。遂有甲申一變,天陷地裂。於是東虜乘隙,荼毒中原;竊據兩京,褻穢孝陵。竟歷十五載矣!

幸人心在漢,高皇遺澤不竭;天命未改,大明國祚未絕。臣雖不肖,猶得遠近忠貞襄助,四方英雄用命。是以監國天南,起兵粵中,剿戮兇頑,洗雪舊恥。今江南半壁,俱復舊觀;燕山遼水,指日重光。乃敢敬告於太祖高皇帝,以慰英靈,以安聖心。

俯斯山河,不勝惶恐。仰我祖陵,唏噓流涕!念先人開闢之難,思祖宗創業之艱。敢不開維新之化、臻丕乂之風,勵精圖治、節用安民。使我皇祖之德,延澤萬代;三代之治,復見海內。伏維我太祖高皇帝臨之鑑之,尚饗!”

香火繚繞之中,錢謙益手書的祭文化爲縷縷青煙,扶搖直上天際。剛纔有些陰霾的天空竟然有如神靈般撥開薄雲,射下一道道斑斕的光線,山上望去,如金線千道,又如龍鱗萬點。

“此必是太祖高皇帝垂憐我等,顯靈如斯啊!”

大學士丁之相失聲喊了一句,衆人聽了又是齊齊向孝陵山上叩拜,呼號高皇帝之聲不絕於耳。如此又拜了近半個時辰,方纔祭畢。等到百官跟着周士相分了六賊的血酒飲盡,唐監國便準備下山進南京城。

然而唐監國剛在司禮太監潘應龍的導引下走下玉階,周士相卻帶着南京文武快步上前堵住陵門,然後黑壓壓一片下跪叩首高喊道:“臣等恭請監國殿下順天應人,克繼大寶!”(未完待續。)\+本站官方手機最新閱讀器app上架了!每日更新新品海量小說內容,體積小省流量,無廣告,查找小說更方便,快來關注微信公衆號jiakonglishi(按住三秒複製)下載手機客戶端】

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十八章 剔發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爲了帝國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十一章 朝廷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