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

江西,南昌府南浦驛。

第三鎮鎮將蔣和、江西布政使李之粹領着一衆文武在驛站已經等了半天,卻遲遲沒有監國殿下行輦到達的消息。

李之粹有些坐不住了,廣東報來的消息說監國今天上午就會到達南昌,在城中歇息一夜後,再行啓程奔九江,然後走長江水路去南都。可這都等了大半天,監國卻遲遲不至,不禁讓李之粹有些擔心,是不是路上發生了什麼事。

江西光復才兩個多月,境內尚有不少清軍散兵和土匪作亂,鄱陽湖上的水匪也沒有被清剿,這要是監國真在江西出了事,那後果李之粹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擔心之下的李之粹便請蔣和派一隊兵去接應一下監國一行,蔣和當即同意,命親衛隊長趙大彪領鎮部騎兵去接應。

這趙大彪原是香山一個農民,祖上世代打鐵爲生,傳到他這輩,已是第12代。據說,趙大彪祖上是當年隨南宋端宗皇帝一起從福建逃過來的大官,崖山一戰後,他祖上和十幾萬軍民一起投海殉國。投海時卻因捨不得只有幾歲大的孫兒一起死,便叫人將他帶走。後來這孫兒便隨那些南宋皇室後裔一起流落到香山,也改姓了趙,從此就有了趙大彪這一支。

廣州清軍三路進軍香山要圍剿太平軍時,一路之上逢鎮便屠,見村就殺。趙大彪帶着老母和鄉親們往南逃難,路上兩次被清軍發現,死了不少人。最後,趙大彪的母親和一衆老婦爲了不拖累年輕人,爲了能讓兒孫們能夠活下去,便在一個夜晚集體摸到林中自縊。

哭着安葬了母親後,趙大彪抹乾淚水,帶着妻子和鄉親們繼續逃難,最後被蔣和手下的太平軍所救,打那之後,這趙大彪便參加了太平軍。因爲是打鐵匠,有一身蠻力氣,所以在立了兩次功後被蔣和相中,提爲親衛,現在已是百戶鎮衛隊長了。不過其妻帶着孩子仍住在香山老家務農爲生,縣裡要給趙家在香山城分套房子,趙大彪卻不肯要,有次酒醉之後和人說過,將來不打仗了,他便解甲歸鄉,帶着妻子就在埋葬母親的那處林中開荒,死後也埋那

周士相領兵奔襲南京後,江西的政務交給了李之粹,軍事則交給了蔣和負責。

蔣和第三鎮的丙旅和第一鎮一起奔赴南都,眼下他手頭只有甲、乙兩旅,還有一營騎兵,嫡系兵馬不足五千人。不過另外卻組建了二十營江西治安兵,每營五百人,都是原先江西綠營的降兵和被收編的義勇、土匪。

甲旅駐防在九江,乙旅則在南昌,贛州那邊則是將六營兵合成了一個獨立旅,由蔣和的老部下孫喬擔任旅校。其餘各營則分駐各府、州城及地理重要的關卡要道,統歸布政使司衙門指揮,以爲地方治安和剿匪需要。

雖然周士相沒有如同授邵九公爲廣西巡撫、趙四海爲湖南巡撫一樣,授蔣和爲江西巡撫,走時也沒有明確指定蔣和負責江西軍政事務,但是李之粹卻知道這蔣和乃是當年隨周士相一起打拼的老人,在太平軍中地位甚高,所以事事唯他馬首是瞻,拱手將政務大權讓出,使得蔣和成了不是巡撫的巡撫,在這江西,他就是名符其實的土霸王。

見李之粹仍是一臉憂色,蔣和便笑着安撫了他幾句,說道:“李大人也別急,監國有親軍保護,親軍指揮周保國那人原先就是我的部下,辦事穩重,親軍那幫人也都是我一手練出來的兒郎,有他們在斷然出不了事。”頓了頓,又道:“許是路上有什麼事耽擱,這纔來晚了。”

蔣和說的是實情,錦衣親軍原先就是他第三鎮的丙旅,那親軍指揮周保國老姓瓜爾佳,滿州名叫昂哈巴。當日周保國和蘇納一起鋸殺塔音布投降之後,就被分在蔣和的手下。打起仗來十分勇猛,不要命的很,所以很得蔣和信重,一路將他從小小總旗提成了旅校大員。後來丙旅被大帥直接調出改充親軍,這才脫離蔣和指揮。現在第三鎮的丙旅是打下贛州後臨時組建,旅校裘國良和大帥身邊的瞎子李是拜把兄弟。

聽蔣指揮這麼說,李之粹便稍稍安定了些。也有些自嘲,這兩個多月來,在蔣和的指揮下,太平軍基本肅清了官道要重鎮附近的土匪,餘下的都是些逃到山中的小股散兵和土匪,借他們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去襲擊有幾千太平軍護送的監國殿下。鄱陽湖的水匪倒是聲勢很大,擁衆不下萬人,可他們也就在鄱陽湖周邊活動,輕易不敢遠離。再者他們也不知道監國要來江西,所以基本可以排除他們襲擊監國的危險。

想來這遲遲不至,當是路上有所耽擱,或許不一會就會到了,李之粹如此想道。

大致過了一柱香後,遠遠聽見蹄聲,李之粹一喜,只道監國來了。不想,來的並非監國隊伍,而是剛纔派去接應的趙大彪。

趙大彪翻身下馬,帶來了一個消息,監國隊伍沒走南浦驛這條路,而是在武陽驛那邊折向朝東走往饒州府那條道了。

“這?”

Wωω ttκǎ n ℃o

李之粹呆在那裡,不明白監國怎的過南昌而不至,直接就朝饒州去了。

蔣和這會卻是一反剛纔的平靜,他想喝問趙大彪什麼,卻礙着李之粹在,不好明言,只好幹瞪着趙大彪。好在趙大彪明白指揮使要問什麼,他把頭搖了搖。見狀,蔣和大是失望,卻不好在面上表現什麼,只好也裝作一臉吃驚的樣子,不明監國何以如此匆匆而去。

“許是監國心繫南都吧。”

李之粹也不好多猜測,只能將監國不來南昌直奔饒州解釋爲監國急着去南京登大寶。這樣想,也說的通,皇帝寶座,哪個不想急着坐上。

既然監國不來南昌,那一衆迎接的官員再侯下去也沒意思了,李之粹當下就要各官回去。這邊正準備走,又有急使來到,卻是從南京直接來的軍帥府中人。

來使一至,便至蔣和麪前,行了軍禮後將一封急令交到了蔣和手中。

“蔣指揮,大帥有令,讓你馬上去南京!”

(未完待續。)

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十章 官員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九章 土匪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五章 辮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