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

沈樹人冷靜下來,也知道想計策的事兒急不得,當晚回屋就先歇息了。

大病初癒,身體也確實疲勞,一沾牀就睡着,第二天辰時才醒。

起牀後他先活動鍛鍊一下身體,出一點汗,然後洗漱用膳。

青芷佈菜時,沈樹人看見一碗龜苓膏狀的食物,但色澤淺亮通透,指着問:“此乃何物?”

青芷:“這是後廚用倭國瓊脂、蒟蒻調製的涼糕,還加了大員的薄荷葉,說是消暑順氣——這些藥材都是昨日來探病的客人送的。”

沈樹人不置可否。

倭國的瓊脂、蒟蒻工藝確有些獨到之處,是用昆布、魔芋秘法熬製的。

但大災之年,一點吃食還要倭國進口,過分了。

鄭家爲了穩住局面,還真是下本錢。

沈樹人本着批判和不浪費的心態,快速吃完,味道倒是很不錯。

……

吃過早餐,沈樹人宅在書房裡,又開始琢磨昨晚的事兒。

他內心還是挺樂觀的。

不就是找藉口去南京麼?自己這種紈絝子弟、鉅富少爺的身份,要惹點別的事情跑路,備選項絕對不少。

他第一反應就聯想到薛蟠打死了人,都能輕鬆跑路,讓賈雨村給他善後,而且還不是畏罪潛逃。

畢竟《紅樓夢》上這個段子知名度太高,語文課都教過,他這種學霸當然熟得不能再熟。偏偏他現在的人設,也跟薛蟠那種鉅富惡少太相似了,而且同樣是要去南京。

思路一旦被這條歪路吸引,後續的壞水就不可遏制地滔滔往外冒。

“我要是也學薛蟠那樣,在蘇州打死個人,然後‘畏罪潛逃’去南京,可不可行?”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沈樹人自己都被自己嚇了一跳。

還好他很快就冷靜下來,認真梳理一下,拋棄了這個荒唐的念頭。

薛蟠上京那是另有目的、是送薛寶釵選秀。而他沈樹人要是犯了事想避一避,憑什麼偏偏跑去南京?鄭芝龍肯定會懷疑是故意的。

其次,犯罪這種事情,真要落下案底,還怎麼入國子監啊。薛蟠那是衝動沒過腦子,自己是謀定而後動,當然要做得更好。

沈樹人順着思路繼續頭腦風暴,很快醞釀出了一個改良版。

“雖然實打實的犯罪不可行,但要是鑽研一下《大明律》,精心設計案情,找點違法性阻卻事由,類似於‘見義勇爲/正當防衛’,效果會如何呢?

只要能做到,在摳字眼套條文時,看起來像是犯罪。但如果‘春秋決獄,取其本意’來看,又不是犯罪,不就能向上申訴了?對了,得先確認一下是不是去南京申訴。”

調查了纔有發言權,不能魯莽。

沈樹人思考問題時,有轉筆的小毛病。此刻便隨手一揮,手中湖筆敲在案頭的玉磬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幾秒種後跟班沈福就出現在門口,靜候吩咐。

“去找一套《大明律》來,馬上就要。”

沈福也不含糊:“少爺稍候,還有什麼吩咐麼?”

沈樹人靠在紅木太師椅上,用筆桿子揉了揉太陽穴:“那就再弄一套……那種規定朝廷各衙門職責範圍的文書來。”

沈福想了想,有些不安地說:“沒聽說過有這樣的書,不過,《大明律》裡的‘吏律’,好像就有包含了這些內容。要不,我先把《大明律》找來,再找師爺確認一下?”

沈樹人頓時有些尷尬,連忙改口:“行了那就先要《大明律》,別的等我看了再說。”

沈福轉身就走,沈樹人則暗暗檢討:自己對明朝法律的認識,居然還不如一個跟班,竟誤以爲《大明律》只是刑法。

看來父親給他新選的跟班,都是家裡認真培養過的,至少讀過書。

不一會兒,沈福就陸續把《大明律》找來了,前後足有上百卷,看得沈樹人一陣頭大,但也只能硬上了。

他先提綱挈領翻了翻條目,大致確認了《大明律》其實是一部包含了相當於後世刑法、訴訟法和行政法的綜合法律。民法內容也稍微有一點,主要是人身義務和田產認定方面的。

至於爲什麼篇幅會這麼多,主要是沈福找來的這些書,不僅包括了洪武年間的本律,還有後來增加的條例——

朱元璋特別厭惡嗣君“變亂成法”,所以《大明律》的條款,兩百多年都沒允許修改過。但早期法律又太簡陋,很多新生事物壓根兒沒規定,嗣君只好律外加例。

洪武本律才三十卷,弘治年間的《問刑條例》又加了二十多卷,嘉靖、萬曆兩代又各加三十多卷,合起來就足足一百二十卷了。

好在沈樹人是帶着具體問題刻意學習,讀書時就像是用搜索引擎一樣直擊重點,沒用的地方就嘩嘩譁翻過去。

這效率顯然比那些大水漫灌的讀書人,要高出不知多少倍。

不過半個時辰,他就把綱目梳理了一遍,順帶搞清楚了幾個用得到的關鍵問題。

比如,他首先確認了,明朝如今早已沒有《大誥》這種“司法解釋”形式了,那是明早期比較常見的,尤其朱元璋最愛用。

但是,遇到疑難案件,地方上審判了之後、覺得有代表意義的,理論上仍然應該上報。省級的提刑按察使乃至中央的刑部複覈之後,如果認爲有推廣價值,就會下發其他地方“學習樣板案例”,完善對法律條文的理解。

有些基層組織做得好的地方,甚至會把下發案例貼在申明亭裡給百姓講解。

只不過,如今明朝都糜爛成這樣了,這種可以“選擇性裁量”的事兒,地方上一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報可不報的都儘量不報。

但這不要緊,反正沈家有錢有勢。沈樹人到時候自然會有辦法、讓蘇州府“自願加班上報、請求複覈”。

確定了制度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確定執行制度的單位。

而沈樹人在蘇州,這一點上又很有利——在其他省的話,根據上報疑難案件的嚴重程度,有些是按察使管的,有些是刑部管的,還無法做到絕對可控。

但偏偏蘇州屬於南直隸。

明朝的南直隸地區,沒有設置布政使、按察使等三使,相關工作,直接就歸口到南京六部的對應衙門管。

所以,無論案子多複雜,最後都是南京刑部管。

妥了。

沈樹人長出一口氣。

雖然還沒找到最終解決方案,但思路又往前拱了一步:

他需要設計一個看似犯法、實際不犯法、但確保能鬧到南京刑部的案子。到時候,南京刑部就會把他提走,當面訊問複覈。

而一旦最終確定他是無辜,比如屬於“正當防衛/見義勇爲”,那麼就不會留下任何污點,還能順勢被發現“原來你病好了啊,那就進國子監吧”,直接生米煮成熟飯。

楊閣老交辦的任務,也就算是保底完成了,鄭家也沒法阻撓。

剩下的問題,只是怎樣設計具體案情。

……

沈樹人窩在書房裡揣着《大明律》憋壞水,眼看到了午膳時間,都沒有歇息的意思。

他如今還在養病,父親也不要他晨昏請安,但飯點還是會讓侍女過來探視一下,要是還沒吃就順便喊上。

沈樹人只好在書裡夾個書籤,起身跟着侍女穿過三進院子、繞過一座有太湖石的池塘花園,來到吃飯的地方。

沈樹人生母已死,父親身邊只有續絃的後媽和一衆姨娘。

本着“食不言”的規矩,吃飯過程中大家一句話都沒講。

等吃完後、侍女端上茶來,沈廷揚揮手示意妻妾都退下。這才問起兒子的身體狀況、今天都幹了些什麼。

沈樹人也順便彙報了自己的思路。

聽說兒子想鑽點《大明律》的空子、設個局,沈廷揚第一反應是比較嫌棄的。

但眼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他就叮囑兒子謀定而後動,先別魯莽。

隨後,沈廷揚又交辦了一件事兒:

“前陣子鄭鴻逵雖是來刺探,但畢竟送了那麼多重禮。大家明面上也沒撕破臉,還是要回禮的。你哪天覺得好利索了,就去他下榻的地方回拜一下。”

這話倒是提醒了沈樹人,他立刻心生一念:“父親,既然我已打算另闢蹊徑去南京,對鄭家這邊,也該先做些鋪墊,以安其心。

另外,對於鄭家打算如何操作鄭森辭學,我們也該提前摸清底細,到時候纔好有的放矢——難不成我們答應帶頭裝病之後,他們就敢明着拒絕國子監的邀請了?”

沈廷揚聽了這提問,倒是一點不擔心,反而難得流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難得你也想到這個問題了,爲父其實早就打探過了——鄭家剛上門時,我便將計就計反問試探:‘如果大家都選擇裝病辭學,難免過於巧合,怕於事無補’。

鄭鴻逵爲了讓我配合,也不得不吐露他們的計劃底細。說是鄭家明面上會回函國子監、答應讓鄭森去南京的,讓我不必擔心巧合。

只不過,他們把鄭森送到蘇州之後,就會讓鄭森在蘇州盤桓休整、露面幾次,然後以‘南人從未北上,水土不服’,在蘇州就地裝病。

鄭家的勢力都在海上,蘇州好歹還在長江口,在這兒他們還有能力確保鄭森無恙,一有風吹草動可以立刻出海逃竄。但要是深入內陸去了南京,他們就沒那個把握了。”

沈樹人點點頭:“既如此,我們更應該儘快讓鄭家覺得我們已經跟他們一條心,促成他們儘快先把鄭森弄來蘇州,這樣後續纔有機會快刀斬亂麻。”

沈樹人心裡清楚,就算他最後瞞天過海、在不刺激鄭家的情況下到了南京,也只是保底完成了楊嗣昌的任務,混個苦勞。

真要超額完成任務,還得讓楊嗣昌意識到“就算沈家的人去了,鄭家依然有可能推諉”。然後再通過沈家的操作,把鄭森也騙到南京,這纔算徹底大功告成、給楊嗣昌一個意外之喜。

事情既然都做了,就要徹底做漂亮。

沈廷揚聽了兒子的話,覺得還是有些操切了。

前一步還沒辦妥,就已經要並行操作其他準備工作,不會太冒失麼?

但沈樹人舌顫蓮花地分析:“父親,時間上很緊迫,不能再慢悠悠來了。你想,楊閣老讓南京國子監邀請我等,雖然只是臨時起意。

可今年是三年一比的鄉試之年,南直秀才八月就要到南京準備秋闈考舉人。我剛纔查了吏律,國子監監生中的前幾類,是可以比照舉人待遇、參加會試的,但都要求在秋闈之前一個月,截止注籍。

換句話說,今年七月份完成國子監入籍,才能比照今科舉人待遇、參加明年的會試。朝廷要促成鄭森儘快辦理去南京,一個重要的誘餌,就是要他卡在七月完成注籍。

雖然鄭森的學問不可能去參加會試。可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期,鄭家就可以長期稱病,對外說‘反正已經錯過了三年一輪的機會,不必急於一時’了。

現在已經五月底,七月份就要把事情徹底辦成,還要留出路上耗費的時間,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這個關鍵點,也是沈樹人上午讀大明律時,纔剛想明白的:

歷史上鄭森能拖到崇禎十五年纔去南京,說不定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反正錯過了崇禎十二年那一屆‘比照鄉試過關待遇’的機會,那就索性多等三年”。

當然,這只是推理,沒有證據。

沈廷揚聞言,眼神再次一亮,讚許地沉吟道:

“確實……時不我待。唉,早知你如此精於推理人情,就該早些年鍛鍊你處理這些官場迎來送往的,這事兒先按你說的辦起來吧。”

沈樹人得到了支持,也算鬆了口氣,連忙跟父親合計了一下具體操作,然後立刻就開始安排。

只要能促成鄭森儘快來蘇州,這事兒離最終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畢竟歷史上鄭森和鄭芝龍父子,在對待大明朝廷的態度上,是截然不同的。鄭芝龍只想要自己的家族利益,鄭森好歹是真心抗清。

說不定鄭家現在這種暗中算計朝廷的小伎倆,連鄭森自己都不知道,只是他父親在操盤。

鄭家父子內部可能存在的潛在矛盾,也是未來沈樹人操作空間的一部分。誘騙一個叛逆期少年反抗他父親,總比直接對付老奸巨猾的軍閥容易。

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56章 風水寶地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20章 屢敗屢戰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