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

對鄭家人使用過第一輪煙霧彈後,穿越以來一直神經緊繃的沈樹人,總算可以稍微鬆懈幾天,調整一下狀態。

每天跟新結交的張煌言、顧炎武參加一些堂會、文會,進一步適應明末的社會生活,磨合一下言行舉止。

閒下來的時候,就翻翻《大明律》,慢慢琢磨完善他的“學薛蟠那樣假裝犯事藉故去南京”計劃。

反正這些事情急也沒用,沈樹人已經想明白了,事情要分兩手做:

一方面他要籌劃好自己如何犯事、後續如何走司法程序。

另一方面他要靜待鄭家被擠兌中計後、先把鄭森送來蘇州,造成一定的既定事實。

如果後一方面還沒影兒,前一方面就推進得太快,反而有可能引起對方警覺從而壞事。

所以,沈樹人估計自己有半個月的時間,來慢慢琢磨謀劃。

當然,這個過程中,他也不能完全放任事情自然發展,所以騙完鄭家人後的第二天,他就跟父親沈廷揚商量了一下,讓父親趕快回復一封密信給兵部尚書楊閣老,彙報一下眼下的項目進度——

那種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能見成果的項目,中間定期向領導彙報,是很重要的。

可以強調任務遇到的新突發情況、新困難,並且表明自己已經想到辦法解決這些困難。

人在職場,不僅要會做事,還得會來事。抓住一切機會在領導面前表現、多彙報幾次PPT總沒錯。

不過,沈樹人的這種風格,一開始着實讓沈廷揚有些不適應。

沈廷揚這人官場覺悟其實不高,只是擅長做生意、擅長管理財務賬目,屬於這個時代偏理工科的人才,說白了就是數學好。

尤其沈家有幾百萬兩的家產,沈廷揚這種人做官多年,始終不在乎巴結上官,反正不巴結日子也過得很好了,又不指望靠升官來貪污。

明朝的人工作節奏普遍也慢,通訊也不方便,“事中彙報”的習慣確實沒形成。所以沈樹人這種21世紀職場卷出來的彙報狂,看起來就很顯眼了。

沈樹人反覆勸說,跟父親強調:

“楊閣老交辦的這事兒,本來這個月就該有眉目的,現在至少又往後多拖了一個月,而且父親還給國子監回覆了一封幫我請病假的信。

這要是不跟楊閣老透個底讓他安心,恐怕等不到這事兒辦完,楊閣老就已經開始記恨我們了。

而且,我們自己送信主動彙報,還可以把鄭家人描述得更加奸詐警覺一些,就說他們消息非常靈通,楊閣老的秘信剛送到我們沈家後不久、鄭家就上門阻撓了。

如此,這事兒暫時沒辦成,罪責也可以往鄭家的刁鑽上推幾分,而我們只是出於謹慎謀國,沒敢妄動,但已經想盡辦法在促成。”

如此苦口婆心,沈廷揚思量之後,覺得確實有理,就仔細斟酌寫了一封密信,等個合適的時機,讓絕對保密的心腹送去——

當然,這次用的是沈家自己的船和人送信,神不知鬼不覺,鄭家壓根兒不知道沈家跟楊嗣昌有聯絡。

送信的過程,也是頗爲周折,最後一直拖到六月初纔到楊嗣昌手上。

這主要是因爲楊嗣昌如今的住所也是飄忽不定。五月初時楊嗣昌還在京城,受命督師六省後就南下了。

原本楊嗣昌定下的駐地應該是在武昌或者襄陽,主要圍堵張獻忠或羅汝才。但他南下途中,就發生了好幾次賊情糜爛擴大的狀況,逼得楊嗣昌不得不一路走一路安排堵漏。

最新的賊情蔓延,往東已經到了淮南的大別山區,主要是馬守應等人爲首的“革左五營”。如果放着不管,就有可能一路蔓延到合肥,威脅到南京的江北地區周邊。

所以楊嗣昌在半路上緊急調整了行程,先在合肥駐紮一段時間,督促駐守合肥的史可法堵住流賊的繼續東擴,等稍稍穩住局勢後,再去武昌和左良玉會合。

好在沈廷揚派去的信使也比較機靈,半路上一路打探消息,纔沒有錯過楊嗣昌的駐地,把信送到了合肥。

楊嗣昌百忙之中,對之前交辦的那些小事,其實都有些遺忘了。

如今看到沈廷揚的回信,裡面強調了自己無論如何一定完成楊閣老的使命、還說了鄭家有多麼完善的情報網、消息多麼靈通,得到熊文燦下獄訊息的時間,竟然不比楊閣老您晚多少……

看完之後,沈廷揚好歹也在楊嗣昌心中留下了一個“勤勉”的影響,也充分認識到了這個任務確實有難度,要是後續能做好,一定得好好嘉獎。

……

話分兩頭,

隨着時間進入六月初,蘇州這邊,距離沈樹人最初穿越也有十來天了。

十天《大明律》研究下來,他也總算把“如何犯一個需要被提到南京複覈的案子”的計劃,初步想出來了。

不得不說,沈樹人的思路,最終還是被《紅樓夢》的路徑依賴所吸引。他想到的辦法,也跟薛蟠“跟馮淵爭買香菱、打死人命”比較相似。

但具體細節和違法性設計上,還是截然不同的。

因爲沈樹人畢竟有後世的法律思維,他對“物權和債權”的差異認識度,絕對比任何一個明朝人都深刻。

所以,他一開始就想設計一個“先買的人沒有登記或者交付,只有契約,而他作爲後買的人,有登記和交付,有官府登記過的公信力證據”,

這樣一旦先買的人上門爭奪,那就是“搶奪奴婢”,或者“私闖民宅”,如果對方主動挑起衝突,就算反擊打死了也不犯法。

而且,沈樹人還詳細查閱了《大明律》,還真就找到了一些可以加以利用的邊緣條款。

這事兒用法言法語說起來比較複雜,但是用人話翻譯一下、舉個例子,就很容易讓人聽懂了。

比如,就拿《紅樓夢》上薛蟠打死馮淵的案子來說,曹雪芹原本寫這個案子,是想抨擊“封建豪強惡霸有多囂張”,

但顯然曹雪芹只是個文學家,同時也是法盲。這個案子只要稍微調整一些細節,薛蟠就可以無罪了。

中國古代雖然沒有《物權法》,但物權高於債權的樸素思想還是有的。

馮淵買香菱、買了之後“要三日之後再來迎娶”,也就是說他買了人之後沒有“交付動產”這個動作,沒有事實上佔有香菱。所以他對香菱的權益,還是一個“債權”,是一個相對的契約權。

薛蟠雖然是後買的,但他買的時候看到的香菱,還是一個沒有被“佔有”的狀態,他就屬於法律上的“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而薛蟠並沒有想娶香菱,他多半也不會有“三日後再來隆重迎娶”的儀式。以薛蟠這種呆霸王不重視侍女的脾氣,多半是交了錢就要提人。

當然,《紅樓夢》裡沒說薛蟠付了錢後就提人。但如果薛蟠提了人,那香菱這個“動產”的交易就被他“交付”了,“事實佔有”了,“債權”就成功轉化成了“物權”,

而物權是高於債權的,馮淵再拿着契約要到薛家上門要人,如果起了武力衝突,薛蟠就可以憑對方“私闖民宅、奪人奴婢”正當防衛。

這個法律邏輯,跟“一房二賣”類案子中,先買的人只簽了合同卻沒過戶房產證、後買的人過戶了房產證、打官司到法院,法院就會把房子判給後買並辦了房產證的人,是一個邏輯。

不動產物權看登記,動產物權看交付,沒有登記和交付這個動作,債權就只是債權,是低一等的相對權。

有了交付或者登記這個動作,才上升到更尊貴的物權、絕對權。

明朝沒有《物權法》,但明朝也是有人身和地產交易的登記/公證制度的,一般賣人賣房,都要地方上的里長鄉賢、叫上左鄰右舍一起爲見證,登記明白、公示鄉里。

《大明律.戶律》還規定了典買田宅一定要公證繳納契稅,如果沒有契稅的要鞭笞四十。

而後來的買家如果公證繳納了契稅,那就當然保護後來手續全面的買主。先買而沒公證沒交契稅的但凡上門爭奪,就是私闖民宅了。

所以,沈樹人如果設計一個案子,在蘇州地界找一個“別人偷偷買了的女人或者產業,但還沒來得及辦理登記”,然後他也去買,打個時間差搶先做個公證登記,他就可以截胡成功。

如果對方再跟馮淵一樣上門搶奪,他就可以正當防衛個痛快。

不過,思路雖然有了,如何具體實施、如何尋找目標,沈樹人還是有些猶豫的。這才導致他從五月底一直拖到六月初,放棄了好幾個潛在目標,遲遲不能出手。

畢竟他是21世紀來的人,是有道德底線的,不想對付那些苦哈哈的法盲。

如果一個買女人買產業的人,僅僅是因爲不懂法律、沒有及時登記,就設計引誘激怒對方、再反殺,沈樹人在道德上也有些受不了。

他還是想找個行俠仗義的機會,最好被他反殺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欺男霸女的惡霸,他再去以毒攻毒、以陰制陰,那就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了。

而且,如果對方不夠惡霸的話,被截胡了之後很有可能直接選擇認慫,都不會上門爭鬥,那沈樹人還正當防衛個毛線?

你首先得做好情報調研,確保被你招惹的人是個一點就爆的炮仗,不能是膽小怕事之輩。

所以,沈樹人才暫時放緩了節奏,不到最後關頭,他寧可再等等,多找找看值得他懲戒的目標。

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沈樹人數次失敗、放手、轉變目標,但這些失敗嘗試也不是完全沒有成果,至少讓沈樹人又總結出了幾條選取目標的指標。

“看來,要選擇那些至少涉及成千上萬兩銀子的大額交易標的來截胡,同時這個交易標的價值還得是之前被嚴重低估了的、截胡之後有很大的溢價空間。

如此一來,被我截胡的人才有比較高的概率是有實力、不怕事的惡霸。同時也有足夠強力的動機,來把被截胡的標的搶回去。

要是跟薛蟠買香菱的案子那樣,花五兩銀子就能買到的丫頭,那原買主可不就得是馮淵那種苦哈哈膽小怕事的小鄉紳了?這種人一來殺他太無辜,二來多半也沒膽子反抗。”

總結出這條寶貴經驗後,下一步的問題,就成了:如何在蘇州府地界,短期內就找一個涉及成千上萬兩的“不規範交易”來截胡呢?

涉及到這種金額,如果是買莊園田產,那多半能有良田、桑園數百畝以上,或者是有配套的繡紡、織紡等工場一併轉讓。這樣的大交易,每年都不多見的,短時間內要找到,很不容易。

如果不是買莊園田產,而是買女人,那幾千兩銀子基本上都是花魁贖身級別的交易了。要找到這樣的女人剛好被贖身能打時間差、還有人爭風吃醋,似乎也不容易。

偏偏沈樹人打聽這些消息時,還得拐彎抹角地打聽,哪怕是動用父親的勢力和資源,他也不敢明說自己到底要找什麼。畢竟這種卑鄙的手段不好徹頭徹尾說出來。

……

時間轉眼來到六月初五。

這天按說又是輪到沈樹人包場堂會請客,請張煌言、顧炎武等人文會切磋、討論時政的日子。

沈樹人知道憋在家裡也無助於謀劃,《大明律》上相關的篇目他也學得差不多了,便一大早就存着心事前去赴約。

沒想到,堂會上表哥和顧炎武的幾句隨口起鬨,倒是啓發了他。

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5章 雙線操作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93章 瘋狂升官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50章 大言不慚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76章 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