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

六月初五,午時。

劉家港碼頭附近、那家老地方的勾欄。

又是一天文人雅集、一邊聽曲一邊切磋政見的清閒時光。

樓上沈樹人、張煌言、顧炎武這幾張老面孔如故,樓下蹭戲的秀才們,卻是換了一波又一波。

大多數來太倉的秀才,都只是路過、候船結伴去南京趕考,湊夠了人數就啓程了。

張煌言顧炎武原本也該啓程,但因爲跟沈樹人相談甚歡,纔跟着滯留。反正提前到南京也是每天跟別人文會,沒什麼差別。

這幾日,沈樹人內心一直存着事兒,在尋找可以做局用的案子。

但他也知道,創意型的工作閉門苦思是沒用的,就是要多跟人聊多瞭解行情。而勾欄瓦舍本就是小道消息、市井新聞最多的地方。

另一方面,趁着這幾日沒那麼緊張,他也有時間規劃一下“楊嗣昌的事兒辦妥了之後,該問楊閣老要什麼好處、如何進入仕途快速爬升、爲抗清佈局”。

而跟顧炎武的數次聊天,也都深深地啓發了沈樹人,讓他很有收穫,逐步調整了自己的目標。對將來該討要或者買個什麼官做,心裡有了目標。

比如,剛穿越來的那幾天,沈樹人就猶豫過一個問題:要不要救崇禎?以後要不要去北方前線做官、全力阻止李自成?

雖然沈樹人知道崇禎是個坑貨,會亂殺大臣,越是到了危急時刻,大臣們無力迴天,誰跳出來做事誰就更容易有生命危險。

但作爲一個漢人,沈樹人內心顯然也不希望清兵被放入關。

因爲他知道,清兵一旦入關,影響可就不僅僅是北方同胞受苦受難那麼簡單了。更會導致人心的崩潰。

很多漢人在精神層面上會出現抵抗意志崩塌。會覺得“北方都守不住,憑什麼南方就能守住,當年南宋不也亡了”。

那些隨大流的牆頭草,甚至會聯想到“古往今來從南往北統一成功的例子很少,不如投了算了”。

戰爭和改朝換代,從來都不是打遊戲。打遊戲可以輕易操控“士氣值”,而真實政治,人心信念是非常難運作的。

所以,沈樹人這樣的專業人士,對於未來是否放棄崇禎是非常慎重的。

得看未來幾年,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好漢人的抵抗意志問題,確保人心不散,然後他才能實事求是地決策。

而認識顧炎武之後,經過幾天的切磋,很快就讓沈樹人看到了一種可能性:

他面前的,可是明末清初最有實力的思想理論家,發明過“亡國者,肉食者謀之,亡天下者,匹夫有責”的理論。

只可惜,歷史上顧炎武的這套理論來得晚了一點,沒趕上大明主要領土淪陷前就提出來,人心的抵抗意志就已經散了。

但是,現在顧炎武提前認識了自己,是否有可能點撥一下、讓他提前往這個方向努力,把這套鼓勵人民抵抗意志的思想武器總結出來、並進一步優化完善呢?

如果可以做到,也就能抵消掉一部分北京淪陷帶來的人心衝擊。

所以,救不救崇禎,不能直接拍腦門,得先把對應選項的彌補後招安排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容不得半分主觀好惡。

現在,這個問題漸漸想明白了,沈樹人對未來買官或要官後的路線,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北方這個爛攤子,自己暫時還沒力量去好高騖遠。未來幾年,先看看能不能幫楊嗣昌圍堵張獻忠系的流賊,尤其是先從那些外圍的、被張獻忠裹挾的、反意並不堅定的軟柿子下手。

一來這樣可以防止將來抗清的大後方根據地,被張獻忠破壞得太慘。

畢竟歷史上南明剛建立的時候,說是擁有南方半壁江山,實際上朝廷能控制的也就是江淮、浙贛而已,滿打滿算相當於四個省。而湖廣、四川已經被張獻忠系徹底攪爛了。

說白了,南方的“益、荊、揚”之地,南明朝廷能動用的只有“揚”,荊、益都是流賊的。

自己將來但凡能防止湖廣、四川被嚴重破壞,全據長江團結人心、打起對抗“亡天下”的大旗,局面都能大不一樣。

而且,如果走剿賊官員的路線出仕,只要初始轄區選的好,選一個與朝廷中樞交通溝通不便、被其他流賊敵佔區阻隔的地方做官。

同時把控好對朝廷的態度、節奏,不要落下明顯的口實。那就完全可以關起門來埋頭種田建設根據地、打擊流賊擴大地盤。

這樣既得了大明旗號的大義名分,又能擁有徹底掌控地方的實利,名實雙收,豈不美哉?

……

在跟張煌言、顧炎武的時政切磋中,偷偷把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想明白後,沈樹人就差臨門一腳、找楊嗣昌要官了。

而問題兜兜轉轉,又繞回瞭如何儘快完成楊閣老的重任、然後上門邀功。

偏偏,在這一天的勾欄文會結束後,張煌言和顧炎武的幾句戲謔談笑之言,忽然點醒了沈樹人。

原來,這幫傢伙,是在這家沈家自營的勾欄開堂會開膩了,張煌言就開始調侃:

“表弟,你家這般家財萬貫,還回回在這辦堂會,也不換個地方。”

顧炎武內心對張煌言的話也是認同的,不過他本來就是白漂,就幫着沈樹人打圓場:

“蒼水賢弟何必糾結,咱縱論的是時政,此處有我等‘鴻儒’往來,雖是陋室,卻也德馨,唱曲的姐兒就無所謂了。這裡畢竟是樹人賢弟自家的產業,方便就好。”

張煌言卻知道沈樹人家底,他便笑着解釋:“亭林兄不必幫他省錢,他就是金屋藏嬌、摳摳搜搜不丈夫。要是真心想另請我們聽曲,哪裡需要額外花錢?

你是不知道,聽姑父說,他從年初就在崑山梨香院包了個姐兒,每月三百兩,無論唱不唱曲都照給。

那次他中暑被家丁擡回來,聽說就是在梨香院,想跟老鴇子求人情,推遲那姐兒的梳籠,給他些時間湊銀子贖身。”

說到這兒,張煌言也是面帶促狹地轉向表弟,說道:“老實說,你是不是打了‘白交銀子不開堂會、不讓佳人再拋頭露面’的心思?

表弟啊,不是我說,這事兒你確實得聽姑父的,不能對那些姐兒太用心,你以後可是要買官娶大家閨秀的。這些花魁也好,頭牌也好,就算你有銀子贖身,她們至少也要當個妾吧?誰肯毫無名分當侍女?”

顧炎武聽了這番八卦,也被激起了一些好奇心,不過也就僅此而已。

倒是沈樹人自己,忽然被提醒得有些尷尬。

他哪裡是捨不得女人拋頭露面,他是自穿越以來,壓根兒就忘了這事兒了。

正事那麼忙,他操心都操不過來,哪裡有工夫想女人。

此刻被表哥提醒,他纔想起自己的侍女青芷好像也跟他提過,他在崑山梨香院包過一個唱曲的。自己穿越前那個肉身原主,似乎被那少女迷得不行,非要贖身納她爲妾,跟家裡鬧。

沈樹人心念一轉,一邊應付狐朋狗友:“偶爾唱個曲有什麼大不了,我這不是覺得遠在崑山,得出遠門麼,就爲了聽個曲,怕你們嫌勞頓……”

張煌言聽了,不由哈哈大笑:“有什麼勞頓的,不過鄰縣而已,坐船走瀏河半日就到了,顧兄就是崑山人,對他而言更是回鄉轉一圈罷了。”

顧炎武不好顯得太殷切,但也跟着說道:“幾位賢弟若是去崑山,愚兄自然是要盡地主之誼的,住我府上就是了。”

言語之間,沈樹人已經把計劃想明白了:在太倉這些日子,他沒找到“搶買婢女/產業、打註冊時間差”的案子來下手,那也是因爲太倉這地方,娛樂業不夠發達。

這種情況下,去崑山轉轉,說不定能有奇效。而且自己既然還包了一個圈內挺有地位的姐兒,說不定能從那個渠道打聽到一些行業內幕消息,

比如“近期有沒有什麼身價不菲的美貌良家少女、因爲家境滑落,已經掙扎在被賣邊緣”,但凡能打聽到一兩個這樣的案子,自己再挑一個時間進度合適的,一切不就妥了麼?

當然了,買女人對他而言是次要的,他只是想作案做局、鬧到南京刑部。

而且買女人惹事,比買田產莊園惹事,還有一點額外好處,那就是更符合他的惡少人設,將來擠兌鄭家人時、更不容易被鄭家人懷疑。

買回來的女人,也不必摧殘人家、強行收爲侍女,還可以見機行事。如果長得不夠漂亮,就打發去照顧自己的後媽姨娘或者姐妹。

崑山是大明娛樂中心,每天都有被賣的揚州瘦馬,總能找到案子碰瓷的。

想明白一切後,沈樹人就約好了,過幾日就在崑山,再請大家幾次客,一起聽曲論政。

約好之後,當天的文會也就散了。

……

回到府上之後,沈樹人立刻吩咐青芷給他準備行裝,他要出門一趟,當天下午就趕去崑山。

還讓負責外面事務的沈福備車。

青芷聽到“崑山”二字時,內心不由自主酸楚了幾秒,但還是忍住了,幽幽說道:“可是覺得自個兒身子已經大好了麼?總算忍不住要去見見陳姑娘了?”

她是通房侍女,自然知道少爺之前在外面看上過哪些女人,要是弄回來了,肯定比她受寵。

沈樹人爲了保密,也懶得多解釋,反正是內宅的侍女,不會跟外人溝通,沒必要多說:“我另有正經事,這你別管。你只要好好跟着我,做事小心,將來不會虧待你的。”

青芷畢竟身份卑微,沒資格吃醋,也就默默準備好了一切,只是臨了細心地問了一句:

“少爺,自你中暑之後,整個人都變了不少。我知道你忘了很多東西,那位陳姑娘的事兒,你總不至於忘吧?需要我幫你回憶一下麼?”

沈樹人心中一震,他還真的忘了,畢竟奪舍的時候,越是近期的記憶越是缺失。不過他知道青芷在吃醋,他就算說自己忘了,青芷也未必會相信,反而多生事端。

他就這麼猶豫了幾秒,沒有說話,眼神卻顯示他陷入了沉思。

青芷很瞭解他,盯着他的表情察言觀色,已然看出破綻,不由心中一暖:

“沒想到你還真把那位陳姑娘都忘了,看來,這次是真有正事了。放心,我不會誤事的,這一點絕對不會對外說。我先把陳姑娘的身份來歷,跟你說一遍吧……”

青芷心情大好,意識到主人忘了外面的狐狸精,心情能不好麼。所以她也就很有風範地幫着沈樹人回憶。

那位陳姑娘,是崑山梨香院的頭牌,也是如今崑曲圈子裡非常有名聲的存在,名叫陳沅,她唱的一折《西廂記》,在崑曲界獨步天下。

陳沅半年前剛滿十五週歲,她養母陳氏就打算讓蘇州豪門名士來競相出價梳籠。當時沈樹人的前身想去贖身阻止,陳氏就開了一萬兩的高價。

可惜沈家阻撓不讓沈樹人納梨園女爲妾,卡他的銀子,這事兒就作罷了。不過沈樹人也靠自己手頭的那點零花錢,先按每月三百兩的價錢包場唱曲——只能聽曲不能睡那種。

換取陳氏推遲陳沅的梳籠、給他時間湊銀子,一包就包了好幾個月,花出去一兩千兩。

聽青芷說起這肉身原本做下的荒唐事,沈樹人也是暗暗搖頭,這連牀都沒上,就爲一個女人花出去那麼多錢,還真是捨得下本。

青芷那麼配合幫他提供信息,沈樹人也不是負心漢,就私下裡跟侍女私語:“放心吧,這次去崑山,不會把她買回來的,我要買也是另外買。我只是跟她打聽點消息。”

如果陳沅那兒打聽不到,就再找老鴇子打聽,總能打聽到的。

午休過後,一切準備停當,沈樹人就驅車沿着瀏河,直奔崑山。

太倉到崑山不過三十餘里路,馬車一個多時辰就到了。找到梨香院的所在時,也不過傍晚時分,還趕得上找妹子陪着吃晚飯。

沈樹人搖着摺扇進門,立刻就感受到了一陣比之前在自家經營的勾欄裡,還要賓至如歸的感覺。

梨香院的姐兒們,似乎個個都認識他,還知道他是出手闊綽的大金主、家裡有幾百萬兩,每個都上來曲意逢迎討好。

偶爾有幾個姿色普通、擠不進來討好他的,就破罐子破摔地拆臺:“沈公子大老遠來捧場,肯定是來找圓圓姐的,咱有點眼色,別礙了沈公子的事兒。

沈公子我們給您帶路,您半個多月沒來了,圓圓姐可擔心您了,那天您中暑暈倒了被人擡回去,姐妹們都感動壞了。”

“您那麼富貴的身家,還對咱這兒的姐妹那麼用心,真是罕見。”

“是啊是啊,而且半月不見,沈公子您又俊朗了不少呢,整個人怕是瘦了十幾斤吧。”

一羣姐兒嘰嘰喳喳拉拉扯扯,簇擁着把沈樹人往樓上引。

她們說的話倒也不完全算恭維,原本的沈樹人肉身,確實高大白胖,畢竟是富貴之家營養太好,也不怎麼鍛鍊。

不過中暑醒來之後,沈樹人非常自律,每天鍛鍊,加上昏迷期間的消耗餓瘦了,確實輕了十幾斤,看起來也就比原先帥了。

如果說當初的沈樹人,只是仗着百萬兩家產讓女人追捧,現在稍稍變帥之後,那些追捧逢迎,已經有幾分真心了。

沈樹人卻來不及思考這些,他只覺得被擠得有些頭暈,下意識撐開那些女人們,內心則是在琢磨她們的話語,試圖提煉出更多有用信息,免得一會兒露出破綻。

尤其是聽到那頭牌的名字時,他心中微微一震警覺:“她們喊那陳沅‘圓圓姐’,那就是陳圓圓了?

我靠,我居然要跟陳圓圓商量‘你有沒有聽說什麼朋友、姐妹即將被賣,我要來截胡’,這也太魔幻了。”

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50章 整軍備戰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8章 鄉試揭曉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46章 忽略不計第48章 實事求是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325章 得國本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6章 天下泰斗第50章 整軍備戰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