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會來事兒

第554章 會來事兒

翌日。

霍以驍到宮門外時,不早不晚。

上朝的文武大臣們到了七七八八,彼此拱手問候。

消息靈通些的,自是曉得昨兒袁疾進了順天府,且是一整夜都沒有出來過。

可惜,畢之安那兒口風緊,袁疾到底說了些什麼,暫時還沒有漏出來,只能稍稍猜測一番。

一面猜,還一面悄悄的,看畢之安一眼,又看霍以驍一眼。

霍以驍由着他們暗暗打量。

當然,大部分朝臣再怎麼猜,也很難猜到袁疾的選擇。

在同僚們眼中,袁大人膽子小,如此膽小之人,畏畏縮縮,只想自保,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命都交出去?

朱茂和項淮也到了。

“以驍,”朱茂走過來,壓着聲兒問,“袁侍郎是怎麼一回事兒?”

陳正翰摸着鬍子微微頷首。

一句都不問,好像又不合他的性情。

兩人商議妥當,便一塊去了御書房。

只是,實在好奇得緊。

皇上看完後,道:“朕也不知道該說袁疾膽小、還是膽大。”

陳正翰聽完,頓住步子,擡起眼皮子看了畢之安一眼:“你的意思是……”

兩人避開了其他人,沿着長廊,走了一段。

陳正翰接了話去:“可那點兒數字的貪墨,與皇上想要的成果差距太遠了。”

霍以驍道:“我只把袁大人捎到了順天府,具體怎麼說的,等畢大人遞了摺子就知道了。”

順天府畢之安搖頭,他並不知情。

查案的是三司,最後給沈家裁決的,是皇上。

除非是罪無可恕,若不然,皇上從重處罰,絲毫不顧念從龍之功,不顧念已故的皇太后,他名聲有損。

陳正翰見他猶豫,並沒有催促詢問,只等畢之安說下去。

皇上撐着下顎,忽的笑了聲。

陳正翰道:“臣以爲,沈家罪大惡極,必須徹查到底,臣請旨抄沒。”

“老頭子爲官多年,自覺清正,臨到告老,還得當一回奸佞,真是……”陳正翰笑得直搖頭,“罷了、罷了,總得有人捱罵。”

說到這裡,他聽了下來,皺着眉頭斟酌了一下,想要找一個合適的用詞。

看向陳正翰,皇上沉聲道:“擬旨吧,愛卿帶人走一趟,你辦事,朕放心。”

皇親國戚、高品大員。

袁疾只交代了自己,與兵部其他官員相關的,他說得少……”

三司和順天府按部就班地查下去,定然會有收穫,就是、就是耗時太久了。

私運鐵器、陷害忠良,那些罪狀是能把沈家給砍了,但始終都是旁證,離確鑿的、能結案的證據,差了一口氣。

若是在早朝時候,他少不得發揮發揮,痛斥沈家一番,要是有人反對,還得極其爭辯,靠三寸不爛之舌讓皇上在痛心之下做出決定來。

要麼……

皇上需得議、得減、得免,哪怕他心裡壓根不樂意,恨不能罪上加罪。

四公子夫人一遞,還是人手一枕頭。

他本不想管太多,或者說,想避得遠遠的,等這事兒早些過去,免得被牽連。

當年案子懸在了腦袋上,逼得各個都得“速戰速決”,趕緊都歇了互咬的心思,免得火燒後院,不止得當心同僚,還得擔心得罪了四公子,整個衙門都會查個底朝天。

畢之安苦笑,攤了攤手:“真不要名聲,我就亂斷案子了,實在是……”

八議制度下,皇上必須“親力親爲”,哪怕把“賢”、“能”、“功”、“勤”都從沈家身上挪開,他們也還是“親”,是“貴”。

早朝上,不止朱茂,很多人都在等畢之安開口。

“也就是棉花采買的事兒,袁疾說得倒也周詳。”畢之安道。

不展開說說如何罪大惡極?

“有些、有些不安,”畢之安重重點了點頭,“對,就是不安。”

陳正翰應了。

陳正翰在廊下站了好一會兒,有些想笑,沒有忍住,還是笑了出來,當然,是苦笑。

四公子夫婦翻案的決心如此堅決,連帶着他們這幾個想當佞臣的,身上擔子都輕了很多。

閔郝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就跟行車一樣,本該有一條好路,才能穩步前行。

畢之安亦嘆息。

以驍這媳婦兒,真是個會來事兒的。

畢之安低聲說了去沈家的狀況、以及袁疾的事兒。

溫宴此舉,是路還不妥,車軲轆先被她推出去了。

畢之安也嘆,有些好笑,也有些感嘆。

陳正翰面無表情。

陳正翰忙應下,與回衙門接案子的畢之安一塊退出了御書房。

畢之安道:“您知道,我也知道,皇上這一次不會放過沈家。

吳公公出去問了,回來稟道:“四公子夫人敲了順天府的門鼓。”

這麼直接的嗎?

皇上靠着龍椅,想說什麼,外頭突然有小內侍來通傳,說順天府有要事稟告。

待送他們出來的吳公公回去了,陳正翰不由嘆息:“畢大人,這是瞌睡了就被人遞了枕頭。”

畢之安全當不曉得旁人的急切,只單獨尋了陳正翰:“老大人,一塊走走?”

畢之安把摺子呈給了皇上。

可直到吳公公喊了“退朝”,畢之安都沒有拿着摺子啓奏,叫人頗爲意外。

可現在是在御書房,沒有其他人,也就無人需要他的表演,陳正翰省點力氣,也讓皇上省點兒勁兒。

查實陷害忠良,皇上自是無法再“寬恕”沈家。

皇上聞言一怔。

皇上要不是看重這個,早就對沈家動手了,怎麼會一直等到現在?

“和通敵相比,就貪墨的那點兒銀子,皇上……”陳正翰面色凝重。

久到我實在心中難安,怕出亂子。

兵部亦是前車之鑑。

他太清楚畢之安的意思了,也太明白皇上的心思了。

立刻結案自然最好,但胡亂斷案,不是他的爲人,也不是陳正翰當官的道理。

陳正翰瞅了眼畢之安,悟了:“畢大人的想法,倒是頗爲冒險,名聲都不要了?”

畢之安亦是瞪大了眼睛,疑惑地看陳正翰。

畢之安說的這些,他一聽就明白,因爲他一早就有了這樣的擔憂。

“以驍媳婦兒?”皇上挑眉,“她這回要告什麼?”

誠然,如此一來,從案子的流程上,還是顛三倒四。

處置沈家,已經是會動盪一番了的,拖得久了,什麼事兒都咕嚕咕嚕冒泡,最後撕咬起來,真就一團亂。

畢之安想了想,道:“斷案需得謹慎,各種證據,要完備周詳。我身爲順天府尹,經手的案子,也該是竭盡全力辦好。只是這一次,我有些……”

還是得坐實私運鐵器。

唯有鐵器,能讓皇上“痛心疾首”、“不得不殺”。

朱茂只好按捺住性子。

吳公公道:“尤侍郎既是被人謀害,遺書也就做不得準,四公子夫人懇請重審平西侯府通敵案。”

實在是皇上要名譽,可不就得底下人當佞臣了嗎?

他們各個都得做小人,在證據還不夠的現在,“逼迫”皇上立刻對沈家動手,別浪費京衛指揮使司的人手守着沈家了,直接進牢裡去,沈府該抄就抄。

誰都不想翻車摔個車毀人亡,那就只能一塊使勁兒,把路上的石子踢開、坑窪添上,一日三千里。

鼠年的最後一天,這本書升爲二星了,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新的一年裡,希望能夠到三星吧。

感謝書友20170822095907041的萬幣打賞,感謝書友嘰嘰歪歪1899、書友20190902170429761、小院子、ChenLinda的打賞。

(本章完)

第222章 出其不意第541章 滿堂譁然第252章 巴掌第526章 最爭氣第612章 就是她了第401章 嘴巴再甜也沒用第514章 侍女第405章 特別的冷第465章 我來尋貓的假條第206章 夠不着(月票90+)第686章 妙人第78章 好姑爺的典範第791章 因人而異第620章 給一個機會第306章 佔便宜第484章 真面目第56章 一氣一個準第601章 不合理第165章 誰要信這種東西第447章 冤家路窄第364章 年年高第188章 快來人吶第36章 太會說話了第111章 虧了第64章 味道有些不對(圈子貢獻6000+)第535章 決斷第763章 你和他不一樣第726章 正途第309章 能屈能伸第6章 耐心第16章 明示了第579章 人非聖賢第623章 靈犀第293章 祖傳的第513章 聽不懂第132章 嚇暈了第337章 睡得很好第507章 哄第357章 雪球第142章 都是黑檀兒的功勞第69章 可能真的沒有第706章 大餡餅第169章 疑神疑鬼第568章 不居功第333章 頂天立地第562章 銅鏡第713章 油鹽不進第806章 慎終追遠第829章 番外20 養生沒有年紀之分第221章 完美第523章 激將第610章 觀望第591章 將就第795章 他有答案第522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178章 胡言亂語第31章 這人彆扭着呢第698章 人都會老的第648章 滿頭大汗第373章 你先養着吧第716章 孔大儒第661章 彌勒佛第42章 真不該心軟第250章 一句話的事兒第282章 不合時宜第512章 骨氣第707章 比西山都高第432章 就是個瘋子第308章 帕子第538章 請纓第388章 老氣橫秋第361章 送第834章 番外25 補得進去第224章 賞賜第242章 破問破答第748章 我不知道第387章 推測第265章 貓爪印第513章 聽不懂第419章 不配拿她們的戲本子第33章 一條船上的第749章 機會第51章 魚湯第686章 妙人第123章 兄妹第135章 弱點第735章 朕又不是瘋子第145章 坦率(求月票)第421章 闖入大觀園的劉姥姥第173章 是時候好好算賬了第713章 油鹽不進第78章 好姑爺的典範第647章 有朱鈺哭的時候第307章 相差第384章 燙了心第557章 疲憊第415章 小狼崽子第37章 狐假虎威上癮了第305章 沒點兒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