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

聽到德川家康的話,不只丹羽長秀和佐久間信盛等織田信長的家臣們臉色劇變。就是那些一同前來的大名們,也十分吃驚。

對方話裡的信息太多,織田信長回到尾張國,而德川家康好象還做了對織田信長不利的事情。

“你做了什麼!”丹羽長秀高聲喝問道。

德川家康很是喜歡這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面對丹羽長秀的喝問,卻偏偏不想告訴他。

“好了,這些日子要委屈大家幾天。”德川家康淡淡的道:“織田信長手下的軍隊,我已經派人控制了起來。大家的安全,我也可以保證。因爲朝鮮戰事喪師四十萬人之敗,織田信長不再值得大家信賴。接下來面對明國的報復,纔是大家接受考驗的時候。”

一提出明國兩個字,便如同在所有人的心頭壓了一座大山。

自從三百年前,東瀛藉助神風,將蒙元派來的大軍擊敗,他們對於中原的仰望心理就已經消失。

但是經過這一次朝鮮戰事,東瀛的諸位大名們發現,大陸國家的實力不是他們可以揣摩的。四十萬久經戰陣的強兵,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甚至是與明軍交戰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就全軍覆沒。

東瀛一場上萬人的戰事,就可載入史冊稱之爲合戰。可是與大明交手,在他們看來無敵的四十萬兵馬卻折戟半島,這是極大的諷刺。

一想到明國有可能派遣數十萬大軍東渡,這些大名們心中就泛起一陣陣的無力和恐懼。

東瀛如今的可戰之兵,加到一起怕是都湊不到十萬人,與明國怎麼打?用什麼和明國打?

“德川君,你若能應對明國的報復,我們大家便奉你爲東瀛國王又如何。”小早川隆景首先開口道。

小早川隆景素有威望,在衆大名中是很有分量的一個。

另一位重量級的大名宇喜多直家也跟着道:“德川君,如果真的能抵擋住明國的報復,大家一定會奉你爲主公。”

德川家康看着這兩人,直接搖了搖頭道:“你們想的太好了,四十萬強軍毀於一旦之間,與明國硬抗是毫無希望的。我想大家都明白,想要再借助一次神風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早川隆景追問道:“德川君既然不能抵抗明國軍隊,如今又挺身而出,卻是何故。”

德川家康笑了笑才道:“我雖然不能免除明國的報復,卻可保證我東瀛平安,難道這還不夠嗎。”

衆人都是有點發懵,這德川家康難道是個憨屁?淨在這裡睜着眼說什麼胡話。

宇喜多直家這裡只得道:“德川君,我非常希望你能說到做到。這裡許多大名都看着,想必你不會信口胡說。只要你能保證我東瀛平安,大家奉你爲主公,也同樣心甘情願。大家說,是不是?”

其餘的大名們立時附和成一片,現在性命掌握在德川家康的手中,自然是要贊同的。

德川家康也不自傲,對着衆大名們深深鞠了一躬道:“諸位受委曲了,事情的結果,過些日子就會揭曉。我希望大家能在京都耐心等待,同時也給各自家族寫信,命家族中也都少安毋躁。”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也都看明白了,這位德川家康就是在挾大名以令藩地。但是爲了活命,也只能配合德川家康。寫封信而已,並不爲難。

京都的這場盂蘭盆盛會,第二天便草草的收場。城內城外,都被德川家康所戒嚴。

兩天之後,明智秀滿帶人回到京都,第一件事就去求見德川家康。

“主公,秀滿幸不辱命,織田信長已經在那古野城被燒死。”明智秀滿沉聲道:“在他被大火吞沒之前,我與許多人親眼看到,他自己先行切腹,真是個剛烈的人啊。”

德川家康聽到確切的消息,心中的石頭這才放下,“明智君,這一次辛苦你了。若不是你的機智和嚴謹,織田信長沒這麼容易會死。如果他的調兵計劃成功,只怕整個東瀛都要爲了他的魯莽而承受不應有的傷害。”

明智秀滿立刻躬身道:“秀滿不敢居功,若無主公在中間運籌帷幄,豈能有秀滿建功之時。更何況秀滿的這條命,也是主公賜予的。秀滿只是做我應該做的,這也無法報答主公恩情的萬一!”

對於明智秀滿的謙虛,德川家康很是滿意,“不管怎麼說,你都是辛苦了。我說話算話,從現在起,你就是我的家臣。而明智家的故地丹波,也仍舊由你來掌握。”

“多謝主公!”明智光秀激動不已,急忙五體投地的拜倒。

次日,德川家康再一次將衆大名們聚到了一起。

這些大名們看到德川家康之後,並沒有什麼好臉色。雖然大家的飲食起居都依然優厚,可是自由卻都被限制。

“各位,已經從尾張國的那古野城傳回了消息。”德川家康目光掃了一眼衆大名們,“織田信長確實是回到了那裡,但是就在於蘭盆節開始的那一天,他已經葬身火海了。”

這個消息太過震憾,織田信長在大家的眼中是個魔王一樣的人物。在與諸大名們的爭戰之中,從來不留情面。自從成爲東瀛國王之後,也對於大名樣及其嚴厲。大家對於織田信長的恐懼,是遠大於對他的尊敬的。

此時聽到織田信長已死,衆人的心中可以說都鬆了一口氣。

小早川隆景看向德川家康道:“德川君,你接下來要如何去做?”

“現在,請大家奉我爲主公。”德川家康肅然道:“我必定會保東瀛的安全。”

宇喜多直家與小早川隆景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便同時出列,對着德川家康拜倒。

小早川隆景想了想,點點頭道:“爲了保全東瀛,雖然屈辱一點,但也不是不可接受。對待強者,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尊重。”

宇喜多直家也跟着道:“是的,主公可派出使節,請求大明的原諒。”

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120章 樸在河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4章 成國公世子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2章 本王瞧瞧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521章 後悔了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20章 蠢萌至斯第376章 歸咎於大明第563章 景郡王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32章 一條退路第82章 我可捨不得殺你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3章 脫貧致富第523章 殺氣盈野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59章 全面鋪開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3章 脫貧致富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176章 溺水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2章 本王瞧瞧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66章 所謀者大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254章 追擊和碩特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48章 治世良醫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155章 一頭冷汗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163章 養心殿裡不養心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20章 蠢萌至斯第532章 一個都不能留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6章 發生何事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21章 真是好險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194章 議事推舉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373章 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