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

高拱定了調子,徐階與呂本兩位閣老,則將方式定下。

到了這個時候,朱載坖才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做的有了一些滋味。

以前都是自己引導這些大臣,如今他們已經不再用自己事事引導。大臣們開始主動去試着瞭解世界,不再是關上門過自己天朝上國的小日子。

朱載坖知道,這些大臣還有他們侷限性,但是自己只要在關鍵的時候提醒便可。

“如此,就依諸位閣老所言。”朱載坖笑道:“待東瀛使節入京,朕會將與東瀛談判之權交與諸位,就按今日所言爲準,不可讓步。”

朱載坖這個不可讓步,便是要讓三位閣老明白,關鍵時刻絕無仁恕二字。

此時若大明稍有善念,對方便會百般順從逃脫大明的制裁。

徐階表情微微一滯,便問道:“陛下,若是東瀛使節不肯接受我大明所提的條件,難道真的會對東瀛用兵嗎?”

朱載坖哈哈大笑,笑聲猛的一收道:“當然會,東瀛不過撮爾小國,吾觀史卻見這小國野心勃勃。弱於唐時便恭順並效仿唐制,而後富強便要張狂無狀。宋太祖趙匡胤曾言‘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我大明也是一樣。趁着國力未有之強,也不能容他。而我大明的疆域還沒到極限,留着這東瀛實在是礙事的很。若是談判桌上得不到,朕便會派兵去取。東瀛使節若有任意一個條件敢不肯答應,便讓他滾回去吧。”

得到朱載坖的這些話,徐階等人前所未有的提氣。

名義上是去談判,但陛下明顯就是讓他們辦一件漫天要價不許還錢的事啊。對此,三人毫無壓力。這種所謂的談判,躺着談都可以。不服就打得他不得不接受。一旦打起來,最後結果甚至比談判提出來的條件還差一百倍。

小早川隆景到達大明京城之時,看着京城中繁華無比的景象,不由得在心中升起一種莫名的冷意。

這等繁華的樣子,足以說明大明的強盛與富足。

因此,小早川隆景也做好了接受冷嘲熱諷脣槍舌劍的準備。

內容極爲恭順恭敬的國書,已經遞交上去,結果小早川隆景連大明皇帝的面都沒能見到。

一般遞交國書,一定要當面遞交,其中代表的是尊重。這次可好,只是一名外交部的小官,便將東瀛的國書拿走了。由此可見,大明對於東瀛是極爲不屑的。

小早川隆景還顧不上爲此生氣,便受到了更大的侮辱。

當他住進大明驛館的第三天,便有外交官將他請到了內閣之中。

接見小早川隆景的,便是徐階、呂本、高拱三位閣老。幾人互相介紹之後,便分賓主落座。

小早川隆景對着徐階,便深深的鞠了一躬,“徐階老,本人遠渡重洋而來,是來遞交國書給大明皇帝陛下的。而且,我想當面向皇帝陛下表達我們東瀛的歉意。”

徐階呵呵一笑,捋了捋鬍鬚,“不必了,陛下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召見於你。你有什麼事情,與我們三位閣老說也是一樣。”

小早川隆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心裡幾乎快憋炸了。

“本人在東瀛便聽說,大明向來爲禮儀之邦。左傳曾言: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小早川隆景深通漢學,雖然氣極卻還是引經據典道:“而今吾觀大明卻未必如此,藩國使節遞交國書而不得一見天顏,實在於禮不合。”

高拱也不與他生氣,只是淡淡的道:“東瀛若是我大明藩國,何以會違逆大明宗主之意?這實在不敢當。既刀兵相見,便是敵國。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便是禮遇了,貴使莫要奢求其他。”

這臉打的啪啪響,偏偏又讓小早川隆景說不出什麼來。

小早川隆景只得轉而言他道:“好吧,既然高大人如此說,那我們就談一談兩國罷兵之事可否?”

呂本點點頭,接過去話頭,“此事甚爲容易,首先貴使要明白,我大明與東瀛談判的前提,並不是罷兵,而是東瀛投誠於我大明。若非如此,我們大家又有什麼好談的,打過便是了。”

“呂大人說不錯,可是我東瀛罪魁禍首織田信長已死。興兵於朝鮮,並非我東瀛百姓的意思。如今罪首已經伏誅,再戰下去又有何意義。”小早川隆景狡辯道。

徐階搖了搖頭,“貴使,若無東瀛百姓提供錢糧,那織田信長打的什麼仗?只怕餓也餓死了他。更不要說什麼提兵四十萬拓地三千里,吞滅朝鮮更欲進攻大明瞭。既然失敗,就莫要再推脫責任。”

“各位大人,我此次來的時候,帶來了萬兩黃金,這便是我們東瀛給予大明的補償。”小早川隆景只得道:“難道,這還不夠大明的損失嗎?並且,我東瀛願意永世稱臣,年年向大明輸貢,永無盡時。”

高拱肅然道:“這還不夠,若東瀛數十年後恢復力量,再向我大明興兵又如何?”

小早川隆景道:“高大人,這是數十年後之事,我們論他做甚。東瀛已敗民貧物少,即使恢復些許,又如何能與大明如此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相比?高大人多慮了。”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貴使,此言用在此時非常合適。”高拱笑了起來。

知道說再多,也不得不向大明服軟,小早川隆景只是不願這麼輕易認輸罷了。而且若不擺出一點姿態來,又如何能讓大明對放寬對東瀛的條件。

小早川隆景點頭道:“我東瀛已敗,自然不敢請求寬大。只是若百姓受苦民不聊生,恐會生亂,又要大明徒費平亂之帑。兩相比較,怕是得不償失。”

兩本摺子內容是早就寫好的大明所提條件,一式兩份。其中便有大明駐軍於東瀛各地,並委派官吏收稅並開辦學堂等條文。這代表着大明根本就不跟他談,只要讓他接受便是,這是極度的羞辱。

小早川隆景氣的渾身打哆嗦,幾乎腦溢血。

第21章 真是好險第59章 全面鋪開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11章 我有一計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93章 掣電銃第65章 這等魄力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202章 靖海伯第27章 一片譁然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8章 心選之人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91章 臣也附議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191章 惶惶不安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171章 實心的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599章 約瑟夫一世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460章 心塞不已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336章 弗朗機火銃兵出擊第38章 大亂將起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521章 後悔了第427章 張元德備戰第36章 不敢亂講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72章 浪費時間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353章 卿可自御之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36章 不敢亂講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406章 恭喜第535章 烏拉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330章 分頭進擊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202章 靖海伯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596章 雪上加霜第54章 不可揣測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190章 很是冷淡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30章 非是苦寒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44章 鷸蚌相爭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279章 顧承光回京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233章 擋了財路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47章 衆人皆驚第69章 真乃明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