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釜底抽薪

莽應龍父子兩人所議之事,對於明軍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現在明軍所用的火銃,雖然比弗朗機人的火銃還要先進許多,但是還沒能做到百分之百防水。若是火門的部位被雨水打溼,一樣無法正常使用。

莽應龍父子兩人,就是因爲火銃火炮無法在大雨之中使用,才訂下了這個辦法。

木連城這裡是塊接近山區的平原,再加上這季節也已經是雨季。就在他們兩父子商議了此事的第三天上午,天空之上便陰雲密佈。

莽應龍立時召來莽應裡,“終究這雨是要下起來了,你速速帶上三萬人馬,在城門外等候。一旦大雨下起,便立時出城攻打明軍的營寨!”

對於這場大雨,莽應裡也很是期待,“父親放心,這場大雨之要下來,我定讓這些明軍盡數葬身於木連城下!”

此戰的關係重大,這父子兩人都很是渴望一場勝利。否則的話,洞烏上下的士氣便會盡喪。若只是士氣低落還沒什麼,怕的是打下的江山分崩離兮。原本就有許多地區還不安穩,時時會有義軍出沒。再接連吃敗仗的話,後方定會不穩。

正當莽應龍想這些事情之時,外面陰沉的天空上劈下一道雪亮的閃電,雷聲滾滾,如同驚天戰鼓!

在城門處,莽應裡則騎在馬上,擡頭看了一眼天空。

雨點,隨着雷聲到來,也如同斷線的珍珠般嘩啦啦灑落。

“開城門,出戰!”莽應裡大喝一聲道。

“喏!”萬軍迴應,氣勢極壯。

木連城的大門轟然洞開,三萬人馬連綿不絕的出了城,殺向十里之外的明軍大營。

雖然是大雨天,可是明軍也並沒鬆懈,對於木連城的動靜也一樣非常注意。對方的城門洞開,殺出來大隊人馬,明軍第一時間便已經知道。

對於洞烏軍爲何雨天出戰,明軍的將領只是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對於雨天作戰,其實明軍的訓練手冊之中就有安排。這一點,對於現今軍紀嚴明的明軍來說,是不會忘記的。

寨牆上的明軍將士,看到洞烏軍殺到營寨前,只是顯得緊張了一些。

莽應裡領着人馬殺到,便是一揮手,命人攻打明軍的營寨。對於明軍用木樁立起來的寨牆,洞烏軍根本就看不在眼裡,因爲他們還有象兵。只要將繩索套到了木樁上,戰象便可輕鬆的將寨牆拆除。

只是他們的象兵剛剛靠近,便看到寨牆上的明軍拉起一根繩子,寨牆上顯出一個尺許大的窗口來。

窗口之中,可以看到一個個黑洞洞的炮口,正對着洞烏軍的方向。

不等洞烏軍有所反應,這一排炮口便爆發出驚人的火光與熱浪!

轟!轟!轟!

一聲接一聲的巨響,震的洞烏軍人仰馬翻。而炮彈也在洞烏軍中開出一條條一道道的血肉衚衕!

有一頭戰象非常不幸,被炮彈轟中,巨大的身軀被當即打穿,鮮血決堤般的流出十分驚人。其上的象兵,也被倒下的巨象當場壓死。

莽應裡做夢也沒有想到,明軍的火炮竟然在雨天也能開火,這根本就不可能!

只是明軍的操練手冊之中早就寫明,火器要注意防水防潮。尤其是在陰雨時節作戰期間,營寨之中如何佈置和存放火銃,還有安放火炮,都有極詳細的規定。

因此,明軍的火炮都是在寨牆下用油布搭了篷子放的。而寨牆上則要開窗,以便應對襲營之敵。彈藥什麼的,也都有其存放的詳細辦法。

莽應裡自以爲聰明,卻不知道明軍這種已經基本火器化的軍隊,最重要的便是對於火器的保管。他領着人,在雨天挑戰明軍,這等於是自己撞到了炮口之上。

“回城!回城!”莽應裡看到明軍火炮開火,便知道不妙。現在的情況表明,木連城已經不能再待下去。

對於洞烏軍的撤退,明軍並沒有出城追殺,而是又打了兩輪炮火,使其再次增加了數百人的傷亡。

莽應裡一回到城中,便去面見父親莽應龍稟報戰況。

當莽應龍看到兒子的時候,便已經知道了戰果,“這一次,難道又被明軍給打回來了?”

“兒子無能!”莽應裡真給抽自己兩巴掌,“明軍對於火器的運用,簡直出神入化。他們在營寨的牆上開了窗口,打開窗便可發射炮火,十分的狡猾!”

“我剛纔一聽到炮聲,便知道這次定會無功而返。”莽應龍搖了搖頭道:“既然如此,只要明軍不犯錯,我們是沒有機會對明軍下手了。就依原先所定,我回洞烏城坐鎮,你去室利差恆羅城。我洞烏後方地域廣大,與明軍耗上一年半載,也不是什麼問題。”

父子兩人商定,便各自領了一隊人馬,從木連城連夜撤出。

明軍將領得知之後,便派人去木連城中查看。證實洞烏軍撤走,城外的一萬明軍,便入駐木連城。

數日後,戚繼光在蒲甘城收了洞烏軍撤退的消息,不由的扼腕。若是再等些時日,明軍便可抄了莽應龍的後路,使之無法退回老窩洞烏城。

安南與洞烏兩線,明軍基本上算是突飛猛進。雖然偶爾有些糾纏,但是安南與洞烏兩軍,與明軍之間的差距太大,根本就沒有多少抵抗的可能。

並不是說明軍不能派兵去朝鮮,只是眼下中南半島戰事不結束,又與東瀛交戰,那樣大明的財政壓力過大。財政的壓力過大,便會影響大明的發展。以眼下的戰爭強度,朱載坖可以保證不會影響大明的民年,如果再開闢一個戰場,怕是就有所影響了。

於是朱載坖便給滿剌甲的胡宗憲下了旨,命其派艦隊運送數千明軍登陸原來暹羅的春武裡城,而後再直取阿瑜陀耶城,先將前暹羅地區一舉拿下。

如此一來,便斷掉了莽應龍的後路,也斷了他與明軍持久相持的謀劃,可謂釜底抽薪。

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426章 新長安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573章 真真可惡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479章 大明工業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38章 大亂將起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86章 初立營盤第170章 北遷第42章 萬萬不夠第546章 這纔可怕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568章 讓他好看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487章 昌迪加爾第555章 完全沒有可能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95章 有備而來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67章 爲了國本之位!第139章 如此前後夾擊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4章 成國公世子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38章 大亂將起第584章 一支孤軍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333章 伺機而動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256章 不要妄議復國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46章 銅鐵作坊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