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當知因果

顧寰不知道的是,這些告示送入順化城中之後,大多被安南將官們收走。

但越是這樣,便越是會有人留下一些。安南向來使用漢字,軍中能看懂的人也是有的。很短的時間之內,告示的內容便在安南軍中傳開。

這些安南兵,絕大多數都是被抓丁抓來的。對於鄭檢的忠誠度並不高,甚至有的人對於鄭檢還抱着仇視的態度。

就在明軍在順化城外,與安南軍對峙的第十三天,順化城中出了亂子。

起因很簡單,就是因爲一名安南兵,在城中吃了一頓霸王餐。這名安南兵吃了霸王餐,被掌櫃派人抓了起來,給綁到了店外示衆。這家酒樓的東家,還是鄭氏朝中的一位大臣。大臣親自趕到酒樓,還抽了這安南兵一頓鞭子。

本來這名安南兵不佔道理,被人抓住示衆也就忍了。可是那大臣抽鞭子的時候,被其幾名認識的安南兵看到。同袍被打,還是朝臣親自動的手,立時便有不服的安南兵上前理論。

我等奉命保護你們,你們卻如此羞辱我們。殺人不過頭點地,你將人綁了示衆不算,還要當街鞭打,這個就太過分了。

但那大臣怎麼會放下架子聽一個小兵的道理,當場便要抓人。這下子捅了大摟子,幾名安南兵暴怒之下,將大臣暴揍一頓,酒樓也被打砸。爲逃軍法處置,回營扇動同袍暴亂。數十萬安南軍,旦夕之間炸了營。

原本還算安寧的順化城,立時亂成了一團。暴亂的兵丁四下裡殺人放火,強搶婦人財物,根本無法遏制。

鄭檢得到消息,立刻派自己的精銳前去彈壓。若是不管還好,這一彈壓便發生了衝突,兩邊打成了一團。更有許多暴亂的軍兵想起了明軍的告示,便叫囂着殺到了鄭氏的宮外。

鄭檢看到大勢已去,已經是窮途末路。又想起兒子鄭檜慘死,心中絕望之餘,在宮中燃起大火以身投之。

他這裡死了不要緊,那些安南兵更是肆無忌憚,便將鄭氏族人全部殺掉,好去明軍那裡領賞。

顧寰在順化城外都是懵的,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安南鄭氏就這麼徹底亡了。

消息傳回到北京城,朱載坖都覺得很是無語。鄭氏雖然開始有些野心,但是治國治軍都還是有點手段的。可是一旦失勢,就落得了如此悽慘下場。

顧寰拿下順化,便遣散了數量衆多的安南軍,只挑選了部分精銳作爲僕從軍。而後再不耽誤,直接揮軍南下,橫掃了占城真臘諸地。

一直到了吳哥城,與胡宗憲部的明軍會師,而後更是北上收復老撾軍民宣慰使司。

到了這個時候,大明的疆土已經連通了從廣西到達滿剌甲的陸路。而洞烏雖然之前顯得疆土廣大,現今卻只剩了撣部、勃固與緬甸司。這三處地界與大明相比,不過是一省之地而已。

即使是這樣,還被顧寰、胡宗憲、戚繼光諸人所領的明軍三面包圍。

得知自己二十餘年打來下的江山丟失大半,莽應龍整個人一下子便沒了精氣神。他慌亂之餘,立時召兒子莽應裡撤回洞烏城。

此戰再打下去,最後只怕會步了鄭氏的後塵。父子兩人從一年的躊躇志滿,到如今的彷徨無助,其間的心路歷程真是難以明狀。

父子兩人對坐,卻都是一臉的憔悴之色。

“父親,我們如今已經沒了與明軍再戰之力。”莽應裡灰頹喪道:“明軍實力之強,遠超我等的想象。原本只以爲明國不會與我洞烏有一決死戰之心,卻沒想到,明國會如此不惜代價。不如,我們派出使者與明軍談判,向其歸順稱臣。明國有了面子,或者就不會對我們洞烏窮追猛打。”

“你說的有些道理,若是他們不答應的話,我洞烏再與其死戰也不遲。”莽應龍英雄一世,到頭來面對大明這等龐大的國家,還是深感無力,“終有一日,我洞烏要與明國再戰一場,以雪今日之恥!”

兩人商定之後,便派出使者去戚繼光的軍中。

戚繼光接見了洞烏來使,雙方相對面談。

洞烏來使名爲烏思莫,向來以能言善辯稱道。

面對戚繼,烏思莫道:“將軍興兵於我洞烏,實爲不義之師。今我王有罷兵之意,還望將軍考慮。”

戚繼光冷冷的看了烏思莫一眼道:“誰先興兵,回去問你家大王莽應龍。是不是不義之師,也不是你有資格判定之事。你若無事,便自行回去。來我軍中,難道只爲了佔些口舌便宜?”

烏思莫哈哈一笑,“戚將軍誤會,我這次來,便是要與戚將軍商談雙方罷兵之事。再戰下去,對大明,對我洞烏,都不是好事。明軍離家鏖戰經年,而我洞烏也民生凋蔽,根本是一損俱損之事,得不償失啊。”

戚繼光卻微微搖頭道:“這倒不是問題,我大明國中繁榮,一個不聽話的藩國而已,這場仗還打得起。”

烏思莫啞然,這還談個啥?大明確實牛叉,但是不談又不行,這是大王的命令。

對於這烏思莫所提出的條件,戚繼光毫不動心。若是以前,這等談判必是文官主持,或許會考慮。但是現在是戚繼光,他是武將,看得是戰局。眼看着洞烏已經丟掉了大半江山,被明軍三面包圍。這等情形之下,若是撤軍不戰,那纔不甘心。

更何況,是戰是和也不是戚繼光能說了算的。朱載坖早就給了戚繼光旨意,這洞烏是必須要滅掉的。

“洞烏向有不臣之心,原爲我大明一處宣慰使司而已,誰準而等自立一國的?數十年坐大,還想倒攻大明其餘宣慰使司,實爲可惡。如今戰局不利,便想要稱臣歸順。不過是反叛而已,還想偏安一隅繼續自立一國,天下豈有如此便宜之事。”戚繼光不屑的道:“回去告訴莽應龍,若無當初貪心之因,豈有今日覆滅之果?爾等信佛,當知因果。”

戚繼光的話,對於烏思莫來說,不啻於當頭棒喝。只是這打擊太大,讓他一時顯得失魂落魄。

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587章 選擇方案第110章 這小子很坑啊第25章 如此店鋪第176章 溺水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459章 天馬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292章 大遷徙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30章 非是苦寒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80章 無冕之王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487章 昌迪加爾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407章 處境非常不好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521章 後悔了第56章 蓋世偉業第16章 願爲殿下前驅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31章 有信有義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66章 所謀者大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199章 當仁不讓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59章 全面鋪開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218章 明鏡第222章 獨斷乾綱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169章 鑿穿第94章 就這樣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522章 直至伏爾加河畔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275章 西歸第479章 大明工業第259章 李璣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107章 不許放過一人第37章 黑鍋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5章 如此店鋪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515章 偉大的事件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205章 正副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