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升龍城破

尹元衡可不敢答應王杲,讓建州女真人幫着他們共抗東瀛兵馬,只怕最後請神容易送神難。

王杲卻不以爲意,對尹元衡道:“你們出錢糧,我們出兵馬。若是朝鮮不行了,仍可派人來會寧找我。”

這一次尹元衡只是笑了笑,並沒再接對方方和話茬。

兩人在趙國忠的見證下,商定了會寧城的交接方式之後,便各自返回。

趙國忠將雙方之事,寫成奏摺上報給朱載坖,派人快馬送入京城。

得到了趙國忠的彙報,朱載坖便有些盤算。建州女真如今也發展的有些強了,若是不給他們一個對外展示的機會,怕是到時對於大明遼東會有些影響。

之前留着建州女真,便是要讓其牽制朝鮮。如今建州女真確實將朝鮮消耗的不輕,但是也不能讓他們閒下來。若是建州女真擁兵自重,大明對於這個向來比較順從的部族,也不好強行改土歸流。既然王杲有意派兵入朝,與東瀛作戰,這倒也是個消耗建州女真實力的辦法。

於是,朱載坖寫了一紙詔書,責令建州女真伺機入朝。具體時間,可由建州女真首領王杲自行決定。

王杲接到了朱載坖的旨意,心中盤算,這位大明皇帝也不簡單。對方如此安排,就是明擺着要消耗我建州女真的實力。可是這對於王杲來說,又非常具有誘惑力。

在王杲的眼中,大明是根本不能招惹的存在。要想讓建州女真人壯大發展乃至立國,就必須要打下一塊疆土來。大明的東北他連想都不敢想,一邊是遼東重鎮,一邊是海蔘重鎮。若是想要開拓領地,便只有去佔領朝鮮。這就是朱載坖的陽謀,愛去不去,大明有這個底氣。

這件事情,朱載坖也並沒通知朝鮮王李峘,完全沒必要。

而大明的西南,此時朱載坖也給戚繼光與顧寰、李天寵三人去了旨意。他令他們穩紮穩打,打下一塊州府,便要立時安排官員治理。以使百姓儘快恢復生產,減少戰爭帶來的損失。

戚繼光與顧寰兩人,手中的兵力都差不多。

只是顧寰這一線,相對道路和交通更方便一些。一接到朱載坖的旨意,便立時大舉推進,不到十日就已陳兵升龍城下。

鄭檢帶着兒子鄭檜登上城頭,看着城外三萬明軍,父子兩人憂心忡忡。

“檜兒,明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戰力極強。”鄭檢皺眉道:“此戰,怕是我們連升龍城也不好守住。”

鄭檜遠遠的便看到明軍的隊列,除了整齊排列之外,還有一面旗陣林立似乎遮擋着後面的攻城器具。

“父親,此戰兇險。不如父親先退回順化,我在這裡守城。”鄭檜道:“顧寰手下人馬雖然戰力強,但是這是我安南境內,他們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不佔,也沒什麼好怕的。”

“檜兒,你想的太簡單了。明軍的火器之強,就是弗朗機人也自嘆弗如,只怕這升龍城保不住,你不如與我一同退去,將這升龍城讓與明軍便是。”鄭檢卻不答應,“明軍雖強,但畢竟人少。若是引得明軍深入,到順化我們使可拖死他們。”

鄭檜卻搖了搖頭道:“事情不是如此來算的,兒子若與父親一同退走,則我鄭氏在安南的軍心民心盡失了。即使不能戰勝,我也必須留在這裡,與明軍一戰。”

“檜兒,父親已經老朽,你若出了三長兩短,我在又有何意義。”鄭檢老臉抽動道:“還是你走我留吧。與明軍交戰,本就是我犯下的大錯,自當由我來承擔。”

“豈能讓父親留於險境,這不是陷兒子於不孝?”鄭檜急忙道:“我若戰死,對於安南軍無足輕重。若是父親有事,則三軍立刻崩潰。此事不用再議。我已經派了使者去明軍陣中拖延時間,還請父親速速離去!”

說完,鄭檜便跪下,對着鄭檢重重的叩了三個頭。

“檜兒啊,何至於此!”鄭檢老臉上流下兩行濁淚。

“鄭氏並非只有我一子,只要父親還在,我鄭氏在安南便穩如泰山。”鄭檜堅決道:“請父親離開,否則我便直接從城頭跳下去!”

鄭檢對於兒子的執着,不得不屈從。但是對於大明的恨意,卻前所未有的深刻。

升龍城的南門洞來,一隊人馬護送着鄭檢離去。

而這時去與明軍陣中,與明軍講和的使者也回了城。

“大公子,明軍說講和可以,但是鄭氏一族必需盡數被押解入明國的京城。”那使者戰戰兢兢的道。

鄭檜淡淡應了一聲道:“倒是辛苦你了,果然不出所料啊。”

猛的一揮手,又道:“來人,擊鼓!”

戰鼓一起,便代表着大戰將起,也代表着,鄭檜拒絕了明軍所提出的要求。

顧寰在軍陣之中,聽到升龍城中的戰鼓,便搖了搖頭,什麼叫負隅頑抗,這就是。

“來人,命令火炮準備。”顧寰吩咐道。

明軍陣列中的旗林散開,閃出後面所隱藏的精鋼大炮。雪亮的炮管上,一點鏽跡都沒有,顯然時時擦拭保養很好。

炮隊軍官手中舉旗,喝令裝填彈藥。

城頭上的鄭檜,也看到明軍的火炮,心中一陣驚懼。他倒是不想面對明軍火炮,可是他若一走,安南守軍絕對會崩潰。明知必死,也只能在這裡硬挺着,替父親爭取時間。

隨着明軍火炮轟鳴,升龍城上升起陣陣的埃塵,很快便看到高聳的城樓坍塌崩壞。

雖是大戰,卻虎頭蛇尾。從開戰到明軍佔領升龍城結束,前後不到一個時辰。

第12章 印畫紙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65章 這等魄力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72章 浪費時間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32章 一條退路第243章 馬速的提議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272章 重要的點第96章 真乃爽快人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16章 願爲殿下前驅第256章 不要妄議復國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13章 船主第25章 如此店鋪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486章 連鎖反應第65章 這等魄力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16章 願爲殿下前驅第388章 如遭雷擊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573章 真真可惡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72章 浪費時間第51章 銅不夠用第21章 真是好險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05章 安南買糧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6章 發生何事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46章 銅鐵作坊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515章 偉大的事件第46章 銅鐵作坊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603章 科尼亞城破了第89章 修馬場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388章 如遭雷擊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275章 西歸第470章 圍追堵截第18章 不似人君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344章 暹羅再滅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304章 一亂才能一治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214章 遇阻大黑河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81章 不吝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