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

織田信長與王直兩人走了進去,便看到一所幹淨的庭院。

裡面的房屋關着門,卻從中傳出來朗朗的讀書聲。

“這真是世外桃源一樣的環境,如果可能,我真要在這樣的環境裡讀書啊。”織田信長感嘆道。

“織田君,你身負家族希望與東瀛霸業,豈可偷閒。”王直笑道:“此次前來,這位陶翁也要被你請出山來相助。如此良辰美景,怕是要山空人杳了。”

織田信長哈哈一笑,點頭道:“希望是這樣吧,只怕此人頑固,我請之不動。”

王直卻笑了起來,“李滉此人爲理學大家,所謂操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織田君儘管一試便是了。”

“哈哈哈哈,先生總是打機鋒,這話說的兩可。”織田信長長笑道。

其實王直並不覺得織田信長說服不了李滉,因爲朱載坖也曾對王直評價過理學朱子其人。朱載坖曾說,朱子雖爲明皇本家,但是其人品行有虧。別管他寫了多少理學著作有多少門生,都洗不白品行上的污點。朱熹曾經外出遊玩之時看中了兩保尼姑,最後硬是將兩尼姑給辦了,還納爲侍妾。

除了這件事,朱熹還與一位唐大人有隙。爲了攀污陷害這位唐大人,朱熹還讓一個伎女來指證這位唐大人,但伎女不答應。結果呢,拷打三天三夜,伎女到死只留下一句:我雖是賤命伎女,卻不能污了唐大人的名聲。

由這兩件事,便可看出這位朱子半聖是個什麼東西了。對於精研朱子的這位李滉,王直也不會覺得對方有什麼好德行,最多不過是裝出來的德高望衆罷了。

只不過此事不好揭穿,否則豈不是顯得自己小氣。

織田信長一行人的動靜,已經被書院中的人聽到。房門打開,從裡面出來了幾位年輕的讀書人。

“你們是何人,爲何擅闖陶山書院?”一名年輕士子質問道。

另外一名士子,看到織田信長及其手下的打扮,就是一愣,“倭人?”

一個朝鮮通譯急忙從織田信長身後出來,喝斥道:“不得無禮,這位是東瀛徵夷大將軍,織田信長大人,還不行禮!你們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嗎!”

對面的兩名年輕士子,這個時候面面相覷,由於朝鮮軍不堪一擊,他們甚至並不知道東瀛已經入侵。

織田信長一擺手,“好了,他們並不知道什麼,只問他們陶翁在哪裡,我要見一見。”

通譯急忙對着織田哈腰陪笑道:“是。”

“陶翁可在,將軍大人此次拜山,就是專門爲了要見陶翁的。”通譯喝道。

一名年輕人嗤笑道:“陶翁何能高潔之人,怎麼會見什麼東瀛將軍,還是請回吧。”

“你們就這麼闖進來,連拜貼都沒有,如何能與陶翁相見,有失禮數。”另一名年輕人道。

通譯將這幾句翻譯給了織田信長聽,織田信長哈哈一笑,“我此來,就不是講道理的,何必做那種惺惺扭捏之態?來人,將這些士子都給我綁起來!”

立時在織田信長身後的衆武士,衝上前去便將這些朝鮮士子捆了個結實。

王直笑道:“織田君可是要以他們的性命相脅迫那位陶翁?”

織田信長點頭道:“我讀書並不是很多,但是我知道明國有一句俗話,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若是與這些讀書人磨嘴皮子,我恐怕不是對手。與其浪費時間,不如簡單直接一些。”

“將軍爲一代霸主,自然只需盡展王霸之氣即可。”王直贊同道:“若不可助將軍霸業,棄之如何。”

噔噔噔!從裡面跑出來一個小書童,對着織田等人行禮:“我家陶翁請將軍手下留情。”

織田信長阻止了上前抓人的武士,問道:“你家陶翁肯見本將軍了?”

“大將軍前來,我這山野之人,如何敢不見。”隨着聲音傳來,從後面的迴廊轉出一個五六十歲的清矍老者,拱手道:“在下李滉,見過大將軍。此處並非講話之處,還請到後廳看茶。”

織田信長點了點頭,對手下們點點頭道:“留些人看好這裡,其餘人隨我進去。”

後面的靜室的矮桌上,一座紅泥小火爐上架着一隻精美小銅壺。

李滉伸手一讓,便自己先跪坐於主位,又取了兩個青瓷杯子,放於對面。

“倒讓大將軍見笑,滉正於靜室品茶,卻不知大將軍到訪,還請大將軍恕我怠慢之罪。”李滉笑道。

織田信長與王直對視一眼,兩人徑直走到李滉的對面盤膝而坐。

王直笑道:“陶翁倒是雅興不淺,在此與陶翁議事,也是一件佳話。”

“不知二位前來,有何事教我這山野之人?”李滉在一旁的小竹筐內取了兩枚幹松果,投入爐中。紅泥小火爐中的火苗微微一漲,散出些許松果的香味。

織田信長嗅了嗅,微微點頭道:“陶翁茶道儒雅,倒要好好品品陶翁之茶。此次前來,本將軍是帶着二十萬兵馬前來,欲逐鹿於明國,興霸業於大陸。”

李滉正取茶的手微微一抖,長長吸了一口氣,才道:“將軍有此雄心壯志,倒是讓人欽佩。只是這天下百姓卻要受苦,願將軍常懷仁心,善待這些無辜百姓可好。”

王直微微一笑,這李滉果然是個朱程理學的滑頭,開始給自己做鋪墊了。

“此次興兵甚是順利,慶尚道與全羅道,大半已入我手。此事我若不與陶翁說,怕是陶翁還不知道。”織田信長看向李滉道:“朝鮮王室無德,使民困苦,空據這三千里江山,而不知進取。今日尋訪陶翁,便是想請陶翁重新出山,好來替我主持局面。”

李滉微微皺眉,手中卻取下已經開了的銅壺,給兩人面前的茶杯中沏水。

“不瞞大將軍,李滉早已厭倦官場,如今只想在山中教書育人。”李滉回道。

李滉嘴脣劇烈顫抖,最後才艱難道:“好,請將軍罷手,老夫答應了。”

第597章 尷尬不已第8章 心選之人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178章 陛下是缺錢了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66章 所謀者大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336章 弗朗機火銃兵出擊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259章 李璣第523章 殺氣盈野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66章 所謀者大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316章 透心涼第37章 黑鍋第444章 瀛北侯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57章 三件事情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406章 恭喜第567章 搶佔先機第80章 無冕之王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30章 非是苦寒第13章 船主第459章 天馬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231章 天朝不能不管第216章 甕中之鱉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95章 有備而來第391章 再也沒有質疑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7章 不敢多想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5章 如此店鋪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385章 明軍必不在話下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67章 爲了國本之位!第378章 用以屯兵第587章 選擇方案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495章 三方僵持第46章 銅鐵作坊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480章 薩非王朝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30章 非是苦寒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176章 溺水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205章 正副總兵第34章 另有所圖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169章 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