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陶山書院

朝鮮王李峘還沒收到了朱載坖的回信,就先得到慶尚道的消息。

東瀛大舉來犯,十萬人以上的軍隊在慶尚道登陸。分兵兩路,一路殺向全羅道的羅州牧,一路殺向慶尚道的慶州府。

朝鮮君臣立時就慌了,東瀛人此來兵鋒甚銳,許多朝鮮兵馬根本就不堪大用,只是稍一接觸,便全數潰敗。此時倭人的攻勢勢如破竹,幾天之後,便又有消息傳來,慶州府被破,羅州牧也被破。

兩道的府城都被破,這代表着慶尚道與全羅道,有過半之地已經落入了倭人手中。

李峘急召尹遠衡,命其帶領十萬人馬進駐尚州牧,抵抗東瀛的兵馬進攻。

尹元衡不敢怠慢,得到了李峘的命令,便立時帶着拼湊出來的十萬人馬出發。

而這個時候,織田信長與王直兩人,卻在慶尚道一同登山。兩人很是輕鬆隨意,一點也沒有戰爭的緊張感。

王直對於織田信長帶自己來到禮安縣的安東,很是不解,“織田君,你做事雷厲風行。到這裡登山遊玩,向來不是你的風格,是不是有什麼目的?”

織田信長大笑,點頭道:“果然還是瞞不住,知我者先生啊。”

“可是來尋訪隱居名士,請其出山相助?”王直又問道。

“哦,先生連這也能猜出來不成?不錯,這裡陶山書院,居有一位朝鮮大儒,名爲李滉,字退溪,號陶翁。朝鮮上下,能讓本將軍尊重的,也就這麼一位學問大家了。”

王直心中十分不屑,誰不知道你喜歡看三國?最愛看的就是三顧茅廬這一段。

心中是一個想法,嘴上卻是另一個說法,“織田君可要三顧而請其出山,而後朝鮮可輕易平定。”

織田信長連連撫掌,“就這麼一點盤算,卻都被先生看穿了。此人在朝鮮名滿天下,門生故吏多有高官重臣。士林之中振臂一呼,縱有猶豫者,也可半數歸附於我。”

“朝鮮兵馬並不可怕,若是朝鮮能迅速安定下來,想必織田君對於大明用兵之時,可以少了後顧之憂。”王直笑道:“如此,這位陶翁卻要想辦法請其出山,以助朝鮮安寧。”

他們在這裡上山,而另一路攻打下羅州牧的東瀛兵馬,是由羽柴秀吉帶領。這傢伙極受織田信長的信任,足足領了十萬人馬。拿下全羅道的羅州牧之後,便將目光盯住了全羅右道的全州牧。

尹元衡得知慶尚道的倭軍佔了慶州府便不再動,而全州牧被倭軍左路所威脅之時,立時全軍奔赴全州牧。

就在尹元衡剛剛到達全州牧不久,羽柴秀吉便已經領兵到來。

對於朝鮮軍,羽柴秀吉極爲鄙視,但並不輕視。看到對方已經有了守城的準備,羽柴秀吉並沒有冒然攻城,而是派出人馬四出,將周圍散居的百姓都驅趕了過來。

羽柴秀吉本身雖然不到三十歲,可是他卻久經戰陣,早就已經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

將這些百姓驅趕到了全州城下,命其上前攻城。

數百人一隊,都推着撞車衝向全州城門,而身後則跟着一隊隊的倭軍。

兩邊會混雜在一起,城上的朝鮮軍只要放箭,便會誤傷百姓。

尹元衡在城上看到這一幕,雖然心痛無比,卻還是命人放箭。

在箭雨的襲擊之下,城下倒下了大片朝鮮百姓,哭喊聲震天動地。尹元衡雖然親自下的射箭命令,可是聽到這些哭喊聲,看到城下死傷遍地掙扎血腥的模樣,也一樣手腳冰涼。

羽柴秀吉卻不爲所動,立時又派出另外的數隊朝鮮百姓繼續上前攻城。

可是這些朝鮮百姓早被眼前的慘狀嚇壞,誰還敢再次上前?只是不敢上前,也一樣是死路一條,立時會有倭軍揮刀,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朝鮮百姓再一次前來攻城,卻讓城上的朝鮮軍都驚懼不已。剛剛還有人可以射箭,再來就沒有半點動靜。

尹元衡看到軍心動搖,只得大聲疾呼道:“衆兵將聽着,此爲我朝鮮存亡之危機也。倭人殘暴不仁,驅我百姓爲牛馬。然此爲生死之戰,不是敵死便是我亡,不可有婦人之仁。大家不可手軟,若是傷了我朝鮮百姓,日後爲他們報仇血恨便是!現在聽我的命令,放箭!”

嗖!嗖!嗖!

又是一波箭雨,只是比剛纔要稀疏的多。

只是這麼一緩的功夫,便被朝鮮百姓帶着倭軍攻到了城下,連攻城的雲梯都已經搭到了城牆之上。

倭軍混在朝鮮百姓當中,有弓手已經在向城上的朝鮮軍放箭。當場便有數名城頭的朝鮮軍中箭,從而栽下城去。

“潑滾油!”尹元衡再次命令道。

此時已經出現的傷亡,使得朝鮮軍們不再手軟,立時一桶桶燒的滾開的熱油,被潑下去。

朝鮮百姓與倭軍正沿着雲梯登城,不想被滾油當頭一潑,立刻便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有的摔下城去便一動不動,有着落地之後還在滿地翻滾,兩手在頭臉上一擼,便擼下一片皮膚肉塊,端的是嚇人!

羽柴秀吉卻露出欣賞之色,淡然的道:“再加派一些朝鮮百姓上去,這些全州已經是囊中之物了。”

當第三批百姓送上去的時候,從城頭上扔下數十火把,將城下的熱油全數點燃,瞬息之間那些百姓都陷入火海之中。扭曲的人影在烈火之中掙扎扭動,甚至有人從火焰之中奔跑出來。帶着全身的烈火跑出數十步,而後一頭栽倒,從焦黑的身體之上冒出陣陣青煙。

如此慘烈的戰況,讓城上的朝鮮軍根本就承受不住,有人扶着城頭哇哇嘔吐不止,還有朝鮮軍心理已然崩潰,當場從城頭跳下的。到了這個時候,朝軍已然算是自崩,尹元衡根本就無力節制。

另一邊的織田信長與王直,則登上了山腰。此處蒼松翠柏中,掩映着其間的白牆黑瓦飛檐斗拱,使人心中陡然一靜,倒是個好去處。

轉過一個彎,便看到一門樓,上面的牌匾上四個虯勁漢字‘陶山書院’。

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12章 印畫紙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15章 辦件大事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179章 秘聞第139章 如此前後夾擊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3章 脫貧致富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23章 我沒有病第241章 其敢拒否第123章 水轉大織機第37章 黑鍋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479章 大明工業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120章 樸在河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259章 李璣第11章 我有一計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97章 我銀子多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535章 烏拉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504章 霍華德的判斷第500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68章 勉爲其難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441章 虛與委蛇第393章 國賊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56章 蓋世偉業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25章 如此店鋪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415章 大勢已去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48章 治世良醫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533章 有所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