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卿可自御之

王直這樣說,根本就是在哄騙織田信長。就是要賣,也只是先賣朝鮮再賣日本,朱載坖纔是那個幕後的大買家。

織田信長看着自己所帶領的船隊,很是得意,“先生,我的這些船隊,並不比你的船隊弱了吧?”

“這是自然,我不過是一介商人,最終的力量還是不如織田君這樣的一國之主。”王直笑着道:“無論是數量還是大小,都比不上織田君的船隊。”

嘴上這麼說,但是王直卻根本就看不起織田信長的這些船。王直現在所用的船,都是一些舊船。若是大明的船隊來了,纔會讓整個東瀛都震顫不已。別說寶船那樣巨大的船隻,就是一般的大海船,也比織田信長現在的座艦大了許多。而且大明船上的火炮,更是東瀛船上所不具備的,雙方根本就沒有多少可比性。

東瀛軍還沒到朝鮮,便已經派出使者先一步渡海去了漢城。

此時的朝鮮國王李峘聽到東瀛來使,還不知道對方是何意思,便命人宣入宮中接見。

那使者是織田信長的手下大將稻葉一鐵,此人有勇有謀,乃是有名的美濃三人衆之首。當初剛剛投靠織田信長之時,因爲受到猜忌,被織田召於茶室議事,而室外則埋伏着劍客。

稻葉一鐵雖然知道室外有劍客埋伏,可是卻看着茶室牆壁上的一幅畫,吟出了唐代韓退之的詩,‘一封朝奏九重天……雪擁藍關馬不前。’旁邊從人不解,稻葉一鐵逐句給其解釋,並藉此表明心跡。這時織田信長才出現,並將劍客也召了進來,與稻葉一鐵逞相見,由此對之敬重。

此次織田信長派稻葉一鐵出使朝鮮,也是因爲稻葉一鐵智勇雙全之故。

稻葉一鐵見到李峘,先恭敬問好,“我家徵夷大將軍織田信長,派我來向大王問好。”

李峘對於東瀛人並無半點好感,這數十年來,倭寇可沒少光顧朝鮮。那些傢伙窮報極惡,見什麼搶什麼。搶不走的就是燒殺毀掉,毫無半點人性。

只是礙於禮節,李峘勉強對稻葉一鐵道:“大將軍有心了,不知派使者前來,所議何事?”

稻葉一鐵跪坐,上身挺的筆直,沉聲道:“我家大將軍說了,欲從朝鮮借道攻明,建不世之基業。然攻明海路遙遠,兼風波無定。以朝鮮登岸,走陸路而直抵大明京城,最爲穩妥。只不知大王,可肯借道於我東瀛?”

李峘就是再傻,也已經聽出來對方話裡的野心。借道是假,意欲吞併朝鮮纔是真啊!

他被稻葉一鐵的話驚的一下子站了起來,指着稻葉一鐵道:“你可知道你的話有多狂妄?別說大明國力雄厚,就是我朝鮮也不是好欺的!”

“大王說的哪裡話來,我東瀛最是講道理。”稻葉一鐵不爲所動道:“若是朝鮮肯借道於我東瀛,待攻下大明,自然也會與大王一塊疆土。中原或者不太可能分與大王,但是遼東還是可以的。”

李峘心中微微一動,可是這只是妄想。眼下邊境的建州女真還與朝鮮正在爭奪會寧,若大明出手,朝鮮早就完蛋了。

“使者說笑了,你可知道大明的國力之強疆域之廣,根本不是你這種井底之蛙可測度的。”李峘深受儒家教育的影響,他看着稻葉一鐵道:“東瀛自稱大國,國土最長不過千餘里,人口不過數百萬。而大明東西南北寬廣皆爲萬里,豈是小小東瀛可比?”

稻葉一鐵哈哈大笑:“明國雖大,可其兵馬懦弱。數年前我東瀛的流浪武士,都曾殺的大明東南沿海哀鴻遍野。若是我家將軍的強軍出馬,大明怕是早已經滅國數次!”

朝鮮也深受倭亂之苦,李峘臉色很差,他對稻葉一鐵搖頭道:“大將軍自己有這把握,何不從海上攻明。我朝鮮這裡,若是借道,貴國兵馬可將兵器都放下,我朝鮮軍自會護送你等到達明境。否則的話,是不會借道。”

“既然如此,看來我只能如實回稟我家將軍大人了。”稻葉一鐵很是遺憾的道:“原本我家將軍與大王,是可以成爲朋友的,只是大王卻如此的固執,實在是令人惋惜。”

“是很令人惋惜,聽說你家將軍還是大明所封倭國國王。早知有攻明之雄心,當初何必接此封賞。如今以奴害主,實在是無法向天下人解釋。”李峘聽到對方威脅自己這位國主,便也不客氣的諷刺起來。

稻葉一鐵冷笑,狠聲道:“大王竟還有心譏刺我家將軍,還是先替自己擔心吧。請大王猜一猜,是打敗一頭猛虎容易,還是宰殺一頭綿羊更容易。”

李峘知道躲不過,便嘆口氣道:“你將我朝鮮比成了綿羊,也忒有點小瞧人了。背靠大明,難道我朝鮮還能怕了你們東瀛?”

“大王看來已經做好了選擇,那麼在下便告退。”稻葉一鐵深深的看了李峘一眼道:“願大王不會後悔。”

其實李峘對於稻葉一鐵提出的聯手攻明,還是有點動心的。建州女真與朝鮮連年爭奪會寧,大明睜眼閉眼,根本就不管。若非他也知道與東瀛結盟,同樣是與虎謀皮的話,李峘或許就答應了稻葉一鐵的建議。

稻葉一鐵剛走,李峘便召集朝中重臣齊聚景福宮議事。

“諸位大人,剛剛孤接見了東瀛使者稻葉一鐵。”李峘面對羣臣道:“東瀛欲從我朝鮮借道,從而遠征攻明。此等癡心妄想之事,孤也已經拒絕。只是東瀛必不死心,或許不久之後,便會來攻打我朝鮮了。”

對於朝鮮的求救奏章,朱載坖回道:“今大明西南不靖,洞烏、安南兩國陳兵數十萬,與我明軍對峙。已戰數月,今無餘力。朕雖爲天下共主,然終是不能兼顧。東瀛撮爾小國,卿可自御之。待平定西南,必調雄兵數十萬往援。此無奈之舉,望卿極力護民,使之不受倭人侵害,切記切記。”

早就準備好的藉口,朱載坖很是輕鬆的便拒絕了朝鮮。

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45章 回京第28章 嗤之以鼻第247章 安得猛士第54章 不可揣測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115章 你就一點也不怕嗎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284章 只能是等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441章 虛與委蛇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275章 西歸第391章 再也沒有質疑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97章 我銀子多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68章 勉爲其難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459章 天馬第59章 全面鋪開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305章 安南買糧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7章 不敢多想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60章 還請慎言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284章 只能是等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13章 船主第120章 樸在河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51章 銅不夠用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65章 這等魄力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251章 巴里坤湖第218章 明鏡第120章 樸在河第66章 所謀者大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539章 他有嗎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179章 秘聞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259章 李璣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第38章 大亂將起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373章 江邊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568章 讓他好看第110章 這小子很坑啊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139章 如此前後夾擊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67章 爲了國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