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

朱載坖看似毫無章法,可實際上就是在佈局。

整頓改變軍制,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只要這一步做好,其餘的就不是問題。

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雖然沒有直接提高武官的地位,但是卻精簡併提升了明軍的戰力。

而且官兵的餉銀,也不再是由武官發放,而改爲由銀行發放。從根源上,減少了武官插手剋扣的機會,保證了兵丁們的利益。

當這些事情都弄的差不多,也已經到了年底的時候。

戶部尚書方鈍,向朱載坖彙報這一年來的收支情況。

“陛下,今年各地並沒鬧什麼災,南倭也徹底平定。只此一項,便省下了二百一十萬兩銀子。”方鈍自己看着帳冊上的數字,都覺得大爲振奮,“北方俺答汗,被陛下驅趕至極北之地,也少了戰事。按理說,也應省下至少兩百萬兩銀子。只是陛下整頓改變軍制,遷移安置軍戶,也花了兩百四十萬兩銀子。還有文武官員俸祿一年支出,兵丁餉銀,合計三百七十七萬兩。另有修復三大殿,花費一百二十三萬兩。這些銀子加起來,足有七百四十餘萬兩。但是陛下治國有方,歲入因衛所移邊,騰出來的屯田又租與佃戶耕種,這便達到了九百三十六萬兩銀子。若是再加上市舶司關稅四百二十一萬兩銀子,便已經超過一千萬兩,足有一千三百五十七萬兩銀子。結餘足足超過六百萬兩銀子!”

“陛下,即使是開國之時,朝廷也未曾有如此多的歲入,這真是大明中興了!”方鈍激動的有點語無倫次。

朱載坖卻沒說,自己所搞起來的裕成商號掙了多少,只自己的分紅,便不少於三百萬兩。

這大半年來,海外貿易極大的興盛,讓許多商人賺的盆滿鉢滿,大明的經濟也變的異常活躍。

爲了搞活經濟,朱載坖取消了許多苛捐雜稅,將商稅大大簡化。並且取消了徭役,改爲免役錢。這樣就能將勞動力解放,使之能全力從事生產。因此,各地的作坊也如雨後春筍一般的興建起來。

只是方鈍向來看不起商人,因此在彙報之中並未將商稅單獨列出上報,而是隻說了一個歲入。

其實在這歲入當中,商稅已經佔了近半。

朱載坖看破,卻並沒說破。商品經濟的大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便自然而然的要找出路。眼下商人還沒形成一個強大的階層,和自己的裕成商號比起來,其餘的商人都是小螞蟻。因此,他們也並不具備提出政治要求的資格。

不過,這種情形可能用不了多少年,便會有所改觀。只要朱載坖自己暗中扶持,到了某一天便可使之一鳴驚人。而且與朱載坖一同入股裕成商號的那些勳貴們,也將成爲其中的一員。朱載坖自己,則是最大的一個領頭人。

看着方鈍興奮的表情,朱載坖淡淡一笑道:“有宋一朝,物阜民豐。雖然稱弱宋,實爲過於奢靡嬉樂所至。既然我大明的歲入有了富餘,便理應將官員的俸祿提高起來。登基之初雖然我也說過,但當時國庫尚不豐盈。明年便是隆慶元年,便給百官將俸祿提起來吧。一應俸祿,比照宋時,務使官員擺脫窘迫。”

方鈍張大了口,半晌才道:“陛下,如此一來今年的結餘便不夠了。不如將俸祿定的高一倍便可,何必如此高。”

“我在潛阺之時亦曾聽聞,有官員生活困頓,不得不借印子錢過活。甚至有的官員死後,都要給子孫留下大筆債務。”朱載坖搖頭道:“我大明的官員,豈可如此有失體面?更不能給子孫留下債務。而且,這些錢便是讓官員們生活的體面一些,免得他們向百姓伸手貪髒枉法。領了朝廷的高官厚祿,再敢行此惡事,朕定不輕饒之。”

戶部尚書方鈍吸了口涼氣,陛下這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啊。給提高了俸祿,便要官員廉潔奉公。這手段雖然繞了一下,但是陛下也算仁至義盡。

他不知道的是,朱載坖並不只是爲了整治貪官。這只是朱載坖所挖大坑的一角,更大的坑還在後面。

年底再無大事,衆臣休沐放假,朱載坖也在宮中準備過年。

嘉靖大行之垕的這段日子,朱載坖將宮中宮女遣散了大半,並重新在宮中定下了守則。

女官只負責侍候皇后、嬪、妃之事,太監們則只負責服侍皇帝、皇子等事,其餘並沒多少變化。

朱載坖更是明發聖旨,此後宮中不得再招募太監。凡自殘身軀者,有違父母孝道,其情雖憫然不可取。

如果不是宮裡的太監遣散之後情形悽慘,朱載坖早就將他們都遣散了。

以後宮中男女侍從,都從官員子女中選取,統稱侍衛,一律經過軍事訓練纔可入職。在宮中入職三年者,即可離任回家,不再終身聘用。

如此一來,朱載坖便能改變宮中的一些陋習,從而使得宮廷鬥爭也能減少一些。

當然,朱載坖自己只有李綵鳳一位皇后,也沒納一個嬪妃。李綵鳳後宮獨寵,也就談不上什麼宮斗的戲碼。

過了年,便是一場大朝會。

是新年初始也是隆慶元年,又是百官這二百年來第一次大漲工資,三喜臨門喜上加喜就不用說了。

本來應是百官稱頌之時,卻因爲一件事,將這喜氣給打的粉碎。

河南按察使王崇古進京述職,結果趕上了這場大朝會。本來說說好話,稱頌一番也就過去了,可是王崇古並沒有這麼做。

“臣,河南按察使王崇古,有本上奏!”王崇古沒等大家給朱載坖拜完年,便舉着一本奏摺出列道。

對着身旁的田義頜首,示意他去取來奏摺。

當奏摺到了朱載坖的手中,他展開看過之後,臉色就是一沉。

第351章 簡直該死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194章 議事推舉第428章 海上追逐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68章 勉爲其難第495章 三方僵持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20章 蠢萌至斯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19章 如此有毒第394章 滿滿載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341章 勃固起義第176章 溺水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34章 另有所圖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218章 明鏡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37章 黑鍋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507章 武的不行來文的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66章 所謀者大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179章 秘聞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544章 鷸蚌相爭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181章 張居正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351章 簡直該死第404章 此去東瀛又興風雨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404章 此去東瀛又興風雨第42章 萬萬不夠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160章 相持不下